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时安排:三课时
选用教材:人教版第十二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及总结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故事的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 让学生知道并深刻理解鲁迅先生某些有深层含义的话语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知道并深刻理解鲁迅先生的话语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没有任何的提示的前提下,出示几张鲁迅先生的图片。有些是同学们熟悉的,有些是同学们没有见过的,这样即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题上,还能够扩展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直观认识。
新课讲授:
(一)、新字词学习:
出示新字词的幻灯片,联系课本的语境对词语进行讲解。(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不需要在字词的学习上花太多的时间。)
(二)、课文分析:
1、通解课文内容:
(1)、分小组让同学起来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即可以让全体同学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让同学初步体会文章的一些有重要内涵的语句,为后来的学习提供条件。学生朗读后再让学生听一下课文的原声带,对比一下有什么差别。在听的过程中给学生提几个问题,(以下的1、2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朗读。
2、课文段落分析: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问题:
(1)、文章总共写了几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文章总共写了五个故事,分别是: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经过刚才的通读,学生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了解,这时候让他们自己总结出文章总共写了几个故事。可以提高他们的总结课文的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故事的内容,并给每个小故事起个题目?
“深切的怀念”; “谈论《水浒传》”;“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当学生已经知道文章所包括的故事后让他们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然后通过他们自己的讨论总结,派出一个代表说出本组的意见,需要控制时间,不可耗时太多。)
通过上面的提问,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又进了一步,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讲解课文每段的重点难点了。
(1)、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ⅰ、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
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先请一位同学回答,不完整让其他同学补充。)
ⅱ、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老师总结)
ⅲ、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