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读准"渺,赐,滥"等字,理解慷慨,滥用,随意毁坏等词浯.
2.运用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的方法读懂课文.
3.感情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地球知识和自然知识的专用词语.
四,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出示挂图.播放音乐.教师诵读: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
有一个美丽的星球,
它是人类的家园,
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
它就是我们可爱们地球.
2,揭题 读题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就是一篇有关地球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板题)
请同学门把课题大声地读一遍.
3,地球对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
(二)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课文又是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 请问学们翻开书50页,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并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2,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同学回答)
3,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老师给你们理了理,课文主要是从地球的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不能移民,要精心地保护地球这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你们都能够找到相应的部分吗
(三),讲读第一段
1, 同学们看地球的美丽与渺小部分,看看从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地球的美丽 请同学们找一找,画一画,并有感情有地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注意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可爱),谁能读得更美丽,可爱一些.
3,为什么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
(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
4,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人类活动范围更小呢 请你们从课文中找出几个有关的数字.
5,出示地球仪,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半径地球表面积陆地"等.
6,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说明了地球的渺小,你能找出来吗 (一叶扁舟)
7,这里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说明地球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列举数字,比喻,比较).
小结: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美丽的,壮观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们人类所生活的范围更是很小很小.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但有些人却不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不能够随意破坏的.
(四),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1,同学们自学了课文,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自然资源,在课文中找出来.
2,这些自然资源又可以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出示小黑板)
解释不可再生和可再生的意义并给资源分类.
3,四人合作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举出例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哪里 其结果如何
交流讨论.
4,"但是,......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学们读到这一句,你们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
小结:这些都说明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随意毁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本来"一词,说明水,森林,生物和大气资源不像矿产资源那样,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得可再生资源不但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