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本文是一篇比较生动的科普作品,深入浅出,发人深省。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 “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注意查阅工具书,收集、交流有关资料。
 能力目标: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用词的准确性及语言的生动性,并运用于写作。
 情感目标: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地球及环保资料,学唱歌曲《地球》。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走进文本
 师: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学习新课《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每天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那地球的全貌是怎样的呢?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一组地球的照片,让我们来欣赏欣赏。
 (播放地球图片)
  师: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球体?(生汇报)
 师:课文中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句子,请翻开课文找一找,你找到了吗?(指名读)。
 地球的周围裹着的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这层纱衣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既美丽,又神秘。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有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相信你们脑中一定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读一读!
 (设计思路:播放宇航员在太空中拍下的一组地球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走进文本,找出课文中描写地球外貌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加以想象,在想象中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在反复品读中体会到地球的美丽。)
 2、探究文本
 师:地球的确很美——
 (出示图片) 这巍峨雄伟的高山、秀丽多姿的江河、一望无际的原野,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海,无不令人神往。她哺育着万千生灵,让这个世界生机勃勃、多姿多彩。
 所以,作者这样深情地写道―― 
 (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板书:美丽)
 (设计思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从美得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中,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美好,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学生自然而然的赞叹: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你了解了那些有关地球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
 师:通过预习,你还了解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指名说)点击显示书上的知识点:
 地球的半径是6300多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占其中的。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地球上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他们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拿矿物资源来说吧,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