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语文教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9课《穷人》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1、搜集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2、媒体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穷人是什么意思?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什么?
  2、为了更好地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同学们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本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之前曾经学习过他写的《跳水》一课。他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今天要学的《穷人》,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教师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情况,规范并帮助学生正音。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开火车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将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段(3-11):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
  第三段(12-27):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三、默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1、默读“等待丈夫”一部分内容。读完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
  (1)感受到桑娜家境贫穷、生活艰难。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2)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与舒适”指的是什么?
  “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
  (3)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2、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