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课文,它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接着,分别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且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所以学生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用已有的阅读知识与方法,自主探究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
  2、索溪峪的风景区是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情感。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4、引导学生用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体会索溪峪风光的自然的、没有人工雕琢的美,并用朗读的方法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2、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
  【媒体运用】
  1、索溪峪的vcd。
  2、音乐《高山流水》。
  【教学过程】
  一、背诵入手,回顾学法
  让学生背诵《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回顾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由“野”存疑,切入教材
  1、齐读课题,质疑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样的课题,你想说些什么?
  2、激趣导入,整体感知:同学们,野字在字典里是什么意思?在本课又是什么意思?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索溪峪的“野”?请同学们用笔把有关语句画下来。
  (过渡:作者围绕“野”从“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四个方面来写,而且每一节就写了一个意思的内容。每段开头还用了总起句引领下文,条理多么清晰口口呀!指名四人分别读“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四小节。)
  三、明确目标,把握重点
  1、这几位同学读得很准确,通过读课文,老师想同学们一定初步感受到了索溪峪野性的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要结合阅读提示进行学习,同学们看看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几个要求?
  2、我们还有哪几个问题没有解决?
  ①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
  ②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一读,体会这样写好在哪里?
  3、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四、以法促学,探究教材
  1、首先我们来学习文章描写“山野”的部分。针对这样的目标,让学生谈谈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学生汇报:
  ⑴读书画简笔画。
  ⑵朗读欣赏。
  ⑶品词析句。
  ⑷边读边想象。
  ⑸总合收集的材料进行学习。
  3、同学们的阅读方法真多也很好,看来同学们平时积累了许多有效的学习方法,现在我们就走近索溪峪的山,去感受它,去拥抱它吧!待会儿我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⑴作者先概括写山是野的,然后从“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来具体描写山的野性美。作者还运用了对比写法以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⑵作者从三个角度来写山的野性美,哪种美你感受最深?(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汇报,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地读: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读、想象读、齐读、合作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