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 篇1
第一课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1)
教学内容:p38、39例1,“练一练”,练习八第1-5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例1中长方形直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1中长方形直条图,标注出长是“1米”。
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这个已知条件吗?
2、出示问题(1):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提问: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做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吗?
学生涂色操作。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学生可能用加法计算,列式:3/10+3/10+3/10;可能用乘法计算,列式:3/10*3(或3*3/1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乘法算式
追问:列式3/10*3,是怎样想的?
3、明确:求3个3/10相加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从本节课起,我们将学习分数乘法。
引导学生观察3/10*3(或3*3/10),提问:这道乘法式题有什么特点?
4、揭示课题并板书:分数与整数相乘
二、探索
1、学生尝试计算3/10*3
启发:想一想,3/10*3的积应该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3/10*3的积为什么是9/10吗?
引导学生联系上面分数连加算式结果或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解释和交流: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认为计算3/10*3时应该怎样做?
小结:计算3/10*3时,可以用3*3的结果作积的分子,积的分母仍然是10
2、解决例题的第(2)题
出示: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
评点学生的板演,相机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指出:计算分数乘法时,也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教师边板书计算过程,边进行适当说明。
3、小结计算方法
引导:比较刚才两道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先按要求在长方体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
追问: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
提醒学生: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3、做练习八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列出了哪几道算式?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
4、做练习八第3-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要求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的思考过程,突出: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 篇2
教学内容:课本p18-20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
2、能力目标: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创新目标: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4、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讨论意识和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并总结计算出方法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一个大西瓜。通过切西瓜的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教学过程:
一、 导引目标
1、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思考:你能很快计算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 + + + + + + + + =
导出课题“分数乘以整数”师板书课题。
3、组织研究
(1)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之间合作交流,自学例1。
讨论归纳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法则
二、 创设条件
(一) 指名到台上,按要求切西瓜。
1、 将西瓜平均分成两份。问:
(1)两份合在一起,一共是几块?
(2)怎样列式计算?
+ = = =1
×2= = =1
2、 将西瓜平均分成四份。问:
(1)四份合在一起,一共是几块?
(2)怎样列式计算?
+ + + = = =1
×4= = =1
3、 将西瓜平均分成八份。问:
(1)八份合在一起,一共是几块?
(2)怎样列式计算?
+ + + = = =1
×8= = =1
三、 引导创新
计算 ×3= 思考可以有几种计算方法,哪一种更简便一些?
四、 反思小结
1、 独立完成第2页的做一做。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还有哪些知识没学明白。
第一课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 篇3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朱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八的第1-5题.
[教材分析]
分数与整数相乘是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起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1以做花为素材,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探索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在涂色操作中巩固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理解.第2题通过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法,并初步形成技能.练习八的习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求几个几分之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和算理.
2.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3. 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学生原有认知分析]
学生已经了掌握整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授
1.涂色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劳动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朱棣文小学的同学们准备做一些绸花来美化一下教室.做一朵绸花需要这么长的彩带(教师指着彩带说),你知道做一朵绸花需要多少米绸带
米,你是怎么知道米的
把1米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米.
出示问题(1):如果我们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需要多少米绸带 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吗 而且要让大家清楚地看出是三朵绸花所用的绸带.
实物展示,说说你画了几个米 (或者能清楚地看出做了3朵吗 该如何清楚地表示 一共画了几个米)
2.尝试列式计算
(1)+ + =,你是怎么算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
(2)×3=或3×=,你是怎么想到用乘法来计算的 教师板书×3
(3)小结:我们学过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3个可以写成×3,也可以写成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与整数相乘.板书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设计意图:从做绸花要用多少米绸带的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根据整数乘法的知识经验,把整数乘法概念扩大到分数范围.使学生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领悟学习分数乘法的价值,使学生经历"分子相加"转化成"分子与整数相乘"的过程,初步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3.探索算法
(1)你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一说×3的积为什么是吗
因为+ + =,所以×3 =
是3个,所以3个是9个,是 .
(2)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认为该如何计算×3 引导学生回答用3×3的积作分子,分母还是10.教师板书×3==.追问分母为什么不变
4.巩固算法:
如果要做7朵这样的绸花,2米长的绸带够吗 做完以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计算的
学生独立计算,相互交流.
交流:够吗 为什么 你能说说×7表示什么意思吗
5.合理选择算法
如果我们要做1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多少米绸带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估计学生的做法有两种:
(1)15×==
计算正确吗 你对结果有不同意见吗 指出:计算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
(2)15×==
计算的结果可以约分,说明我们在计算的过程中也可以约分,说说应该怎样约分 约分后,说说分母是几 分子是几乘几 结果是多少 板书规范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采用比较的形式来进行小结,主要使学生主动的进行小结,完善并巩固认知结构.]
6.综合练习
现在请你合理选择算法,很快地计算出做11朵,18朵,20朵绸花所需要的绸带.
教师巡视,让学生板演.
评讲: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学生进行讨论.
重点评讲20×的结果,明确应该写成6.强调一分之几写成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此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法和过程,并在习题中明确计算时要先约分再计算且结果要是最简分数,完善新的认知结构.]
7.归纳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了,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小组里说一说.
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二,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出示练习八1,看图写算式.
先明确图意,再列式计算.
练习八2
×3 ×6 ×9 6×
2× 7× ×8 ×15
2.巩固应用
出示题目:"一个正方体礼盒,底面积是平方米,小芳想将这个礼盒包装起来,至少要多少包装纸 "
3.拓展应用
出示题目:"小华要给5块边长是 米的玻璃配上彩色的木条边框,一共需要多少米的木条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算法并理解算理,形成一定的技能,并能运用新知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4.思考题
( ) ×= ( ) ×=
( ) ×= ( ) ×= ( )
三,课堂总结
想一想今天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