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2023-07-08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生:这是13。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生:可以列10+3=13。

  生:可以列3+10=13。

  生:可以列13-3=10。

  生:可以列13-10=3。(老师板书)

  小组讨论,民主评议

  [满足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究。]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卡,想请小朋友摆一摆小棒、写写算式,好吗?

  生:好。

  师:那么,小朋友们就要听老师说清要求了:

  1.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喜欢的数,找一个代表来前面把数卡和汇报卡拿回去。

  2.先在桌上用小棒摆出这个数,然后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卡和汇报卡贴在黑板上。

  注意:如果不摆小棒也会写,你们这一组就可以直接写出来算式。(学生到前面争先恐后地拿数卡,8张数卡拿完后,剩下的小组随意写,也写自己喜欢的数。)

  [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师:写的一样的小组,比一比,谁的汇报卡写得漂亮,把谁的贴在黑板上。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对程度较差的小组进行辅导。)

  3.讨论活动结果。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学习,在评判的同时,加深印象。]

  师:小朋友们都把算式展现给大家看了,可是这么多算式都贴上,有点太多了。老师提一个小建议。我们评一评,找出最好的留下,其余的先取下来,好不好?

  生:(略)

  生评(略)(从字体上评,从对错上评。)

  师:被淘汰的小组不要气馁,向别的小组学习,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机会。

  师: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规律?

  生:都是用10去加的。

  师:这就是。(出示课题)

  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我们还可以分一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

  [再次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取的名字不做过多评价。]

  师:减法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也应该有一个名字呀。大家都愿意给他们取名字。那你们告诉我,你们取的名字。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边说边板书)谁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渗透统一思想,知道有些事物统一起来比较方便。]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用语言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最后几分钟调动学生的情绪。]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 13-2 10+7 14-4

  11+3 13-2 11+2 8+10

  生算(对有困难的学生稍加辅导)。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道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熟练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11~20各数的组成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2.看图列式:

  出示桃子图

  师:同学们对于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小猴子看了很高兴,它给我们送来了桃子,想慰劳一下大家,你们看,这就是小猴子拿来的桃子.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这两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这两个减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说图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二、指导探索:

  1.出示钟表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

  钟表是帮助人们看时间的,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教育学生看图、数数要仔细)

  师:结合钟表图,说一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3表示盒外有3块手表,10表示盒里有10块手表,13表示一共有13块手表.)

  问:你能说一说10加3和3加10为什么都等于13吗?

  (因为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师:原来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算加、减的,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做两道题.

  2.出示练习图(第81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试做,然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指名说答案.

  师:如果没有图,你会算这样的加减法吗?

  3.出示卡片:

  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1页做一做第2题):

  10+7=□     14-4=□ 

  8+10=□     18-10=□

  4.出示例6:

  师:这两道题怎么算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想数的组成来算,也可能用数数的方法,只要正确都应该给予肯定.)

  师:加、减它们都叫什么吗?

  (可以放手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5.说出例5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对.(82页的1~3题)

  10+2=      17-7=       13+1=

  14-10=     15+10=      15-2=

  6+10=      14-3=       16-10=

  10+1=      9-8=        7+10=

  15-5=      9+1=        12-10=

  12+1=      12-1=       13+2=

  11+3=      14-2=       13-1=

  2.列式解答.

  (1)一个加数是3,另一个加数是11,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15,减数是10,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时教育学生审题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或用数数的方法来算)算式中各部分都叫什么名称?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板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手表图 

  探究活动

  人数调查

  活动目的

  1.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

  2.巩固20以内数的写法(记录人数要用到20以内的数,特别是男、女生人数大约在11~20之间).

  活动内容

  调查本校每个班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并记录下来.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游戏:数二十

  游戏目的

  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数.

  游戏规则

  1.两人轮流数数,从1开始,数到二十的同学就算胜利.

  2.每人一次可以数一个数,也可以数两个数.

  取胜秘诀

  要想获胜,你必须数到2、5、8、11、14、17这几个数,这样你就必胜无疑.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道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熟练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11~20各数的组成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2.看图列式:

  出示桃子图

  师:同学们对于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小猴子看了很高兴,它给我们送来了桃子,想慰劳一下大家,你们看,这就是小猴子拿来的桃子.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这两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这两个减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说图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二、指导探索:

  1.出示钟表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

  钟表是帮助人们看时间的,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教育学生看图、数数要仔细)

  师:结合钟表图,说一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3表示盒外有3块手表,10表示盒里有10块手表,13表示一共有13块手表.)

  问:你能说一说10加3和3加10为什么都等于13吗?

  (因为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师:原来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算加、减的,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做两道题.

  2.出示练习图(第81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试做,然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指名说答案.

  师:如果没有图,你会算这样的加减法吗?

  3.出示卡片:

  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1页做一做第2题):

  10+7=□     14-4=□ 

  8+10=□     18-10=□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道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熟练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11~20各数的组成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2.看图列式:

  出示桃子图

  师:同学们对于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小猴子看了很高兴,它给我们送来了桃子,想慰劳一下大家,你们看,这就是小猴子拿来的桃子.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这两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这两个减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说图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二、指导探索:

  1.出示钟表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

  钟表是帮助人们看时间的,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教育学生看图、数数要仔细)

  师:结合钟表图,说一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3表示盒外有3块手表,10表示盒里有10块手表,13表示一共有13块手表.)

  问:你能说一说10加3和3加10为什么都等于13吗?

  (因为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师:原来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算加、减的,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做两道题.

  2.出示练习图(第81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试做,然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指名说答案.

  师:如果没有图,你会算这样的加减法吗?

  3.出示卡片:

  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1页做一做第2题):

  10+7=□     14-4=□ 

  8+10=□     18-10=□

  4.出示例6:

  师:这两道题怎么算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想数的组成来算,也可能用数数的方法,只要正确都应该给予肯定.)

  师:加、减它们都叫什么吗?

  (可以放手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5.说出例5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对.(82页的1~3题)

  10+2=      17-7=       13+1=

  14-10=     15+10=      15-2=

  6+10=      14-3=       16-10=

  10+1=      9-8=        7+10=

  15-5=      9+1=        12-10=

  12+1=      12-1=       13+2=

  11+3=      14-2=       13-1=

  2.列式解答.

  (1)一个加数是3,另一个加数是11,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15,减数是10,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时教育学生审题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或用数数的方法来算)算式中各部分都叫什么名称?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板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手表图 

  探究活动

  人数调查

  活动目的

  1.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

  2.巩固20以内数的写法(记录人数要用到20以内的数,特别是男、女生人数大约在11~20之间).

  活动内容

  调查本校每个班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并记录下来.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游戏:数二十

  游戏目的

  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数.

  游戏规则

  1.两人轮流数数,从1开始,数到二十的同学就算胜利.

  2.每人一次可以数一个数,也可以数两个数.

  取胜秘诀

  要想获胜,你必须数到2、5、8、11、14、17这几个数,这样你就必胜无疑.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篇5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生:这是13。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生:可以列10+3=13。

  生:可以列3+10=13。

  生:可以列13-3=10。

  生:可以列13-10=3。(老师板书)

  小组讨论,民主评议

  [满足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究。]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卡,想请小朋友摆一摆小棒、写写算式,好吗?

  生:好。

  师:那么,小朋友们就要听老师说清要求了:

  1.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喜欢的数,找一个代表来前面把数卡和汇报卡拿回去。

  2.先在桌上用小棒摆出这个数,然后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卡和汇报卡贴在黑板上。

  注意:如果不摆小棒也会写,你们这一组就可以直接写出来算式。(学生到前面争先恐后地拿数卡,8张数卡拿完后,剩下的小组随意写,也写自己喜欢的数。)

  [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师:写的一样的小组,比一比,谁的汇报卡写得漂亮,把谁的贴在黑板上。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对程度较差的小组进行辅导。)

  3.讨论活动结果。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学习,在评判的同时,加深印象。]

  师:小朋友们都把算式展现给大家看了,可是这么多算式都贴上,有点太多了。老师提一个小建议。我们评一评,找出最好的留下,其余的先取下来,好不好?

  生:(略)

  生评(略)(从字体上评,从对错上评。)

  师:被淘汰的小组不要气馁,向别的小组学习,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机会。

  师: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规律?

  生:都是用10去加的。

  师:这就是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出示课题)

  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我们还可以分一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

  [再次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取的名字不做过多评价。]

  师:减法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也应该有一个名字呀。大家都愿意给他们取名字。那你们告诉我,你们取的名字。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边说边板书)谁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渗透统一思想,知道有些事物统一起来比较方便。]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用语言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最后几分钟调动学生的情绪。]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 13-2 10+7 14-4

  11+3 13-2 11+2 8+10

  生算(对有困难的学生稍加辅导)。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设计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生:这是13。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生:可以列10+3=13。

  生:可以列3+10=13。

  生:可以列13-3=10。

  生:可以列13-10=3。(老师板书)

  小组讨论,民主评议

  [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生:这是13。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生:可以列10+3=13。

  生:可以列3+10=13。

  生:可以列13-3=10。

  生:可以列13-10=3。(老师板书)

  小组讨论,民主评议

  [满足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究。]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卡,想请小朋友摆一摆小棒、写写算式,好吗?

  生:好。

  师:那么,小朋友们就要听老师说清要求了:

  1.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喜欢的数,找一个代表来前面把数卡和汇报卡拿回去。

  2.先在桌上用小棒摆出这个数,然后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卡和汇报卡贴在黑板上。

  注意:如果不摆小棒也会写,你们这一组就可以直接写出来算式。(学生到前面争先恐后地拿数卡,8张数卡拿完后,剩下的小组随意写,也写自己喜欢的数。)

  [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师:写的一样的小组,比一比,谁的汇报卡写得漂亮,把谁的贴在黑板上。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对程度较差的小组进行辅导。)

  3.讨论活动结果。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学习,在评判的同时,加深印象。]

  师:小朋友们都把算式展现给大家看了,可是这么多算式都贴上,有点太多了。老师提一个小建议。我们评一评,找出最好的留下,其余的先取下来,好不好?

  生:(略)

  生评(略)(从字体上评,从对错上评。)

  师:被淘汰的小组不要气馁,向别的小组学习,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机会。

  师: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规律?

  生:都是用10去加的。

  师:这就是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出示课题)

  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我们还可以分一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

  [再次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取的名字不做过多评价。]

  师:减法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也应该有一个名字呀。大家都愿意给他们取名字。那你们告诉我,你们取的名字。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边说边板书)谁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渗透统一思想,知道有些事物统一起来比较方便。]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用语言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最后几分钟调动学生的情绪。]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 13-2 10+7 14-4

  11+3 13-2 11+2 8+10

  生算(对有困难的学生稍加辅导)。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