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9-12-10

教学内容:教科书23-24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测量圆锥的高。
课前准备:要求每个学生用教科书图样做一个圆锥的模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知识点

学生活动

一、初步感知

  教师示出圆锥体铅锤实物、圆锥型漏斗实物。
  指出这是圆锥体实物。
  同学们能指出生活中的圆锥体吗?
  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画面,注意出现的圆锥体的镜头。同学们举手抢答出圆锥体物体。


 

 

 

 

 

 

 

 

感受圆锥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认识近似圆锥实物和模型及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结论:
  圆锥体东西好像不多,只有铅锤,漏斗,沙堆,铅笔尖等。


 

学生找出了:煤堆;粮堆;帐篷;削好了的铅笔尖;金字塔像,但不是圆锥;圆锥形凹槽。

二、探究新知

(一)圆锥的认识 

1.演示动画“圆锥的形成”

(1)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

(2)多媒体演示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的轨迹是一个圆锥体。绕另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的轨迹也是一个圆锥体。分别闪烁底面半径和高。

2.教师提问:

(1)圆柱体有哪些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

3.学习圆锥体。

 提问:

(1)圆锥体有哪些特征?

(2)什么叫圆锥的高?

 

 

 

4.教师小结:

(1)(演示动画“圆锥体的认识”)

 

 

 

 

 

(2)测量圆锥的高。

  ①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

  ②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锥的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