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下册第76~77页。2.这节课是在小学阶段所学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整理,主要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数的意义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为以后进一步复习数的性质和运算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数的意义,理清各数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
3、经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归纳概括的能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一般应包括学生的年级段、年龄特征、已有的基础、兴趣、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这节课属于概念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多,依据新课标精神,我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法,在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时,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卡片,进行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另外还运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和 卡片。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情境导入,回顾数的认识
师:“数学课总是在和数打交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哪些数?”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这些数?”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76页的情境图,师:“图上面也有一些数,你知道这些数的含义吗?”
师:看来我们学习过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整理一下有关数的知识。板书课题《数的认识》总复习。学生回答: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数一是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让学生对所学旧知进行回顾,为后面的归纳和整理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形成知识网络
1、分类整理
出示卡片问:“以前我们是零零散散的学习了这么多数,今天我们要对这些数进行整理和复习,你准备怎么整理?”
肯定他们的整理方法,接着告诉学生:有2种学习方式可以选择:“第一种,由老师帮助你们整理:第二种,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完成数的知识网络图。”小学生探究意识较强,自然而然会选用第二种学习方式。然后就组织学生4个人一组,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出示自主探究活动要求,并提醒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边思考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课件):
1、你认为哪些概念之间有联系,可以放在一起?
2、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理由是什么?
3、你认为哪个概念最重要?把它找出来。它又包含哪些概念?
2、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问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天天都要用到数,你们知道数从哪里来吗?”课件展示介绍数字的发展史。学生说出什么方法,
小组合作,议一议、摆一摆,放手让他们去讨论、去探究。然后分组上台汇报交流。汇报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