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读法和写法,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
对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进行比较,可以用什么方法比?
(1)果汁比牛奶少多少杯或牛奶比果汁多多少杯?
(2)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或牛奶是果汁的几倍?
2、板书:板书相差关系 倍数关系
二、教学新课
学习例1
1、谈话: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对两个数量进行比价,今天我们要在除法的基础上来比较两个数量,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
板书课题:认识比。
2、初步探究比的意义。
(1)自学例1和试一试之间的内容
(2)汇报板书
果汁是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记作2 :3。
牛奶和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记作3 :2。
(3)说说3 :2和2 :3分别表示什么?学生结合板书介绍比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的介绍板书名称。
(4)为什么在这两个比中2有时在前项有时侯在后项呢?
引导学生理解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要注意谁与谁比,谁在前、谁在后。写谁与谁比时,位置一定不要颠倒。
(5)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6)试一试。
在小组内说说洗洁液为1份,水分别看作几份?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集体交流。
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习例2
1、出示例2学生自己计算填写表格
2、汇报后教师追问: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速度反映的是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两个人路程和时间的比应该怎样写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概括比的意义几求比值的方法。
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学生讨论后小结。
小结:两个数的比都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因此,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处以后项得到的商叫做比值。板书:比值。
说说例1和例2中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怎样求的?
4、完成试一试。
探究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1、观察:3 :5=3÷5=
思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数中的什么?
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数中的什么?
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数中的什么?
比值呢?学生交流后完成板书:
除法 被除数 ÷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 分母 分数值
2、区别意义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比是表示所比较的两个数的关系,如2 :3也可以写成 ,仍读作“2比3”。
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指出: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而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
3、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独立完成。结合题意说出每个比及比值的含义。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说说比的含义。
(3)完成第3题。
独立完成填写。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独立填写。
说说每个比所表示的含义。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说出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3、完成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