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形体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2018-01-2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6页和第99页第1题。
背景分析:

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中陆续学习了一些点、线、面、体的几何知识,所以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显得十分必要。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一般都是按照平面和立体两个层次分别进行复习与整理的,较少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学生对它们的认知水平与复习相比以前没有特别大的提高。实质上,如果以整体、动态的视角来看,线段是由点“移动”而得,基本的平面图形是由线段“移动”所得,而基本的立体图形则是由基本的平面图形“移动”得来的,即是一个“点→线→面→体”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平移(变化的平移)、旋转等动态的观点,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网络。

2.通过回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总结探索图形特征的方法,巩固所学的识图、画图的方法。

3.通过直观演示,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在平移、旋转等动态观点下重新认识图形的特征,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各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自主根据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具准备:两个三角尺、多媒体课件、学习纸

学具准备: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下午的天气有些闷热,我们先来玩一个“相反”的游戏提提精神,好吗?

师:起立、坐下、向右转、向左转、起立、举左手、放下、继续举着……

师:刚才这个游戏好玩吗?(好玩)说反话呢?(不好玩)

师:既然不好玩,那我们不玩了,开始上课吧!

一、复习——线

(一)回顾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性

1.(课件出示:·)师:这是什么?(板书:点)

2. 师:在数学上,点移动(结合手势)后会得到什么呢?

(1)直线:(课件演示:点移动后得到一条直线。)

(2)射线:(课件演示:点移动后得到一条射线。)如果这个点往右边再移动,就能得到几条射线呢?

(3)线段:(课件演示:点移动后得到一条线段。)

3. 师:直线、射线和线段,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赶紧一起来整理吧!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完成第1题。(指名一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名  称
 直  线
 线  段
 射  线
 
画一画
 
 
端点个数(个)
 
 
能否度量
 
 
相同点
 
5. 指名上台交流,反馈。

6. 及时练习:画一画,数一数,下图中有(    )条直线,(    )条射线,(    )条线段。

(二)回顾平行与垂直

1.师:大家回想一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呢?(板书: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相交)

2. 师:请同学们在学习纸的反面分别画出互相垂直、互相平行和相交的两条直线,并思考什么是互相平行?什么是互相垂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