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_

2017-09-18

“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数第十二册课本第55-56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展示各种统计图(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难点:制统计图时如何分配条形统计图的位置和确定表示数量多少的单位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每一张小白纸、统计图表若干。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知道,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现在是清明时节,常说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水量相对于其他节气来说多些,降水量的多少,称作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一般用“毫米”,这是(引读)某地19996-XX年的年降水量统计表,这是(引读)某地19996-XX年的年降水量统计图(可对比强烈些的)。比较这个统计表和统计图(适当再补充几组),你最想发表怎样的评价?

板书: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生讲不出可结合例题随机出示)

对了,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常用的统计图除了条形统计图外,还有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生边介绍,师边将统计图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介绍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投影出示条形统计图两到三个)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这些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垂直射线(我们称它为纵轴)表示什么?水平射线(称它为横轴)表示什么?

单位长度各表示多少?

那现在谁来说说这些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发言,指出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就制成了条形统计图。(结合具体的条形统计图进行描述,突出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2.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1)             借优势煽情,出示例1。

同学们,既然统计图有这样的优点,你们想不想学着制作统计图?

(出示例1) 某地1989年~1993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             老师给定大家一张这样大小的纸张,有把握的同学制作,没把握的同学可看书想想,再动笔制作,制作后同桌先轻声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制作的。

(3)             学生上台边展示边说:我是怎么画的?(实物展示平台)

代表性交流过程中或结束后,老师要根据需要,一是及时完善制作步骤,对其间的重要步骤(第二点和第三点)还要板书:突出垂直射线为什么大家都用接近8毫米的单位长度表示200(300)毫米,6个单位长度是怎么来的?;水平射线为什么有11个等分,每一等分大家都用接6毫米的长度来表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