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荫柳小学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 能正确找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培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5.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内容、学生状况分析及课前准备

 

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对角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找角、造角的相关材料

 

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含辅助教学手段)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大胆让学生说、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索,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初步感知。

 1.谈话。

 2.示送给学生的礼物。提出要求:找一找藏在物体面上的角。

 3.学生找角,同桌交流。

二、自主探究新知。

 1.班内交流摸角的体验。

 2.。

 ①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角。课件演示抽象过程。

 揭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指导学生比划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找到三角尺上的角,指一指上面的顶点和边。

 3.找生活中的角。

    创设情境,激发找角的兴趣。

    学生同桌搭配,找一找周围的角。

    班内交流。

4.做“想想做做”第12题。

5.创造角,体验角有大小。

    出示准备的材料,提出操作要求,小组内自由选择材料做角。

    将学生做的角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

    引出角有大小。

    借助生活中的事例再次体验角的大小变化。

    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6.比较角的大小。

   示四个钟面。引出新的争论。

   小组讨论比较的方法。

   电脑演示重叠比较法。

学生练习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本领?

学生学习水平多元化目标评价(含教学目标 检测)

1.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在找周围的角中体会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3.在创造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4.在合作交流中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

 

 

 

执教:曹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