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老师:数学应用是要把握好相关的数量关系,不是不要数量关系,而是怎样来理解数量关系,而不是形式模式,或找线索词,让学生去套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去表征,从而真正的去理解。
网友空谷幽兰:辉煌老师问我什么是理性的数学语言,做为数学教学来学,适当的的数学语言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如:五年级的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这都是数学语言,这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教中高年发现学生不理解低段的数学语言。如除法的包含分与平均分,结合具体的数学语言,让学生去理解。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很重要,列每一步算式,都要给出一个理由,弄明白之间的数量关系。
任老师:老师刚才谈到数学术语,可能想说的是教材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没有出到去一个严谨的表述。我想举例说一说:平行这个术语的含义,我们的教材中没有给出定义,是从平移中得到平行,上这节课我问学生,文具盒上平两条棱,是否平行的判断。平行线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曾与一个老师探讨时,老师说到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让孩子理解同一平面。争取数学家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是学生很难理解,没有必要给孩子严谨的语言文字。我们的观注是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解决问题上,如何运用,如果不理解又从何谈起呢?
胡老师:我看到了老师们网上写的困惑,结合这些困惑我想谈三个问题与大家一起研究。一、“鸡兔同笼”这样一个古代问题,写在五年级上册中,教材中是“猜测与尝试”的主题,,我们把它作为素材,作为研究问题的载体,通过列表的形式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就是猜测与尝试,估计有可能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根据估计不断地调整,找到解决问题的结果,这种策略在科研,生活普遍运用的方法。如生活中放洗澡水,水温的调节,有些类似这种策略。科研开始也是一个大胆的猜测,再去尝试调整。估计的调整猜测与尝试是生活很有用的,终身受益。通则通法。并不是完全为了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而是通过这个学习内化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加拿大孩子们的解决问题。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学生更多运用到列表的方法。
通过列表可以看出学生思维就是一个从大胆设想,不断地调整,最终能解决问题的结果。这就是一个猜测与尝试的运用,利用列表的形式来呈现的。
例2:出售面包的故事,
这样的题如果列式的方法很困难,用列表的方法更为直接些,从中找到规律。找到规律后,学生可以通过表中就看出答案了。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搜集了一些。
例3:戏中演员签合同,这种题也不易列式,列表更容易。
加拿大的教材中这样的列表解决问题很多。基地杂志中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到学生容易忘记算式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中要不要数量关系,以前都是要看懂已知条件,利用“综合法”来解决问题,我们要继承与发展,以前更多是形成一个模式,套用。现在呈现问题多样化,贴近生活。第一步,让学生看懂情境或图意,再去找出有那些信息。第二步是理解数量关系,现在着重看懂图意后再根据信息能联系到什么,再去找与最终问题的关系。线段图也很重要,不要求画的特别标准,只要通过这种手段解决问题就很好,可以列表可以画示意图。加拿大的孩子也是按这样的步骤来解决问题的。 举例3来说明。
胡老师:加拿大孩子关于例3的解决步骤:
第一步: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步:题目告诉你什么?
第三步: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列表的方法。
第四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