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单元练习讲评课

教学内容:单元练习卷讲评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练习卷的讲评使学生能进一步联系分数和除法的知识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写法。
2、结合练习卷的讲评使学生正确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化简比。
3、结合练习卷的讲评使学生正确、熟练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练习卷内容的讲评
填空部分:
1.从甲城到乙城,快车要6小时,慢车要8小时,快车与慢车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比是( ),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 )
帮助学生分析:要求两车的速度比,先分别求出两车的速度。本题中可以把两城之间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两车行完全程各需时间,可以表示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6和1/8,然后再进行化简比。
2.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3,则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分析:根据正方形周长与面积计算方法,先正确求出大、小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再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分析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思考要求大小两个正方形周长和面积比也就是求谁和谁的比。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3,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和( )度。
分析: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多少?
选择题部分:
1.糖占糖水的1/20 ,那么糖与水的比是( )。
a. 1:20 b. 1:21 c. 1:19
分析:答题时要看清问题,很多同学把问题当成求糖与糖水的比就错了。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分析:三角形内角度数和是180度,然后按3:2:1来分配,算出每个角各是多少再进行判断。
追问:还有什么好方法吗?(鼓励学生思考更简便的方法即只要求出最大的那个角的度数就能进行判断。)
3. 3:5的后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 )。
a. 加上10 b. 乘3 c. 加6 d. 都不对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本题中说把“后项增加10”实际就是把后项乘上了多少。
4.甲班人数的1/3等于乙班人数的1/4,那么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 )。
a. 3:4 b. 4:3 c. 1/3:1/4 d. 1/4:1/3
分析:本题错误率较高,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分析?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及时总结。
5.两个正方体棱长总和的比是3:2,那么这两个正方体体积的比是( )
a. 3:2 b. 6:4 c. 9:4 d. 27:8
分析:根据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比可以知道什么,正方体的体积又由什么决定的?
化简比和求比值部分
32.5:0.15 2/9 : 1/3 1 : 3/4 80/15
16 : 20 2 : 1/4 4.5 : 6 3/7 :6/11
帮助学生回顾什么是化简比和求比值,然后讲评练习中出现的几种错误。
判断题部分
1.a是b的1/3 ,b就是a的3倍。
2.在5:9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加上7,比值不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