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整理与练习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口答:
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什么叫表面积?
3、什么是体积?
4、什么是容积?
5、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
6、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7、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异同点?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回顾本单元的有关概念。
二、基础练习: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相对的棱长度( ),相对的面( )。
(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它的棱( ),每个面( )。
(3)长方体或正方体( )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4)物体所占( )叫做物体的体积。
(5)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 )叫做容器的容积。
2、判断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2)8.05立方米=8立方米5立方分米……………………… ( )
(3)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进一步巩固上面复习的内容。
3、单位的换算:
3.6平方米=( )平方分米
3.6立方米=( )立方分米
3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8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50立方分米=( )立方米
4.3升=( )毫升=( )立方厘米
52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先填空,然后指名回答;
说出填空的根据。
4、完成第1题。
(1)估计体积时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判断,也可以综合图形中的数据大小判断。
指名学生口答校对。说说是怎样想的。
(2)求表面积和体积。
一人板演,其余自练。列出综合算式。集体评讲。
5、做第2题。
指出:先向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再将土豆放入水中,量杯中水面上升前后刻度所显示的体积相差200毫升。
6、做第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换算的依据。
三、能力提升 在○里填上“>”、“<”或“=”
24立方厘米○2.4立方分米   3.9平方分米○390平方厘米
7040毫升○7.04升      3.02立方分米○3020毫升
6.3升○6030毫升       5.7立方分米○5700立方米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换算的依据。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五、作业

课前思考1:
接近期中练习阶段,正好第二单元进行整理复习,将长正方体的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整理,第一课时以零碎的知识点为主,第二课时巩固运用各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孙老师设计了不少补充练习题,今天正好作为巩固练习题。

课前思考2:
本节单元复习课,我想这样进行教学:第一板块是让学生回忆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让学生主动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网络。第二板块是组织学生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练习及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练习。除了完成教材提供的第1-4题外,再补充一些练习。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