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购物最合理”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理解常见的购物优惠措施,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2.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3.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教学准备 课件1个,饮料购买方案表每人一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师:今年商店里有一种饮料的销售情况很好,如下图(出示电脑饮料图片):师:元旦即将到来,甲、乙、丙三家商店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分别给了一些优惠措施。如果你是商场的总经理,你会给哪些优惠措施?(学生分别提出“买几送几”、打折、“消费到一定的钱数进行摸奖”等。)教师追问:你们打算买几送几?打几折“(学生提出:“买一送一”、“买大送小”、“打九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3条优惠措施。

甲商店买大送小乙商店一律九折丙商店满30元八折优惠

2、理解3条优惠措施。师:请举例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么优惠措施的?生1:买大送小就是买一瓶大的送一瓶小的。生2:打九折就是买10元的饮料现在只要付9元钱生3:满30元打八折就是买饮料的钱必须达到30元才能打八折,不到30元不打折。3.收集学习材料。师:根据这些优惠措施,如果你是一位顾客,你准备买多少饮料?(学生议论,略)师:老师去调查了4位顾客,他们和同学们想的差不多,下面就是这4位顾客的购买方案。(出示下表)顾客购买方案选择商店金额(元)小强2大2小 小丽1大8小 李阿姨4大 许叔叔1大5小 我 师:把自己想买的数量填在“我”的一栏中。二、展开师:如果要选择去花钱最少的商店买,可以怎么来选择?1.小组活动。①4个小组分工计算;②检查计算是否有错;③观察表格并小组讨论:④准备小组汇报。(2)四人小组活动,教师指导。(下面是某小组活动情况)生1:有三家店,我们每人选一家店计算出所需的钱,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那种最便宜了。生2:我认为你的这种分工不合理。我们有4个人,按你的分工,生1:那你说该怎么办?(挺不服气的)生2:共有4人,我们就把自己当作顾客选一人,算出三种方案各多少钱,最后大家各把自己算出最便宜的方案与大家说,写上得数。(小组的其他同学也同意生2的方法。)(3)小组汇报。汇报要求:① 展示购买方案表;② 选择其中一个顾客的购买方案,说一说计算过程;③ 说一说你们组发现了什么?④ 其他组补充。学生汇报情况:(购买方案表如下) 顾客购买方案选择商店金额(元)小强2大2小甲20小丽1大8小乙23.4李阿姨4大丙32许叔叔1大5小乙18我6大丙48生:我选小强的购买方案,买2大2小。甲商店:2×10=20(元)乙商店:(2×10+2×2)×90%=21.6(元)丙商店:2×10+2×2=24(元)所以小强购买选择甲商店省钱。师:其他组对他们填写的购买表还有不同看法吗?生1:(马上举手)我认为许叔叔还可以去甲店买,所需钱:10+4×2=18(元)和乙店是一样的。生2:我们组认为李阿姨还是到甲店比较好,这样有四瓶小的送。生3:这样要花40元,不是最省的。生2:我把四瓶小的拿去成8元,这样就是32元了。(有部分同学同意他们的看法。)生4:我认为刚才到甲店的买法不符合题,而且商店老板不一定会换钱给我们。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你们填表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吗?发现:当总价等于或大于30元时选择丙店最便宜。当总价小于30元,要买的小瓶的数量一样时,选择甲店较便宜。当只买几小瓶或大、小瓶的数量相差很多时去乙商店合算。 补充:甲商店实际打的折扣是:10÷12≈0.83,约八三折,比乙商店打九折便宜。三、实际应用五(4)班要举行一次班会,共有35人参加。如果要给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的这种饮料。你准备怎样到上面的三具商店购买?(1) 学生独立设计。(2) 组内交流。(3) 整理你们汇报方案。(重点说出设计方案的优点)学生汇报情况:方案一:共需饮料:200×35=7000(毫升)5大5小,共(1200+200)×5=7000(毫升)去丙店买:(5×10+5×2)×80%=48(元)方案二:去丙店买35听小的饮料,共花钱35×2×80%=56(元)。优点是分起来比较方便。方案三:去丙店6瓶大的饮料,共需6×10×80%=48(元)。优点是花钱少,买的数量又多。(4)讨论。在生活中实际购物时除要考虑省钱外,还要考虑哪些因素?生1:刚才的方案一和方案三买饮料花的钱是最少,但喝的时候还要买杯子,又要花钱,所以……生2:(打断他)杯子才1角钱一个,到时还可以当废品卖年赚回来。生3:我认为还是方案二好,因为另两种方案在分饮料时如果分得不均匀,还会吵架,不太好。(学生的讨论还在继续。)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