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比例 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的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3—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在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两张照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3、化简比:
12:4        8:18 
4、求下面比的比值:
12:4        8:18         5.4:0.9        4.4:4
说说求比的比值、化简比的方法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例3
(1)观察、分析:呈现放大前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图2是图1放大后得到的。
师:你能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
(2)比较、发现: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适当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写出的比的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明确概念: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
6.4:4=9.6:6           6.4/4=9.6/6
问:这两个等式表示的是怎样的式子?
揭示: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4)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5)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2、学以致用
(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比例意义的丰富感知。
(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
3、活学活用。
你能根据以上的理解,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说出为什么能组成比例。
(可以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也可以把两个比化简,看是不是相同的比)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再逐题说说判断的思考过程。
2、做练习九第3题。
    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比,再说清楚相应的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理由。
3、做练习九第4题
    独立审题,说说解题步骤,在独立完成。同时找两个同学板演。
4、做练习九第7题
    (1)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如240米是4分钟走的路程,所以240米与4分钟是相对应的两个量。
(2)分组完成,同时四人板书,再讲评。
四:补充练习:从12的因数中任意选出4个数,再组成两个比例式:
(   )︰(   )= (   )︰(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