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本册总课时:15 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4页的内容,以及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它的特征是: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图片: 

  

2、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

 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学生联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看到过哪类似这些物体的形状后,自由发挥。如:

   

 2、认识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图片,看一看、摸一摸,观察 

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同学们指认圆锥的顶点、底面和侧面,并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2)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同学们,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大胆地猜测一下,它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4、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四、动手操做

五、课堂练习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