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梁 篇1
教 学 设 计学校:新桥实验小学班级: 五年级人数:日期: 月 日学科:科学课题:建桥梁教时:第1课时执教:1、 教学目标:1、认识桥的组成,知道桥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2、探究不同形状桥面的承受力不同,知道改变桥面的厚度和桥面的宽度等也可以改变桥的承受力。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培养学生形成证据意识。4、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造出承受力更强的桥。2、 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内容分析:本课是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课旨在通过动手制作和查阅资料,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能自定标准将桥梁进行分类,自主探究不同桥面的承受力差异:通过学生“建”,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进度中的重要作用。
(2)学生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了实验动手的技能,孩子的思维不断拓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以往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材料的了解,分类标准的划分以及比较实验中的“公平原则”的掌握,合作分工能力的培养,都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桥梁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种桥梁最坚固”、“为什么一些桥梁上有桥孔”这些关于桥的问题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设计本课的意图就是通过动手实验和查阅资料,向学生介绍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教 学 过 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认识桥的特点,并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二、设计各种形状桥梁。三、学习桥梁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四、了解同一形状的桥承受力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五、课外延伸、拓展。
1、谈话:同学们,请看一组有关桥的图片,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桥、是什么形状的?
2、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桥?
3、提问:桥梁的结构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4、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5、提问: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桥梁,你们按不同标准给它们分类吗?
1、谈话:今天,我们就用两摞书做桥墩,用一张纸做桥面,你能设计出什么形状的桥梁?当然这张纸你可以折,可以改变它的形状,但是只能用这一张纸。现在就请你们小组讨论,把你们设计出来的桥的模型用简单的图画在记录表中的表格中。
1、谈话:桥建成了要能用啊,所以它还必须有一定的承受力,那么请你预测一下,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的承受力最大?为什么这样认为?说说你的理由。
2、交流:到底谁的承受力大,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得怎么样?(做实验)怎么做实验才能证明哪种形状的桥梁的承受力最大呢?
3、汇报交流,提出注意点:桥墩的距离应该一样;纸的厚度、大小一样;只能用一张纸;折过的纸不能再用,每一种形状用一张纸;重物都用勾码,勾码要放在桥的中央;桥塌了,承重力要减一个才是这座桥的承受力。
4、指导填写实验记录。
5、老师相机将结果记录到"桥梁大比拼"的表格中。
6、小结:桥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板书)
1、谈话:我们来看看"桥梁大比拼",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2、交流:同一形状的两座桥为什么承受力会不一样呢?
3、选择同一形状的但承受力较大的两座桥展示。(相机板书)
4、谈话:时间关系课堂上就不能再继续研究这些问题了,桥的承受力到底和这些因素有没有关系,只有你课后去做实验搜集证据了。
如果你们在课后的研究当中能用上工具测量就更好了,而且要一丝不苟。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以前就出现过像辽宁盘锦大桥倒塌等事故,想想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但是我们的赵州桥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雨不倒,这就说明它的做工精细、分毫不差。建桥梁是这样,做任何事都应该是这样。今天,老师给你提供的材料较少,课后有信心利用更多材料建造出承受力更大的桥吗?
学生观看后回答。学生回答。讨论、汇报。
学生讨论并分类。学生汇报分类结果。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记录。小组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简单的线条将桥梁的形状画在黑板上。学生猜测回答学生回答回报交流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汇报记录表内容 交流回答 学生观察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可能与桥面的长短、桥面的厚度、桥墩的距离、桥面的高度、波浪的宽度、桥梁的宽度等因素有关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形态各异的桥会给孩子很大的视觉冲击,家乡的桥梁又一下子拉近了孩子研究桥梁的亲近感。引出实验:比较不同桥梁的承重能力。板书设计: 建桥梁桥墩 桥面桥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桥墩的距离 桥面的厚度 桥面的高度
建桥梁 篇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自己设计建造几种桥梁,并能发现不同形状桥梁的承重力不同。
学会在研究过程中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能清楚地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能够利用课内所学知识重新审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获得全新认识。
知识与技能:
知道桥梁的作用和结构。
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面的形状等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建桥梁的艰辛和快乐,意识到科学研究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桥梁图片课件。
2、每组准备,二年级试验盒(桥墩)、铅笔(吊桥的支架)4根、A4纸三张、线绳、一角硬币30枚、一次性塑料杯底一个、记录单等。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桥梁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
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桥?
2、大家说了这么多种桥,说明你们平时都很留心观察生活。
3、谁愿意把你们收集到的桥梁资料向大家汇报一下。(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播放桥梁图片的课件)
4、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到22页,看图,这几种桥都有什么共同的结构?有几部分构成?(板书:桥梁结构:桥面桥墩)
5、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桥的桥面,这些桥面有什么不同?
6、点拨:桥面表面是平的,叫做平板桥;表面是弯曲的叫做拱形桥;表面有绳索牵拉的叫做斜拉桥。(板:平板桥拱形桥斜拉桥)
7、预测:这三种形状的桥面承受力相同吗?那种桥的承受力大一些?为什么这样想呢?
8、今天,我们就来仿照这三种形状桥面来建桥梁,研究这三种桥的特点及承受力有什么不同。(板书:3、建桥梁)
二、引领探究,解决问题
1、老师跟大家准备了相同的材料,看看都有什么?
2、用两个实验盒做什么?(桥墩),用A4纸做什么?
3、用这些材料如何来建平板桥和拱形桥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两种桥的建法。
4、思考:要比较这三种形状的桥面谁承受力大?建桥梁时要注意什么?让什么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同:桥面宽度、厚度A4纸对折、桥墩距离15厘米。不同:形状分别搭建平板桥、拱形桥、斜拉桥)
5、怎么比较哪种桥承受力大?(往桥面上放重物)
6、怎么放?(放的重物相同,放的位置相同,放的方法相同。)
7、如果放4枚硬币桥踏了,说明它能承受几枚硬币的重量?(3枚)
8、现在老师演示斜拉桥的建法,请仔细观察。
9、现在请同学们依次建三种桥,分别测它们的承受力,注意合作,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10、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1、汇报:汇报你们的数据,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12、教师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破坏桥梁进行试验,只要桥面稍有变形,就说明到了它承受力的极限。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桥面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同。那么相同形状的桥面承受力大小又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三、拓展与应用
1、以平板桥为例,研究它的承受力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桥面厚度、宽度、材料、桥墩距离……)。请同学们选择桥面厚度和桥墩距离这两个条件,设计实验研究桥梁承受力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
2、学生设计实验并操作实验汇报结果。
3、教师总结:看来影响桥梁结构结实程度的因素还真不少,课后请大家用这种方法继续研究桥梁承受力与与身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
建桥梁
桥梁结构:桥面桥墩
形状:平板桥
拱形桥形状不同,承受力不同。
斜拉桥
建桥梁 篇3
教学目标:
1、能自定标准将桥梁分类。
2、知道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
3、能开展研究不同桥面承受力大小差异的实验。
4、能用西瓜皮建成“瓜皮桥”。
教学重点:
研究三座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
教学准备:课件、瓜皮、紫沙泥、硬纸片、木筷、橡皮泥、纸巾、木块、胶带、粗绳、胶水、小车、砝码。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桥的特点,给桥分类
1、请学生说说都知道哪些桥梁。
2、观看多媒体呈现的各种桥梁图片。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按自定的标准分类。
4、小结
桥分为1。梁桥(平板桥)2。拱桥3。吊桥(斜拉桥)
二、实验探究三种桥梁的承重能力比较:
(1)导入
老师指着分好的三座桥问:同学们,你能不能猜一猜看,哪一种桥最坚固?
让学生自由猜测
师:同学们猜的各不相同,要想知道你猜的对不对就需要做实验来验证一下,想不想?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和欲望。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实验材料,下面我们分小组实验。
(2)注意事项师:在做实验前老师要说几点注意事项。1、做实验要有一个实验记录(师展示记录表),组长负责填写。2、实验要在这张实验纸上做。(师展示实验纸)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时,一人汇报其余三人演示。
(3)实验师指导小组实验。
(4)汇报演示
(5)小结
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斜拉桥比平板桥牢固,平板桥最不牢固,因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
三、搭建“瓜皮桥”
(1)师:你能用提供的瓜皮和桥墩搭建一座“瓜皮桥”吗?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一小组搭建的桥最坚固?
师: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了五小块切好的西瓜皮、两块紫沙泥的桥墩、四小片纸巾。
图片出示这些实验材料和搭成的“瓜皮桥”。
(2)注意事项
把两块西瓜皮拼在一起的时候,要在它们之间放一片纸巾,这样西
瓜皮之间就不滑。
(3)搭建师巡视。
有的小组很快搭起“瓜皮桥”,个别小组没搭成功。
(4)汇报
师:刚才有的小组搭建成功了,有的没有。不过没关系,下面请搭建成功的说经验、不成功的说失败的原因。
生:我们小组搭建成功了,我们先把五块瓜皮依次排好放在桌上,然后就是注意两块瓜皮之间一定要放一张纸巾,这样就不滑了。
生:我们小组没有搭建成功,我们没有配合好。
师:刚才有的小组搭建成功了,有的小组忙活了半天却没有搭成。不过没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桥工人建一座桥梁是不是很辛苦?
生(齐):是。
四、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同学不仅认识了桥梁,还亲手搭建了桥,课后我们同学可以分小组出一份关于桥梁知识的手抄报,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到班级文化长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