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2023-10-31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篇1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标:

  能结合生活体验,对昼夜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

  能对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进行猜想,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并尝试利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质疑。

  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上科学家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史的兴趣。

  一、认识昼夜交替现象

  1.我们知道大自然中有许多自然现象,你知道哪些自然现象?(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

  2.亮和暗的不同现象。是谁在起作用?

  3.大家发现昼夜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引出昼夜交替,板书课题)

  二、对昼夜交替做解释

  1.地球与太阳如何运动才出现交替的现象?

  生:自转、地球绕太阳转(用卡片贴出学生说出的一种解释)

  2.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交替呢?有多少种可能?小组交流一下,把小组的意见都记录下来。

  3.交流小组关于昼夜交替形成的可能性。(继续贴出其他的可能性)

  三、用模拟实验验证我们的解释是否正确

  1.实验器材需要哪些?(手电和地球仪)

  2.实验中怎样才能更准确,要注意些什么?(如果学生顺利答出,则不需讨论,不能答出则讨论一下)(调节手电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直射赤道;讨论实验方法后逐一验证;观察并记录。)

  3.领取材料,发实验报告单,实验验证。(3分钟…)

  四、交流汇报

  1.你们做了哪几种实验现象,能否产生昼夜变化。

  2.解释一: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地球上有昼夜交替,但是太阳要绕地球一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太阳绕地球一圈要花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那这与我们看到的24小时昼夜交替一次的现象相符吗?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解释二:“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要一年的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3.“地球自转,不公转”时,地球自转一周就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如果是这样,地球上某地的昼夜长短、气温变化就天天一样,不会出现差异,也就不会发生四季变化。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4.只有“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才会既有昼夜变化,又有四季变化,才符合真实的情况。

  五、巩固拓展2

  昼夜交替的意义 :

  ① 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也制约着一些生物的生物钟。太阳日被人类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② 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从而保证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篇2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5. 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目标】

  1.了解证明地球自转的事实依据,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2.初步认识“傅科摆”,知道怎样通过“傅科摆”观察地球的自转。

  3.学习不光要大胆假设,更要有重证据、善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能证明地球自转的事实依据。

  2.有关“傅科摆”的图片和资料、长绳子、便于捆绑的重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怎样才能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呢?如果能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就好了。

  二、介绍“傅科摆”

  1.介绍傅科发现“傅科摆”的故事。

  2.展示“傅科摆”的图片和资料。

  3.猜想傅科到底想出了什么。

  ( 1 )分小组讨论。

  ( 2 )向大家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三、试着制作“傅科摆”

  1.你组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请先作个实验设计。

  2.按照各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向大家汇报小组的研究结果。

  四、拓展

  1.你还见过地球上水平运动的其他物体发生偏转的现象吗?

  2.你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呢?你听说过有些卫星是与地球“同步”的吗?“同步”是什么意思呢?

  五、作业:

  晚上观察北斗七星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