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篇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3.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植物分类。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
2.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植物的美,爱护植物。
2.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信息的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层次2: 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但不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层次3: 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能够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层次2: 能够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层次3: 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
教学材料:一株常见的、易找的绿色开花植物﹑植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植物有哪些不同与相同?马上来研究。
探索和调查 1.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描述要陈述事实,可以使用数字,但不要有修饰语。
2.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你看到的吗?”
3.任选两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
4.教师帮助学生归纳。
5.补充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都有哪些,展学生视野。(教科书上的植物分别是:丝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背景图是水稻。)
6.按照自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提醒学生: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 培养观察技能,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器官。
了解植物的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关注。
回顾和解释 1.植物都有哪些相同?
2.植物有哪些不同? 能说出植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篇2
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
(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
(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
(2)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
(3)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
(2)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一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各种盆栽植物、植物挂图或投影或录像资料、植物卡。
[教学重点、难点] 比较植物的不同与相同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
1.出示植物卡(学生常见的植物)。(有条件可以播放常见植物的录像资料或带学生走入校园认识常见的植物)
2.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
3.学生回答。(苹果、小麦、菊花、玉米、西瓜、甘蔗、柳树……) 实物投影 多媒体 知道大自然中植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二、描述植物。
1.谈话:你家养花吗?或种有什么植物吗?
2.谈话:你能用图画或语言来描述你家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吗?
3.学生在小组中讲述。
4.集体交流。 实物投影 能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三、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投影:桃树与向日葵。
2.提问: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吗?
3.小组讨论并记录(写下或者画下)
4.交流: 1) 不同的地方:叶子形状不一样、果实不一样…… 2) 相同的地方: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种在土里、都需要阳光和水……
5.板书学生发言。
6.讲述: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任意选两中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发给学生植物卡)
7.学生分组讨论。
8.小组交流。
9.将交流结果记录在课本75页活动记录中。 实物投影 植物卡 能找出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结构,有共同的需求;感受到植物的美,珍惜植物的生命。
四、布置作业。
任选家中的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与相同,并把结果记录在课本76页的活动记录上。 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