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我像谁教学设计

2019-12-02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课教学设计

《我像谁》
4 我像谁
【教  材】五年制――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取有关遗传和变异的信息资料。
2.引领学生经历调查、比较、分析与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
3.知道生命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案例背景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青少年生长发育主要特点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对生命延续内容的深一步探究活动。学生通过研究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有哪些相似和差异,并对部分动植物进行观察研究,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描述:
一、以小游戏引入主题:
1.找父母。
(出示照片)老师这里有三位同学和他们父母的照片,大家帮着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学生讨论后回答)
2.引导学生找相似特征。
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回答)
【通过这个游戏,能很快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
看来,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知道根据脸上的特征来给他们找父母。是的,咱们都或多或少的像自己的父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我像谁”)
二、人类的遗传现象
1.我与父母。
你有没有被别人说过像你的妈妈或者爸爸?  
(学生自由发言)
2.火眼金睛辨父母。
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现在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家人。
(学生根据刚才的游戏和同学的谈话来辨别并说出理由)
3.学生讨论分析遗传现象。
同学们都能准确的找到要找的父母,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学生。现在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根据这些现象,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或得出什么。
(学生讨论并汇报,可能会发现“模样”像父母)
4.继续讨论
是不是只有“模样”像父母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引导分析:性格、脾气、习惯等等,都会相似。)
三、动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提出新问题
通过刚才几个活动,咱们知道一家人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那动植物间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2.讲解新知识
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板书:遗传)
【通过刚才几个活动的连续出现,加深了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印象,然后教师再及时到给与准确的定义,这样学生就牢固的掌握了这一知识。】
3.我知道
你知道哪些描写遗传现象的谚语么?
(学生讨论并汇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等等。)
4.我会推理
(出示小狗的图片)观察图中小狗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狗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
(学生推测)
【这两个活动的设计利用了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印象与理解,增强了学生对这一现象的探究兴趣。】
四、人类的变异现象
1.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因为有了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都和父母一模一样呢?
(学生来说说自己与父母的差别)
2.讲解新知识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变异。(板书:变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