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梁

2019-08-15

教 学 设 计学校:新桥实验小学班级:   五年级人数:日期:  月  日学科:科学课题:建桥梁教时:第1课时执教:1、  教学目标:1、认识桥的组成,知道桥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2、探究不同形状桥面的承受力不同,知道改变桥面的厚度和桥面的宽度等也可以改变桥的承受力。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培养学生形成证据意识。4、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造出承受力更强的桥。2、  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内容分析:本课是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课旨在通过动手制作和查阅资料,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能自定标准将桥梁进行分类,自主探究不同桥面的承受力差异:通过学生“建”,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进度中的重要作用。

(2)学生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了实验动手的技能,孩子的思维不断拓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以往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材料的了解,分类标准的划分以及比较实验中的“公平原则”的掌握,合作分工能力的培养,都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桥梁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种桥梁最坚固”、“为什么一些桥梁上有桥孔”这些关于桥的问题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设计本课的意图就是通过动手实验和查阅资料,向学生介绍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教   学   过   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认识桥的特点,并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二、设计各种形状桥梁。三、学习桥梁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四、了解同一形状的桥承受力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五、课外延伸、拓展。

1、谈话:同学们,请看一组有关桥的图片,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桥、是什么形状的?

2、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桥?

3、提问:桥梁的结构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4、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5、提问: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桥梁,你们按不同标准给它们分类吗?

1、谈话:今天,我们就用两摞书做桥墩,用一张纸做桥面,你能设计出什么形状的桥梁?当然这张纸你可以折,可以改变它的形状,但是只能用这一张纸。现在就请你们小组讨论,把你们设计出来的桥的模型用简单的图画在记录表中的表格中。

1、谈话:桥建成了要能用啊,所以它还必须有一定的承受力,那么请你预测一下,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的承受力最大?为什么这样认为?说说你的理由。

2、交流:到底谁的承受力大,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得怎么样?(做实验)怎么做实验才能证明哪种形状的桥梁的承受力最大呢?

3、汇报交流,提出注意点:桥墩的距离应该一样;纸的厚度、大小一样;只能用一张纸;折过的纸不能再用,每一种形状用一张纸;重物都用勾码,勾码要放在桥的中央;桥塌了,承重力要减一个才是这座桥的承受力。

4、指导填写实验记录。

5、老师相机将结果记录到"桥梁大比拼"的表格中。

6、小结:桥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板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