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2017-06-16

一、 科学概念: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写作℃,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2.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3. 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4. 拿到一支温度计,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它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
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度?
5.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5℃    读作:5摄氏度      写作:5℃
   0℃    读作:0摄氏度      写作:0℃
   -11℃    读作:零下11摄氏度    写作:-11℃
6.比较温度的高低:(零上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零下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
   23℃ 高于 18℃
   -23℃ 低于 -18℃
7.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8.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9.测量水温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人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0.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差不多,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1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1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3.冰的特点: 有固定形状,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有重量,能占据空间
14.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的温度计,体温计的刻度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为10小格,所以测量温度更加精确。

记住一些温度数值: 水沸腾的温度  100℃     水结冰的温度0℃
                   人体的正常体温 37℃
15.水和冰的比较:
 水 冰
不同点 ①会流动
②无固定形状
③温度高
④重(相同体积的冰和水)
⑤(相同重量的冰和水)水占据的空间小 ①不会流动
②有固定形状
③温度低
④轻(相同体积的冰和水)
⑤(相同重量的冰和水)冰占据的空间大
相同点 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有重量,能占据空间

16.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17.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时的温度以及周围空气的温度,通过观测发现,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18.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19.把冰块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让冰块吸收更多的热量等方法能够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