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看雪教案

2023-12-11

小学看雪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省、店”等10个生字。会写“打 指 接 ”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指、接、打”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中国台湾小朋友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省”揭示课题:

  1、老师范写:省,谁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

  2、我们中国有23个省份,你知道哪些省?

  3、简介中国台湾:在我们中国地图上有一个“台湾省”,它位于我国东南海面,中间隔者中国台湾海峡,与我们大陆隔海相望。中国台湾平均气温22度,中国台湾是没有冬天的。因为没有冬天,所以中国台湾人是看不到雪的。于是,看雪就成了中国台湾小朋友的一种期盼,一种渴望。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课文——看雪。一起去倾听中国台湾小朋友的心里话。

  二、初读课文,认字学词,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⑴圈出本课的生字,注上拼音,读准字音,并划出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⑵划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检查交流 :

  第一组(生字带拼音):台湾省 商店 橱窗指了指 接着 讲起

  打雪仗 银装 铺着 雪毯

  第二组:省 橱 指 仗

  店 毯 银

  省 讲 仗

  堆 雪人

  第三组

  打 雪仗

  看 雪景

  读着这些词语,你感觉如何?请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些词语。

  第四组:飘着雪花 披着银装 铺着雪毯

  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请带着你刚才的想象读读这些词语。

  3、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精读课文,体悟情感

  过渡:每年的冬天,我们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景,都可以在雪地里尽情地玩赏,而中国台湾地小朋友却只能——(出示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

  每当这个时候,他们会想起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请大家带者这个问题再读课文。

  3、交流、读描写中国台湾小朋友的句子。

  ①读好“问句”

  ②了解中国台湾小朋友渴望看雪的心情

  4、指导朗读,引导感悟(1——7自然段)

  现在,你们就是一群从未看见过雪的中国台湾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师。谁先来问问我?

  a、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读出了问的语气)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①当老师微笑着点头的时候,你心里事怎么想的?

  ②请带着这些疑问,接着问第二个问题(听出来了,你感到很奇怪)

  ③句子里有一个词语写出了我们内心的奇怪——惊奇

  ④让我们一起惊奇地问一问。

  c、结合地图:理解“不太远”

  d、师生对话: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对话吧

  5、指导朗读,引导感悟(8——10自然段)

  a、小朋友们,愿意听老师讲讲老师小时候玩雪的事吗?那好,请闭上眼睛:我们北京的冬天,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树上披着银装,地上铺着雪毯,到处一片洁白。小朋友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有趣极了。

小学看雪教案 篇2

  学目标:

  1、认识“省、店”等10 个生字,会写“讲、打”等8个字。

  2、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强烈盼望祖国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中国台湾岛图片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融情入境

  1、出谜面让学生猜谜底。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干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雪)

  2、学生猜出谜底后,让他们谈雪,老师提问

  ①你见过雪吧?在哪里看到的?

  ②你玩过雪吗?怎样玩?好玩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要求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课件出示生字,看谁认得快,读的准。

  三、再读课文,感悟文意

  1、共同读课文,注意读通顺,读连贯。

  2、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去读,看讲了什么。

  3、课件出示行政图,找出中国台湾和北京的位置。

  4、课件出示描写雪景的句子:冬天,天上飘着雪花------

  5、自读上面的句子,说感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组内练读。

  2、小组代表读,同学评议。

  同学们,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

  2、谁能把看雪这篇课文的内容说一说。同学评议。

  二、复习生字,趣味记忆

  1、猜字谜,趣味记忆

  说谜语:一堆毛,两把火,谁在上面很暖和。

  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演、议结合,感悟真情

  (二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思维形象直观。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中国台湾学生,进行师生对话,再讨论,利于学生理解中国台湾小学生渴望到北京看雪的迫切心情和海峡两岸小朋友希望同欢乐的思想感情。)

  1、从哪些句子中看出中国台湾小朋友想到北京去看雪?用——划出读一读。

  2、教师示范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当读到“很难”、“惊奇”、“深情”等词语时,语气、表情、动作要协调配合,让学生从老师的范读中感悟词意。学生模仿老师朗读。

  3、重点读。指导朗读四个问句:您看见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北京离这儿远吗?您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看看真的雪呢?

  4、大家议一议:“从他们的问句中,你知道了什么?”(通过议论,让学生明白:表达了中国台湾小学生渴望到北京看雪的迫切心情。)

  5、学生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扮演老师,一人扮演中国台湾小学生,练习文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尽量让更多的.小组有机会上台表演。

  6、教师当“导游”,学生当“游客”。师生一同站起,“游客”一边观看录像画面,一边听“导游”解说:“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北京来看雪。每年春节前后,北京常常下大雪,满天雪花飞舞,把整个北京城妆点得更加美丽。你看,地面上已铺了厚厚的雪,踩上去软绵绵的,大家说像什么?树上披上了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朋友们,尽情地玩雪吧!”(此时,录像中正播放孩子们尽情玩雪的情景。)

  7、当孩子们仍沉浸在美妙雪景之中时,教师趁机说:“遗憾的是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们没能来看雪,此时此刻,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可让学生写下来)

  三、巩固生字

  1、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2、完成课后我会写。展示写的好的同学。

  四、课外实践活动

  课文搜集写期盼中国台湾回归的诗歌读一读。

小学看雪教案 篇3

  活动主题的由来:

  语文第三册《看雪》一文,写的是中国台湾小朋友从来没有看到雪,他们只是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用棉花做的雪景,他们的老师给中国台湾小学生讲述儿时在家乡北京玩雪的情景,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到北京看雪欲望的故事,这个故事暗示了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两岸同胞渴望同欢乐,寓意深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这种理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引进了一溪活水,让语文勃发了生命的活力。基于“语文生活化”带给我们一些新的理念和冲击,结合威海美丽的风光以及雪景地理优势,特做本次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教育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通过小组的调查探究活动,对自己的调查探究的成果有喜悦感和成就感,在活动感受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3、使学生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的领土,是我们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

  发展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家乡的美丽风光以及风土人情,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综合运用美术、语文等学科知识,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其他学科、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通过实地观察、采访、查书和上网等手段搜集有关的信息。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4、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活动计划:

  1、使学生明确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提出本次活动要求。

  2、在自己生活环境里进行实地观察,搜集威海的'有关资料的方法。

  3、在搜集威海图片资料的同时,也搜集自己在生活中的照片等。

  活动设想:

  本次活动分三个方面:

  1、首先指导学生给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邀请信,向中国台湾小朋友介绍威海的美丽风光,(重点介绍的威海下雪的情景)以及风土人情,在活动中既培养了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2、搜集威海的图片以及同学们在生活中的照片,并要做资料介绍,在班级进行交流,并模拟向中国台湾小朋友做介绍,创设生活情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把眼中的威海用画笔画下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也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

  活动反思: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本次活动就是遵循这一理念,通过小组的调查探究活动,对自己的调查探究的成果有喜悦感和成就感,在活动感受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

  [学校评语]

  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能结合课本自发地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开展了一个如此有意义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为总龙头,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表达、想象、创造、观察、交际、审美等。

  提点建设性意见,写反思时,如果能搜集学生的资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谈,是不是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