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摆放感知物体的远近关系,并能尝试用水粉表示阳光下的树林。
2、初步积累写生经验。
活动重点:
表示阳光下的树林。
活动难点:
理解近的'物体清晰,远的物体模糊,能初步表示。
活动准备:
1、各种树模板(清晰和模糊两种)
2、深绿、浅绿、黄色、橘黄、咖啡、黑色皱纸碎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知各种树,初步感知物体远近关系。
师:你们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二、摆放:理解远近关系。
1、实物摆放。
(1)师:”这里有许多树,请你们来摆摆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为什么?”
(2)幼儿分组摆放。
(3)师总结:“近的树叶子清晰放在前面,远的树模糊放在后面。”
2、皱纸表示树。
(1)师:“树有哪些颜色?(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皱纸。)这么多颜色呀,那么我们先用皱纸来试试看,做一幅阳光下的树林。”
(2)师生一起撒皱纸
边撒边小结:“近的树颜色对比强烈、笔触小,远的树颜色相近、笔触大。”
三、自由创作。
师:“你想画哪些树?哪些在前,哪些在后?还有些什么?这些树可以用什么笔触来画?”
四、欣赏交流。
师:“谁的树林最美?”
小学生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幼儿学习看队形图站出不同的队形。
3、乐于参加音乐韵律活动。
活动准备:
队形图谱四张、音乐CD(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题:小朋友都喜欢什么动物?
二、初次听音乐,感受音乐节奏。
1、森林里有许多动物们在开音乐会,可热闹了,让我们也来听一听好吗?
2、引导孩子用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如:拍手、拍腿、点头、跺脚等)。
3、让我们一起猜一猜:森林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在开会?
你能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吗?
三、幼儿分组创编动作。
1、将幼儿分成六人一组,每组选一名幼儿当组长,每一组孩子可以扮演一种动物,听音乐创编动作。(要求动作合拍,好看)。
2、每组的幼儿在组长的带领下将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整理和编排,教师提醒在音乐舒缓的时候可以做变队形的动作(自由讨论,声音不能太,不影响其他组的小朋友)。
3、听音乐每组将自己的动作完整的做一遍。
四、根据队形图变化队形。
1、每组幼儿可以根据队形图向家展示一种队形作为示范。
2、幼儿集体练习变换四种不同的队形。
五、幼儿集体表现森林音乐会的快乐情景。
跟随音乐一同将创编的动作完整的.进行表演,教师可以规定在第几段的时候做哪种动物的动作,音乐舒缓的时候,教师用队形图提醒幼儿变队形(可以统一用鸟飞的动作变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