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2023-09-02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1

  一、根据课文组词

  份(      )    粉(      )    昨(      )    晴(      )

  姑(      )    娘(      )    妹(      )    读(      )

  二、填填记记

  1、______的眼光   ____________地打开   (羡慕 迫不及待)

  2、妈妈给阿英妹妹买了一条粉红色的__________,一个_______,一套《__________》。

  3、阿英是个______小姑娘,家住贵州山区。妈妈______寄钱帮助她读书,要不,她早就______了。她穿的______和来我家的______,也是妈妈寄去的。

  4、阿英很______,总是帮妈妈______,她很好学,不是______就是________。

  5、“我”也梦见自己买好多____送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____________。

  三、品味探究

  1、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难过。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学会了多想想别人,少想点儿自己了。)

  四、实践活动

  1、给外地来打工的同学送一份礼物。

  五、习作借鉴

  1、借鉴第二则课文的写作思路(一谁来到我校读书、二他是个……家住……他怎样的、三我梦见我帮助他什么)。

  2、写写日记的格式。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星期______      天气______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2

  一、教材分析

  《日记两则》是一篇日记指导例文,课文主要写了“我”做了两个梦,两个梦是有联系的,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刻画了助人为乐的妈妈,和学着妈妈,也做个助人为乐的hoarse孩子的我。要求通过学习课文,指导二年级学生认识日记的格式,知道日记应该选择哪些事来写,学着写日记的。

  本课课时的划分为2课时。两课时分别学习两则日记,在第二课时安排了日记的学写。

  二、设计意图: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方法。指导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最基本的方法应该是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段进行理解感悟。教学中,第二则日记,二三两段教学,我都抓住了一个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第二段,我抓住了“我家来的远方客人阿英,你对她有什么了解?”,指导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理解,说到贵州山区,我结合班级来自贵州山区的孩子田画,请她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并出示相应贵州山区的学校,理解“失学”的意思,让学生从听到看,再读文理解,能更深地激起学生的同情和关爱之心。阿英的好学和勤快,通过学生回答后,找到相应的语句朗读,我又随机结合指导学生运用词语:总是;不是…就是……说话的练习。这样由学文到运用,真正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2.重视课堂作业的指导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人说,贯彻新课程标准,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课堂作业的当堂完成与反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而本课的作业重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学写日记。教学中,我刚进入课文学习,就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两则日记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两个梦。学完看完后,再次指导读课文发现课文中日记的格式,并马上引导说说如果要写今天的话,我们开头第一行要写什么?指名说一说,并板书,在说话中学会日记的格式。接着指导日记内容的选择。我则是以孩子们一起去游南北湖为例,选择了陆老师背同学的事情,让学生读一读,体会虽然一天做了很多事,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最有意思的事情来写。最好让学生说一说,从昨天晚上到刚才上课,你打算选哪件事来写,一起来听一听,评一评,在一起写日记。等学生写了一部分后,选取学生的习作进行评议。主要是从日记的格式入手,指导学生在评价中巩固日记的格式。整个日记的指导,从例文到教师范文,再到学生说日记,最后的学写和评价,因为时间比较充分,所以学生学得也比较扎实。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日记吗?(请知道的小朋友说一说,老师相机点拨,特别讲日记的格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两遍,用“□”标出课文中的生字。

  2、认记生字:

  ⑴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⑵ 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如:昨:“作业”的“作”去掉单人立,加上日字旁,就是“昨天”的“昨”。

  纱:“沙子”的“沙”去掉三点水,加上绞丝旁,就是“纱巾”的“纱”。

  粉:与“份”比较记忆。左边相同,右边不一样。粉:粉红。

  份:几份。

  妹:想一想,女字旁的字还有哪些?归类记忆。

  3、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抽生读课文。

  3、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课文。

  3 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则: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

  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老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学生仔细听,看看包里有些什么)(抽生说说)

  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

  6、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

  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

  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阿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3、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

  4、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5、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可是她没有买,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

  6、如果你是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请生说说)

  7、齐读第二则日记。

  三、学习写字

  1、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

  3、学生观察生字,说说观察的是哪个字,你想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注意些什么?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份”和“粉”:左边不同,右边一样。

  “昨”和“晴”:部首相同。

  “昨”与“作”比较:昨:昨天 作:作业。

  “晴”与“清”比较:晴:晴天 清:清水。

  “姑”、“娘”、“妹”三个字部首相同。

  “姑”与“故”比较:姑:姑娘 故:故乡。

  “娘”与“食”比较:娘:姑娘 食:粮食。

  强调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练习“看看写写”。

  2、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做,其余在书上做。

  3、集体订正。

  4、齐读。

  五、 拓展训练

  1、课文里树叶、苹果、桃子里的生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2、展示小朋友写的日记。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日记的格式,并学会自己写日记。

  4、 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写日记的兴趣,能按格式写日记。

  教学难点: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女孩的日记,请同学们跟老师一块儿认真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师解题:"则"就是"篇"的意思,"日记两则"也就是"日记两篇"。

  二、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划出来。

  1. 联系课文理解不认识的字词,然后同桌交流。

  2. 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读,并纠正错误的地方。

  3. 认完后小组内多读几遍。

  4. 读完后学生随教师练习笔画顺序。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然后思考。

  2、这两则日记,小作者分别是什么时候写的?、

  3、课文的“我”在六一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4、板书梦裙子 高兴 失裙子 失望

  5、小女孩失望了,心中还有太多太多的疑问,谁来帮帮她?板书 见阿英 理解

  6、7月22日“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什么了?板书 梦送书 希望

  7、学到这里,你喜欢日记中的谁?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两篇日记,你们找下日记格式和平常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 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将今天所学的生字多读几遍,多写几遍,做到会读会写。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5

  【设计意图】

  教案设计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读的训练和指导,作文教学中,我的第一感受是要想办法使他们有内容可写,我觉得写日记也一样,只要有了内容,剩下的就好办多了,怎么样让孩子写日记有内容呢?我就想到了把平常看到的东西拿到课堂中来,作为具体的教学材料。

  【学习目标】

  1、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人为乐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写日记。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读通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2、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了解日记是怎么回事。

  3、日记格式图。

  4、准备日记本。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写两个字,你了解它吗?(师板书:日记)

  生1:日记。

  生2:把做过的事情记下来。

  生3:把一些好事写下来。

  生4:把我们出去游玩过的地方写在本子上。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揭题:24 日记两则,并板书)

  二、读书──说话

  师:现在我们读课文,老师对小朋友读书没有很多要求,我也不问你问题,什么问题也也不问。只有一个要求:读完了,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吗?说什么呢?说你的感想,说你的理解,也可以说你的疑问。行不行?

  生:行。

  师:咱们试一试,以后养成一个习惯,读完了就应该有话要说。好不好?那接下来我们一边读一边想:我要说什么呢?还有一个情况,老师认为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一读书就要拿起笔来。现在开始读,怎么读都行,默读可以,朗读可以,两个人一起读也行,小组一起读也行。

  (生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还想读吗?真好,好孩子就喜欢读书。那么谁想起来大声读?现在请举手的同学站起来读,读完了你们就坐下,想读下面的同学就赶紧站起来,争取机会哟,读书的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第一段开始读,

  (举手的同学读第一、二段)

  师:好,想读的站起来,你们接着读第三、四段。

  (生读这两段)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动作慢了点,刚才没有争取到机会,现在请没有读过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把机会让给你们,你们要不要大家帮忙啊?

  生:不用。

  师:好,刚才读的同学都坐下,你们几位读第二则日记开始!

  (生读第二则日记的第一段)

  师:现在全部都读过了,我就想问一下,有谁敢举手,说我是全班读得最好的?

  生:我是全班读的最好的!

  师:她这么说是骄傲吗?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胆量的孩子!我们请她读最后一段。

  (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读得真不错,好,现在谁想说话呢?想说就举手。

  生1:第一段有一个字不认识。

  师:这个不认识的字你作上记号了吗?

  生1:我圈出了。

  师:非常好,把难读的字圈出是个好习惯。同桌愿意帮他吗?

  生2:我愿意。那是个“投”字,“tóu”。

  生3:课文中说,今天是我的节日,我想问是什么节日?

  师:哦,这个同学提了个问题,我想,这问题暂时先记下,等会你就明白了,行吗?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生4:在第一则日记中,我做的梦是梦见自己穿上了摆在商店里的那条白纱裙,很漂亮的。

  师:那么,课文中的我梦想成真了吗?结果妈妈送我什么礼物呢?请同学拿起笔画出妈妈给我的礼物。(师板书:穿上白纱裙)

  (学生边读边画)

  生:我的梦想没有成真,因为妈妈的礼物是一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一个红书包,还有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

  师:应该说是“她”,而不是“我”。谁能正确的说呢?

  (指名同学继续讲)

  师:她的梦想没成真,结果心里真不是滋味,哪里能看出来?谁能读出感情?

  (生读最后一段,师板书:不高兴)

  三、指导写字

  师:同桌互读要求写的8个字,并说说可以组成什么词?

  (同桌互相检查)

  师:有困难吗?

  生:没有。

  师:考考同学,这8个字可分成几类?为什么这么分?

  生:按偏旁可分为4类:女字旁为一类,日字旁为一类,有“分”字的“份、粉”为一类,“读”字为一类。

  师:非常好。老师先范写“姑、娘、妹”。

  (师范写,提醒学生女字旁的横变成提,生先书空,再在书上描红。)

  (同样方法指导书写“昨、晴、份、粉、读”。)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上节课我们是读书──说话,这节课我们是读书──提问,来个问答大挑战,行吗?

  二、读书──问答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则日记,读完后,请围绕课文内容,你能对其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一个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哪个同学来提问?

  生1:阿英妹妹是个怎么样的人?

  其他组回答: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家住贵州山区。

  补充:她很勤快,帮妈妈干活,也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

  生2问:你认为妈妈小气吗?

  其他组回答:妈妈不小气。她一直寄钱帮助阿英读书,穿的衣服和路费也是妈妈寄去的。

  补充:六一节那天,妈妈也买了连衣裙,一个红书包,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也送给阿英的,所以妈妈不小气。

  生3问:第二则日记中的我做了一个什么梦?

  其他组回答:我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我把钱省下来买书送给苗家小姑娘。

  三、学习日记格式

  师: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1;第一则日记开头写了6月1日,星期五,阴。

  生2:第二则也写了这些。

  生3:我认为写日记要写名、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行,是的,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四、练习写日记

  师:你觉得我们班的谁最聪明?

  生1:蒋科沅,因为他上课爱动脑,常常举手。

  生2:可他有一点不好,有时要欺负我们。

  生3:他作业不按时完成,字写得很潦草。老师也常批评他。

  生4:他很大方的,彩色笔、铅笔常借给我的。

  生5:他笑起来眼睛很好看,象一条缝。

  生6:他的眼睛笑起来象二个弯月亮。

  生7:他还有一点不好,东西不整理的,常常是周颖帮他整理的。

  师:你自己说,同学们说的对吗?坏习惯要改正哟!接下来把刚才同学们讲的话用日记的格式记下来,就成了日记。试一试,写一写,行吗?先写他的外貌,接着写他的聪明,最后写他的不好的地方,按这样的顺序,开始。

  (生写日记)

  五、展示日记

  【板书】

  日记 梦想 心情

  第一则 穿上白纱裙 不高兴

  第二则 不买白纱裙

  省钱买书 高兴

  送给苗家小姑娘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6

  教材简析

  小学生在读了一些文章,认识了一些字之后,他们便更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们产生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冲动。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同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差别。

  设计理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反复朗读体会,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目标

  一、认读本课“羡慕”等13个生字,利用自主识字的方法,识记“粉”“昨”等8个生字。

  2、掌握“日记”这种文体的 格式,并培养学生写日记的生活习惯。借助生字注音熟读课文,并通过内容的理解,能进入情境地朗读课文。

  3、通过文本多学习,使学生拥有一份舍弃个人利益帮助他人的心灵体验。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心里话”“悄悄话吗?有这些悄悄不想对别人说,只想写下来,这就是”日记’。出示课题:《日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能借助字音,读通顺。

  2、检查学生认读情况:教师出示“则”“昨”等生字卡片,让学生拼读,师生共同指导读音的正误。

  3、师生合作,找出识记方法;

  换偏旁:作——昨    沙——纱 份——粉 科——料

  家偏旁:奇——寄    未——妹  次——羡

  三、借助经验,识记生字

  1、学生之间双向合作,拼读字音,找出分析字形的方法。

  2、回报交流,教师总结。

  3、“音、字、词”开火车读。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写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5、教师巡视,及时表扬与纠正。

  三、复习巩固

  1、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做课后“看看谢写写”,注意不写错别字。

  设计意图

  1、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有不少形近字,教师应抓铸字形上的联系,引导学生识记和练习书写。

  2、对课文的朗读与对课文言语的感受、理解不应割裂开来,而应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理解感受课文中人物内心世界基础上,练习把自己的理解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去把握课文言语的丰富内涵。口语交际的拓展练习能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把学习中的感受自由地表达出来。

  3、指导学生写日记的重点是指导日记内容,要让学生知道日记写什么,还要举一些例子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去思考。防止学生初歇日记时无从下手,不知记些什么。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7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学习默读。

  3.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能阅读浅近的童书,向往美好的情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有学写日记的兴趣,有表达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在听中投入阅读思考:

  听老师读第一篇日记,想想说说: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妈妈会做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学习根据词句和图画从已知猜测将会发生的事。预测没有对错,而是有意识的阅读,让自己跟文本很快建立关系。预测文本的发展能帮助学生投入阅读。)

  二、在读中初步感知课文:

  读课文,提要求:

  1.读准字音,读正确;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完成字词检查,初步感知文体特点)。

  三、在讨论中把握课文的特点: 回忆上节课学的日记的特点,讨论这两篇日记的特点。

  (可提出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这两边日记都写了“我”的梦,而两个梦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两幅插图也表现出“我”的不同的心情)

  四、学习在默读中思考:

  1.默读课文后说说:妈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2.“我”对妈妈的看法变了,心情也变了,“我”想做什么?重点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3.我们可以用哪些具体行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五、在扩展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一起读绘本《凯琪的包裹》。

  在环衬中发现“一九四五年五月的美国印地安纳州曼菲尔市”和“一九四七年五月的美国印地安纳州曼菲尔市”的不同。体会“你们的友谊不但填饱我们的肚子,也振作我们的精神。”

  2.说说课文中的阿英面对帮助是如何做的,《凯琪的包裹》中凯琪面对帮助是如何做的?

  3.游戏:促膝谈心:面对帮助你的人你会怎么做?

  (学习文本与文本连接,文本与生活连接)

  六、按照日记的格式试着写一篇日记:

  1.说说日记的格式。

  2.如果写一篇昨天的日记,说说你怎么写?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则日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2.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一则日记,知道我在六一节前夕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可是妈妈只是买了一包东西,分成两份,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我觉得妈妈很小气。

  二、感悟学习第二则日记

  1.指名读第二则日记,同学们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

  交流:注意一个多音字:好:读好时表示非常喜欢、爱好的意思

  1)什么时候写的?(7月22日),那时候是什么时候啊?(暑假)这件事发生在暑假里。

  2)那天发生了什么事?(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 远方的客人阿英妹妹来到了我家,我们来认识一下阿英,请你读一读课文第1、2段。

  交流你对阿英有了什么了解?

  (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随机交流:

  1)家境贫穷:从哪几句话知道的,读一读第二段1、2、3句话

  贵州山区,你有什么了解?(教师补充:那里有很多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学,他们吃饭没菜没油,上学没书没笔,生活非常贫困)看课件

  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理解“失学”

  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连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2)很勤快也很好学:从哪里知道?读一读这句话

  3.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

  1)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

  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苗家小姑娘们那么快乐,是因为……;我那么高兴,又是因为……我们56个民族可是一家人哦,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你帮助我,我帮助你,让大家都快乐起来,是我们应该做的。所以这个梦啊,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2)猜猜我的梦想会成真吗?(提示:以后她会怎么做)你愿意帮助我实现梦想吗?你想怎么做?

  小结: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能像我们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现在有很多援助机构,发起了很多爱心助学活动,在许多人都帮助下,在那些地方建起了很多希望小学,还有很多志愿者去那里当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家的帮助下,山区的每一个孩子也会和我们一样上学、读书、考大学。所以,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4.齐读第二则日记。

  三、指导写日记:

  1.指导写日记:

  1)小朋友,这篇课文是两篇日记,学了课文,我们平时也可以写写日记,不过,写日记跟平常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说说日记的格式

  小结: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2)指导日记的内容:

  课文中的小作者,她写的是两个梦,她觉得这两个梦更有意思

  是呀,平时我们每天都会经历一些事,做过的一件事,听到别人说过的一句话,甚至是自己做过的一个梦,只要你觉得很有意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可以写成日记。

  2.写一则日记:

  1)上个星期六我们一起去了南北湖,那天我们爬山、摘桔子,做了很多事,你想不想指导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吗?

  2)先来看看老师写的日记。出示,读一读,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很有意思?

  3)想一想,今天你早上在家或来到学校后有什么有意思的事,也可以写写你帮助过谁或你得到过谁的帮助得事。

  3.请你把这件事写下来,注意日记的格式。

  4.交流:格式;内容是否有意义;语句是否通顺;最喜欢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板书         24 日记两则

  几月几日  星期几  天气(阴晴雨……)

  梦想        心情

  穿上白纱裙     不高兴

  不买白纱裙省钱买书 高兴

  爱心

  范文:

  11月8日  星期一  多云

  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上一篇新的课文《日记两则》,看到课文中的我和妈妈都那么乐于助人,让我想起了上个星期六带小朋友游南北湖的事了。

  那天,我们又是爬山又是下山摘桔子,真是累极了。在回来的路上,小李旭肚子疼得皱起眉头,蹲在了地上,脸也白了。我看到陆老师走过去,蹲下身子,说: “快点,陆老师背你!抱着老师的脖子!”等小李旭趴到她的背上,她站起身,就大步走了起来。我看到她的脸涨得红红的,不时有汗水在“滴答滴答”流下来。哦,原来爱心就在我们身边!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9

  生字学习,我最棒!

  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自己一定能读好!

  生字中会认的字:                                       

  经过努力认识的字:                                     

  2.“我会写”的字中容易记住的字:                        

  组词方面有困难的字:                                   

  书写方面有困难的字:                                   

  3.从课文中我又认识了几个新词语:                         ,我还能说几句话呢:                                       。

  朗读课文,收获大!

  1.读了课文,我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写日记还要注意格式呢!日记格式包括三部分内容:(1)        

  (2)                 (3)                 

  边读边想,我能行!

  1.妈妈为什么没有给“我”买那条白纱裙?                      

  妈妈真得很“小气”吗?为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2.两则日记中的“我”有变化吗?表现在哪儿?                

  3.读完课文,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呢!想和老师、同学一块交流。  

  生活探秘,我在行!

  在生活中,我也有关爱他人的事例,和大家说说吧!             

  今后我会做更多的事,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因为“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10

  第一课时

  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生读课文第二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知道妈妈买了哪些节日礼物?

  生:妈妈给我买了两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两个红书包,两套心爱的裙子。

  师:妈妈买了那么多的礼物,图上的小朋友却怎样?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小朋友的表情吗?

  生:图上的小朋友一点也不高兴,她很失望。

  师:板书“失望”

  生:她愁眉苦脸的。

  师:说的真好,我们把这个词语积累下来好吗?能给它找个反义词吗?板书:愁眉苦脸

  生:扬眉吐气

  师:对。在课文的第二段还可以看出“我”很失望,是哪里?

  生: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

  师:为什么说是“心爱的裙子”

  生:说明我非常喜欢这条裙子

  师:还从哪个词语看出非常喜欢这条裙子?

  生:迫不及待

  师:你能用迫不及待说说话吗?

  生:爷爷从地里摘来大西瓜,我迫不及待地切开,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师:真是个小馋猫

  生:我考试得了一百分,放学了我跑回家,迫不及待地把分数告诉妈妈。

  师:这种急切的心情老师非常理解,想给妈妈一个惊喜。

  师:我心爱的、非常喜欢的这条裙子到底是怎样的一条裙子呢?

  生:那是一条镶着花边的白纱裙。

  师:是吗?镶着花边的、白色的、纱料做的裙子,假如我穿上它会怎样呢?

  生:像个新娘子。

  生:会像美丽的天使。

  生:穿上它就像白雪公主。

  生:像天仙女。

  生:像月宫里的嫦娥。

  师:哦,天哪,简直太美了!我穿着它走进学校,同学们——

  生: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师:他们都会说些什么呢?

  生:哇,你的裙子好漂亮啊,是哪里买来的呀?

  生:哇,你今天真是太漂亮了,我要是有一条这样的裙子那该多好啊!

  生:这条裙子太美丽了,你好像公主一样漂亮!

  师:看着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听着同学们的赞美声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啦!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生:这只是个梦。课文写着“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穿上了摆在商店橱窗里的那条裙子。”

  师:哦,原来只是个梦,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

  生:因为我非常喜欢这条裙子,我白天一直在想着它,所以晚上做梦了。

  师:是啊,有句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因为喜欢所以都梦到它了,不仅喜欢,还非常想——

  生:得到它。

  师:非常渴望得到它。板书:渴望。我原以为今天是我的节日——

  生:妈妈一定会给我买那条裙子。

  师:我的美梦成真了吗?

  生:没有

  师:美梦破碎。当我看到妈妈买回来的两份礼物会怎样想呢?

  生:妈妈怎么会买两份礼物,难道外面还有一个女儿?

  生:妈妈为什么要买两份呢?

  师:课文里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读——出示第三自然段

  生:读到这里又有什么问题?

  生:英子是谁?

  生:她在哪里?

  生:果然让我猜对了,妈妈果然还有个女儿。

  师:课文里的我也是这样

  想的,读——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读。

  师:英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妈妈明明知道我喜欢那条裙子却不给我买,妈妈是不是很小气?且听下回分解,下课。

  第二课时

  师:阿英妹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请读读日记第二则,来介绍一下阿英。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阿英住在贵州山区。

  生:阿英是个苗家小姑娘。

  生:阿英很会唱歌跳舞。

  生:阿英很勤快,总是帮妈妈干活,她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生:妈妈一直寄钱帮助阿英,要不她早就失学了,阿英穿的衣服和来我家的路费也是妈妈寄去的。

  (反思:学生通过读课文对阿英有了感性的认识,这里可以找一些有关苗族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对苗族有更深入具体的了解。)

  师:阿英妹妹和我们家是什么关系呢?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帮助她呢?

  生:阿英是妈妈的女儿。

  师:是吗?同意阿英是妈妈的女儿也就是我的亲妹妹的小朋友举手。

  (三个孩子没有举手,其他的学生竟然刷刷地都举起了小手。可能在他们的印象中,也只有妈妈才会对女儿这么好,会送那么多的东西。)

  师:你为什么认为阿英不是妈妈的亲女儿?(问没有举手的小朋友)

  生:可能是阿英的妈妈跟我的妈妈是朋友吧。

  师:哦,也就是她们之间不是虽然不是母女关系也是亲戚关系?

  生:是的。(异口同声)

  师:可是,老师告诉你们真实情况,妈妈和阿英妹妹是毫不相识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板书:毫无关系 陌生人)

  生:啊(都作惊讶状)

  (学到这里我有些黔驴技穷的感觉,我只能用苍白的语言诉说贵州山区如何贫穷,孩子们如何上不起学,而却又很多像妈妈一样的有爱心的人无偿地资助山区的孩子读书。在这里如果能找一些这方面的真实的资料,对孩子就更会有说服力。因为我听到有个孩子在轻声说:如果是我我才不做这种事情呢?还有一个孩子问我,老师你资助过别人吗?我只好老师地回答没有。所以有时候嘴巴说的再好听还不如看实际行动。)

  师:你觉得妈妈对小女孩的爱是怎样的一种爱?

  生:是无私的爱

  生:伟大的爱

  师:对,是博爱!板书。

  师:晚上我又做了个梦,为什么这回妈妈带我去买那条我日思夜想的白纱裙,我却不想要了。

  生:我要把钱省下来,买更多的书给苗家的孩子。

  生:我喜欢像阿英这样的苗家小姑娘,他们收到了书会很高兴。

  师:一起兴高采烈地读这一段。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4、让每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习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日记能记录心情,日记能记录梦想,你想写日记吗?今天我们走进一位小朋友的日记,走入她的梦中吧!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由读全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难懂的字词和成语多读几遍。

  (2)识字时可以尝试多种方法。

  (3)读读课文,了解日记写了哪些事。(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4)能结合对课文的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生字新词,我学会了则、昨、料、费、等词语,明白了橱窗寄钱苗族高兴路费    裙子  山寨  失望 羡慕

  2、我会用高兴、失望、迫不及待等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读课文。

  4、我会写。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识字。

  生1:我学会了一种新方法——加一加,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我要用它来学习生字。

  生2:我知道“镶着”是指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羡慕”是说看见别人有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迫不及待”是说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的意思。

  ……

  (三)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谈感受。

  2、展示创造性朗读。

  3、展示自创性诗歌。

  三、激发知识冲突(5分钟)

  写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呢?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1、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2、日记记录着一个人的心情,记录着每个人的喜怒哀乐,记录着我们走过的点点滴滴,孩子们,把我们平时做过的好事,写到日记中去,让同学、老师、妈妈……和你一起分享分享吧!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

  喜怒哀乐是人心情的写照。现在的你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还是让我们快乐写日记,保持快乐好心情吧!今天继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2、提出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多读几遍。

  (2)“我”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3)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4)能结合对课文的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认真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还知道这是一篇日记,也知道了日记的格式。

  2、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设计意图: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差异,补缺补漏,扎实基础知识。展示顺序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生1:阿英妹妹是谁?她在哪里?妈妈明明知道我喜欢那条裙子,却不给我买,妈妈真小气!要读出生气、失望的语气。

  生2:我说把钱省下来,可以买好多书。在梦里我和阿英一起去了苗家山寨,看到了许多苗家小姑娘。我从书包里拿出书送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生3:她告诉我,是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读书,要不,她早就失学了。她还说,她穿的衣服和来我家的路费,也是我妈妈寄去的。要读出关心的语气。

  ……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本的感悟,展示对语言的个性理解,然后通过自己不同形式的表达,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力求每个学生善倾听,能质疑;能展示,善解疑。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则日记。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所有的学习目的,就是运用和再创造,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舞台,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1、比较一下两则日记内容上和情感态度上的不同。

  2、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设计意图:没有矛盾就没有创新,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知识冲突中才能促进对文本知识和自己内在知识的冲击,才能将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才能激发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四、延伸拓展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学会了写日记,现在,就把我们今天的学习感受写到我的日记里进行展示。

  2、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记录生活,你的日记就会更精彩。

  五、板书设计

  24 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   (生气)  (高兴)

  附作业设计:

  一、 认字乐一乐。

  则    费   羡   慕   寄   纱   料

  二、     词语对对碰。

  粉(    )读(     )助(     )昨(    )份(   )学(   )

  三、标点小天地。

  1、阿英妹妹是谁( )她在哪里妈妈明明知道我喜欢那条裙子( )却不给我买妈妈真小气

  2、书包里有一本书书名是( )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四、 小小创作家。

  我想从今天开始写日记,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  本课教学需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 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上节课我们是读书──说话,这节课我们是读书──提问,来个问答大挑战,行吗?

  二、读书──问答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则日记,读完后,请围绕课文内容,你能对其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一个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哪个同学来提问?

  生1:阿英妹妹是个怎么样的人?

  其他组回答: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家住贵州山区。

  补充:她很勤快,帮妈妈干活,也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

  生2问:你认为妈妈小气吗?

  其他组回答:妈妈不小气。她一直寄钱帮助阿英读书,穿的衣服和路费也是妈妈寄去的。

  补充:六一节那天,妈妈也买了连衣裙,一个红书包,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也送给阿英的,所以妈妈不小气。

  生3问:第二则日记中的我做了一个什么梦?

  其他组回答:我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我把钱省下来买书送给苗家小姑娘。

  三、学习日记格式

  师: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1;第一则日记开头写了6月1日,星期五,阴。

  生2:第二则也写了这些。

  生3:我认为写日记要写名、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行,是的,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四、练习写日记 五、展示日记

  【板书】    日记                梦想               心

  第一则             穿上白纱裙          不高兴

  第二则            不买白纱裙

  省钱买书          高兴  

  送给苗家小姑娘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13

  学情分析:小学生在读了一些文章、认识了一些字之后,他们便更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们感兴趣,并产生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冲动。《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法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9个生字,复习以前记字的基本方法。

  2试着根据旁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初步学习自主阅读,自己动手批读学习体会,领悟简单的表达方法。

  4学习写日记的方法、格式,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激发儿童记日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写日记的兴趣,能按格式写日记。

  教学难点: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日记。(我写两个字,读一读。你了解它吗?)

  2、交流:日记。(把做过的事情记下来;把一些好事写下来;把我们出去游玩过的地方写在本子上。)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日记两则。(揭题:24日记两则,并板书)相机教学“则”。

  4、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提醒读书姿势)

  现在我们读课文,老师对小朋友读书有个要求。(出示课件):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一想课文里日记是怎么写的,写了些什么?画出生字词,结合“水果”和“树叶”,试试自己拼读,开动脑筋记住它,同学间可交流识字方法。

  1、自由阅读。咱们试一试,以后养成一个习惯,一读书就要拿起笔来。现在开始读,怎么读都行,只要自己喜欢。

  2、检查反馈。

  (1)试读课文。课文会读了吗?那就赶快跟你的同桌合作检测一下自己读书的情况吧。温馨提示:每人一小节轮读,读的同学要读正确、声音洪亮、咬字清楚;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做好“小老师”,发现优点,指出不足。全部读正确的就是100分。开始吧!

  (2)现在全部都读过了,我就想问一下,谁是100分的举手!

  3、讨论。读完了课文,谁愿意告诉大家这两则日记写了什么?

  (1)两则日记两个梦。在第一则日记中,我梦到什么?我做的梦是梦见自己穿上了摆在商店里的那条白纱裙,很漂亮的。

  那么,课文中的我梦想成真了吗?结果妈妈送我什么礼物呢?请同学拿起笔画出妈妈给我的礼物。(师板书:穿上白纱裙)(学生边读边画)

  我的梦想没有成真,因为妈妈的礼物是一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一个红书包,还有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

  (2)第二则日记中,我做了个什么梦?

  (3)那是一条怎样的裙子啊?在文中找到答案读一读吧。

  (二)识记生字

  1、读生词。课文读的这么好,连藏在里面的生字宝宝都高兴的要和你们见面啦!快喊出他们的名字吧!(出示课件)

  2、读生字,适时评价。

  3、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记忆字形。平时我们记字形都有哪些方法?将你认为最难记的生字在小组里与同学们说一说。

  4、小组汇报学习方法,集体共享。

  6、组词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三)指导写字。

  1、同桌互读要求写的8个字,并说说可以组成什么词?(同桌互相检查)

  2、考考同学,这8个字可分成几类?为什么这么分?

  按偏旁可分为4类:女字旁为一类,日字旁为一类,有“分”字的“份、粉”为一类,“读”字为一类。

  3、非常好。这些字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位聪明的小朋友发现了?恩。这些字写的时候都要左窄右宽,看老师写老师 “晴、昨”。   (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4、观察每个字的写法。在书p114临一遍,写二遍。(提醒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书写。)

  5、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课文中的“我”在“六·一”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到自己穿上了橱窗里的那条白纱裙,心里真是太高兴!

  2、不大对啊!观察图中的小女孩表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同桌交流。

  3、集体汇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梦裙子   高兴    失裙子    失望)

  4、小女孩为什么怪妈妈小气?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

  5、读读这句话,想想这时候我是怎样的心情?(埋怨、失望)

  6、小女孩失望了,心中还有太多太多的疑问,谁来帮帮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见阿英   理解)

  7、7月22日,“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板书:梦送书   希望)

  8、学到这里,你喜欢日记中的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二、拓展延伸

  1、你身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有,你准备怎样给他一些小小的帮助?

  2、总结。同学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你们像小女孩和她的妈妈一样这么富有爱心。

  三、学习日记格式

  1、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1、第一则日记开头写了6月1日,星期五,阴。2、第二则也写了这些。3、我认为写日记要写名、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么样。)

  2、同学们真行,是的,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四、练习写日记

  1、今天你做了什么?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了什么?你最想干什么?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

  2、接下来把刚才你们讲的话用日记的格式记下来,就成了日记。试一试,写一写,行吗?(生写日记)

  3、展示日记

  五、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将今天所学的生字收集到自己的识字成长记录袋中。

  3、搜集关于帮助他人的格言、俗语。

  板书设计: 

  24、日记两则

  梦裙子    失裙子    见阿英    梦送书

  高兴      失望      理解      希望

第24课《日记两则》练习题 篇14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她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一点儿自己。

  教学目标:

  1.认识“则、咋”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体会小女孩团结互助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能谈谈对日记的了解吗?

  日记是每天记录人物、事件、感想的小文章。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把字音读正确,同桌互相检查。

  2、了解日记的格式,让学生发现今天学习的课文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明白日记的格式。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4、自由读两则日记,思考:“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三、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过渡:在两则日记中,我的梦想都没有实现,我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先来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2、小组分工读,指名读。解决“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羡慕”。)

  指导:“我”的梦想没有实现,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还要注意标点的停顿。

  3、指名、分组或齐读第一则日记。

  四、小结。

  写日记就是要把当天发生的、印象深的事记下来,而不是像流水帐一样,把一天做的事一件一件列下来。

  五、指导书写。

  出示:同偏旁:昨、晴

  同部件:份、粉

  1、认读要写的字,教师重点正音。

  2、观察字形,发现规律,分类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事项。

  3、示范书写,重点指导。日字旁:写的瘦长一些,折笔稍向里收。

  4、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复习引入。

  “一字多词”:

  “粉、料、套、贵、费”等字,让学生找朋友,看谁找的多。

  二、朗读感悟第二则日记

  1、指名分节读课文,大家评议。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我”又做了一个梦,又梦见了那条心爱的白纱裙,这回“我”有没有得到这条白纱裙呢?

  3、反馈:体会“我”的高兴的心情。

  4、联系上文,感悟我变化的原因

  “苗家、贵州、失学”抓住这些词语来理解。

  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举例说说这些因生活困难而失学的感人事迹。

  教师可补充几个事迹。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要把“我”梦中开心的事,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6、说说“我”是个怎样的人?

  三、指导书写。

  出示:同偏旁字:姑、娘、妹

  1、重点指导:女字旁:撇点的撇要写的长一些,第三笔不要超过右边的撇。

  妹:右边的部件上横短,下横长。

  读:第五笔是横钩,不是横折钩;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2、学生练写。

  四、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完成“看看写写”的练习。

  五、课后延伸。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一则日记。

  六、板书:

  24、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生气)(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