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和大树》

2023-08-31

《啄木鸟和大树》 篇1

  啄木鸟和大树  二上(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的读出全部的生字,学会生字,理解“啄木鸟”“森林”和“生病”“治病”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干”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 学习课文的第一段,能够用“每天”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生字和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理解要求掌握的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1. 看图揭示课题:出示图画,问:这是什么?教学生字“啄”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2. 为什么叫它啄木鸟呢?它会干什么事呢?提醒需要注意的笔画点

  3. 出示一棵大树,中间用“和”字连接读课题

  4.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找找课文中的多音字,检查课文中的生字的读音,进行正音

  5. 检查课文的词语读音:森林年轻力壮危险伤害蛀

  6. 理解词语:森林和大树的区别

  7. 读完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8. 分段朗读课文。

  9. 讲读课文第一段: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医生?“生病”和“治病”的意思一样吗?用上述的两个词语造句。

  10. 仿造句子用“每天”说话小学生每天(  )(  )每天(  )

  11. 练习朗读课文的第一段,自由多读一会。

  12. 进行生字的书写,提醒注意点。

  13. 学习:“捉”和“啄”的用法“生”和“身”的用法。

  14. 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巩固本课的生字理解“捉虫”“年轻力壮”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课文第2- - 8 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 在实际中区别一些行近字。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听写课文的生字和通过理解词语的意思来写出词语。

  2. 学习课文的第2- - 8 段

  a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二段理解捉虫的意思

  b 仔细读读其余的课文想想课文中大树和啄木鸟有几次对话?

  c 第一次对话板书:叫

  d 理解大树的话体会朗读啄木鸟的话要读的亲切一点,耐心一点。

  e 自由读第二次对话看看发生了什么?和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f大树为什么要是生气?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看意思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你更喜欢哪一句,你来试一试,读出大树不相信的语气。

  g 读读第三次对话,理解不耐烦的意思,和伤害的意思,啄木鸟是想伤害大树吗?你是怎样想的?哪里最能看出来?

  h 出示句子: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请你联系实际想想这句话的意思?指导朗读出大树的生气不耐烦的语气,读出啄木鸟诚恳的语气。

  i 理解“只好”的意思。

  k 分角色朗读课文他们的对话。

  4. 完成课堂作业: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的欢迎别人的批评不然变成了大病就后悔了。

  2. 学习课文的第9段,理解“枝条”“干枯”的意思。

  3. 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4. 总结深化全文,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5.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 认读生字听写生字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说说你对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的的道理

  4. 这个道理对吗?大树一次又一次不听啄木鸟的话,你想想大树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5. 朗读课文第9段,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看看变成了什么样子?

  6. 启发学生想象大树的样子。

  7. 句式训练:用被字句说话

  8. 练习朗读

  9. 按课文的内容填空

  找反义词

  板书:

  叫——生气——不耐烦  树叶稀稀拉拉

  年轻力壮————————枝条干枯

  小病不治变成了大病   大树空空的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1、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多音字“干”口头组词。大屏幕呈现:干gan( ) gan( )

  (3)、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2、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再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

  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a、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b、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5、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指导读句子。

  6、分角色读2----8段。

  (四)、学习第9段。

  1、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

  3、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4、齐读第9段。

  (五)、总结全文。想象: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互相讨论,各自写一写。)

  (六)、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树上捉虫。

  (2)、我这样(  ),身上(  )?

  (3)、这棵树被虫子(  )。

  2、选字填空:

  (1)、捉  啄

  花猫(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鸡在草地里(  )小虫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着花衣裳。

  王老师(  )病了,还是来给同学们上课。

  以下二页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懂故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道理:“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新词。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啄木鸟和大树》这课书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考考你们学得怎样?

  卡片出现生字词(齐读,指名读)

  啄木鸟:“啄”第九画是什么?

  森林:看字形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伤害:反义词是……(保护)

  枯对:(齐读)

  年轻力壮:给“壮”组词。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1)出示图画,你看,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年轻力壮)年轻力壮的树,树干,枝叶。

  (2)出示图画,这又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干枯)

  (3)这样一棵年轻力壮的树怎么会变成一棵枯树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弄明白提出来的问题,还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抓对话学懂课文,练习朗读。

  1、听录音,整体感知。

  请小朋友听录音,哪几小节写啄木鸟说的,在前面打“√”,哪几小节写大树说的,在小节前面打“×”。

  2、找中心句。

  出示啄木鸟图,请小朋友读读啄木鸟说的话,再想一想你认为哪句话对木树最重要,用线划下来。

  指名说,板书: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3、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教学。

  (1)大树认为自己年轻力壮,根本不肯治病,三次拒绝啄木鸟给它治病。木树第一次怎么拒绝啄木鸟的?

  指名说,(板书:叫)

  自由练读:请每个小朋友学着木树叫叫。

  指名朗读,评价

  (2)读读木树第二次说的句子,找出写木树怎样说的词?(板书:生气)(板书:找词语)

  做做生气的表情。(板书:做表情)

  学着木树生气的样子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板书:有感情地朗读)

  两个同学比赛读,评议,齐读。

  (3)木树第三次怎样说的?请小朋友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先读句子找出写表情的词,再做做表情,可加上一些动作,最后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人一小组学习这句话。

  朗读指导。

  (4)对于木树叫、生气、不耐烦,啄木鸟又是怎么说的?读读啄木鸟的话。(师生接读)

  师:当大树叫时,啄木鸟说……

  师:当木树生气时,啄木鸟说……

  师:当木树不耐烦时,啄木鸟……(把啄木鸟图片拿走)

  (5)分角色朗读。

  (6)啄木鸟为什么不治病?

  师:关键是大树不懂得现在(小病不治),将来(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7)后来真的出现危险了,你看,年轻力壮的大树成了这样干枯的样子。请小朋友轻声读最后一节,划出写大树危险样子的词语。(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稀稀拉拉、渐渐干枯、蛀得空空)

  干枯的大树,叶子,树干。

  (8)大树快枯死了这一小节该怎么读?拿起书读好最后一小节。

  四、深化道理。

  1、出示:

  干枯的大树是这样的痛苦,枝叶落得光光的,树干蛀得空空的,很多虫子在它身上爬来爬去,咬着它身上的肉,快要枯死的时候,它大声地喊:

  2、这时候,啄木鸟听到呜呜的哭声,飞来了,望着这棵爬满虫子的大树,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你当初……现在……已经……”

  3、是啊,如果大树当初听啄木鸟的劝告,能够明白“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这个道理,马上治病,就不会落到这种地步,所以这句话对大树来说很重要,对于我们每个小朋友更是重要,请小朋友牢牢记住这句话。(背、写)

  4、对于木树来说,小病是指什么?对于我们来说,小病指什么?

  师:对于这些小病要及时治疗,那么对于你身上的一些小错误、小缺点,如果不改,又会怎样呢?

  5、同桌讨论一下,你身上有哪些小缺点,如果不改会怎样?

  师:是啊!这些小错误,小缺点,我们要及时改,欢迎别人指正,如果不改,变成大错就危险啦!

  6、编首儿歌,学生学一学。

  大树大树真后悔,小病不治大病危。

  临死才叫啄木鸟,身体干枯救不了。

  错误缺点虽然小,变成大错不得了。

  小朋友要记牢:有错就改才叫好。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学习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接受别人的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2.理解“捉虫”、“年轻力壮”、“危险”、“伤害”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课文第三至第八自然段啄木鸟和大树的对话,体会“大树为什么从年轻力壮到成为枯树”。

  难点:理解本故事所含的道理,即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欢迎别人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还学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

  1.卡片出示,齐读字词。

  2.谁能用“啄木鸟”来说一句话?

  3.出示词卡“年轻力壮”,问:“年轻力壮”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谁说自己年轻力壮?年轻力壮的大树是什么样?请小朋友看着图来回答。(贴图片①)

  4.这里有一道题,请小朋友按刚才说的填一填。(幻灯显示训练题)

  大树长得年轻力壮,你看,它的枝干________,叶子________。

  5.小朋友,“年轻力壮”的大树最后怎么样了?(回答后贴词卡“枯死”)枯死的大树又是怎样的?谁能看着图来回答。(贴图片②)

  6.(幻灯显示训练题)小朋友,这道题又应该怎样填呢?

  大树枯死了,你看,它的枝干________,叶子_______。

  过渡揭示目标:大树枯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一块儿来读懂这个故事。

  二、抓对话讲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想一想,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该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开始?

  (2)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把故事的开头讲给在座的老师们听。

  (3)这里的“捉虫”是什么意思?

  (4)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树已经生病了,它身上的病就是它身上的--虫。

  过渡:对!为了劝大树治病,啄木鸟说了好多话。

  2.学习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理解啄木鸟说的话。

  ①请小朋友看课文的第三至第八自然段,找一找啄木鸟说了几次话,在自然段前用“△”标出。

  ②请小朋友看课文第四自然段,听老师把这一段读一读,大家边听边想:第一次啄木鸟说了几句话?它要告诉大树什么?

  ③啄木鸟说这些话的时候态度怎么样?你可以从哪些词看出?(亲爱、先生、捉虫呢)

  ④指读第四自然段,读出亲切、热情的语气。

  ⑤齐读第四自然段。

  ⑥齐读啄木鸟第二次说的话。

  ⑦问:啄木鸟说的这两次话,你认为哪一次话对大树来说更重要?用“~~~~~~”划出这个句子。

  ⑧指答后贴板书: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⑨对于大树来说,这“小病”指什么? “大病”指什么?“危险”又指什么呢?

  ⑩啄木鸟说这句话又要告诉大树什么?

  ④让我们都来当当热心的啄木鸟医生,再来劝一劝大树吧!(齐读中心句)

  过渡:事情的后果是那样的严重,大树知道吗?

  (2)理解大树说的话。

  ①请小朋友看一看,大树说了几次话?找好后在自然段前打上“√”。

  ②指名三生分读大树三次说的话,其他学生思考:大树三次说话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回答板书;叫生气不耐烦)

  ③大树三次说话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小朋友联系啄木鸟说的话,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

  ④第一次:

  a.大树为什么要叫?

  b.大树很怕痛,应该怎样叫?小朋友自己练一练,想一想,哪些词该念重音?

  c.指读,男生读,齐读?

  ⑤第二次:

  a.大树第一次叫是因为它怕痛,它第二次生气又为了什么呢?谁能看着图说说大树生气的样子?

  b.它生气地说了什么?

  c.“身上哪会有虫”是什么意思?

  d.比较句子:(幻灯显示。)

  ⅰ.这里有两个句子,请1、2大组小朋友读上面一句,3、4大组小朋友读下面一句。

  ⅱ.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两个句子什么地方不一样?

  ⅲ.用了“哪”和“?”的句子读起来生气呢,还是下一句读起来生气?

  ⅳ.师范读后问;老师哪些词读出重音?

  e.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f.指名表演读,齐读。

  ④第三次:

  a.第三次大树变得“不耐烦”,“不耐烦”是什么意思?

  b.大树为什么不耐烦? 哪些词语看出大树“不耐烦”了?用“.”在书上标出来。

  c.谁用“不耐烦”的语气读读大树说的话?

  d.指读,齐读。

  ⑦大树的态度一次一次都不一样,现在谁能看着这句话,(幻灯显示)把大树三次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⑧指读后评议。

  ⑨齐读。

  过渡:大树的话一次比一次难听,它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它不明白--(读中心句),好心的啄木鸟只好飞走了。

  (3)分角色朗读。

  同桌小朋友一个当啄木鸟,一个当大树,自己练读它们的对话。

  ①指名分角色读。

  ②男女分角色读。

  3.学习第九自然段。

  引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得出道理。

  1.大树枯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请用“因为……所以……回答。

  2.再读中心句。

  3.小朋友学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幻灯出示选择题:

  读了《啄木鸟和大树》这个故事,我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

  ①我们不能学习大树。( )

  ②我们身上有了毛病,应该请医生来治病。( )

  ③一个人身上有了缺点、毛病,应欢迎别人指出,及时改正;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四、作业。

  做课堂作业5、6题。

  [教案述评]

  林艳老师于1996年参加台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比武获二等奖。《啄木鸟和大树》一文第二教时的教案是这次比武的教案,体现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色。

  一、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目的是教育学生懂得有缺点应该及时改正的道理。林老师为扣紧这一目标,突破这一重难点,在课中展示教学目标。紧接着要求学生划出啄木鸟和大树的三次对话,教师重点抓住啄木鸟说的“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这一富有理性的重点句,层层剖析,理解到位。大树三次说的话,教师重点抓住大树的态度变化:叫--生气--不耐烦。大树不听啄木鸟的劝告,后来年轻力壮的大树枯死了,这究竟为什么?教师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理由。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因势利导,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辨析,这样既降低了坡度,又符合低段儿童的认知规律。

  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宴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教学中教师抓住“年轻力壮”和“枯死”两个词设计了对比性练习,让学生看图回答。紧接着问“年轻力壮的大树枯死,这到底为什么”?这样傲体现了图、文、练三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流程,使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很快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发展区,激起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本文的语盲文字训练,教师不是架空指导,而是让学生划、圈、注、比、读、议、评。尤其是大树三次说的话,态度越来越坏,教师着力引导学生联系啄木鸟说的话去领悟。然后,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大树态度变化的语气。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而且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啄木鸟和大树》 篇2

  29 啄木鸟和大树(第二课时)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     蔡波 

  教学目标 :

  1、 理解“捉虫、年轻力壮、危险、伤害、只好、枝条、干枯”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 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欢迎别人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一、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啄木鸟和大树(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新词。 

  1、 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开火车)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齐读。 

  2、 多音字“干”口头组词。 

  大屏幕呈现:干gan(      ) 

  gan(      ) 

  3、 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zhuo         sen          zhi             si             zhuang   shang               

  (    )木鸟  (    )林   (    )病   痛(   )  年轻力(   )  (   )害  

  zhu          wei  xian          ku    

  (    )空   (        )    干(    )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4、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 、“….. ,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有一天,啄木鸟又飞到林子里,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 引入: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时,它和大树之间说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 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   ”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 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 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得响,读得快,连着说。) 

  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出啄木鸟亲切、耐心的语气。)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 

  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a、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b、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5、 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 

  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指导读句子。 

  6、 分角色读2----8段。 

  (四)、学习第9段。 

  1、 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2、 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 

  3、 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4、 齐读第9段。 

  (五)、总结全文。 

  想象: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互相讨论,各自写一写。) 

  (六)、作业 。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树上捉虫。 

  (2)、我这样(            ),身上(          )? 

  (3)、这棵树被虫子(               )。 

  2、选字填空: 

  (1)、捉   啄 

  花猫(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鸡在草地里(  )小虫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着花衣裳。 

  王老师(  )病了,还是来给同学们上课。 

《啄木鸟和大树》 篇3

  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     蔡波  

  教学目标 :

  1、 理解“捉虫、年轻力壮、危险、伤害、只好、枝条、干枯”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 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欢迎别人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一、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啄木鸟和大树(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新词。 

  1、 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开火车)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齐读。 

  2、 多音字“干”口头组词。 

  大屏幕呈现:干gan(      ) 

  gan(      ) 

  3、 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zhuo         sen          zhi             si             zhuang   shang               

  (    )木鸟  (    )林   (    )病   痛(   )  年轻力(   )  (   )害  

  zhu          wei  xian          ku    

  (    )空   (        )    干(    )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4、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 、“….. ,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有一天,啄木鸟又飞到林子里,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 引入: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时,它和大树之间说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 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   ”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 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 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得响,读得快,连着说。) 

  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出啄木鸟亲切、耐心的语气。)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 

  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a、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b、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5、 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 

  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指导读句子。 

  6、 分角色读2----8段。 

  (四)、学习第9段。 

  1、 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2、 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 

  3、 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4、 齐读第9段。 

  (五)、总结全文。 

  想象: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互相讨论,各自写一写。) 

  (六)、作业 。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树上捉虫。 

  (2)、我这样(            ),身上(          )? 

  (3)、这棵树被虫子(               )。 

  2、选字填空: 

  (1)、捉   啄 

  花猫(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鸡在草地里(  )小虫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着花衣裳。 

  王老师(  )病了,还是来给同学们上课。 

《啄木鸟和大树》 篇4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     蔡波  

  教学目标 :

  1、 理解“捉虫、年轻力壮、危险、伤害、只好、枝条、干枯”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 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欢迎别人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一、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啄木鸟和大树(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新词。 

  1、 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开火车)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齐读。 

  2、 多音字“干”口头组词。 

  大屏幕呈现:干gan(      ) 

  gan(      ) 

  3、 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zhuo         sen          zhi             si             zhuang   shang               

  (    )木鸟  (    )林   (    )病   痛(   )  年轻力(   )  (   )害  

  zhu          wei  xian          ku    

  (    )空   (        )    干(    )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4、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 、“….. ,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有一天,啄木鸟又飞到林子里,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 引入: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时,它和大树之间说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 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   ”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 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 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得响,读得快,连着说。) 

  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出啄木鸟亲切、耐心的语气。)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 

  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a、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b、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5、 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 

  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指导读句子。 

  6、 分角色读2----8段。 

  (四)、学习第9段。 

  1、 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2、 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 

  3、 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4、 齐读第9段。 

  (五)、总结全文。 

  想象: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互相讨论,各自写一写。) 

  (六)、作业 。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树上捉虫。 

  (2)、我这样(            ),身上(          )? 

  (3)、这棵树被虫子(               )。 

  2、选字填空: 

  (1)、捉   啄 

  花猫(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鸡在草地里(  )小虫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着花衣裳。 

  王老师(  )病了,还是来给同学们上课。 

《啄木鸟和大树》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的读出全部的生字,学会生字,理解“啄木鸟”“森林”和“生病”“治病”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干”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 学习课文的第一段,能够用“每天”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生字和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理解要求掌握的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

  1. 看图揭示课题:出示图画,问:这是什么?教学生字“啄”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2. 为什么叫它啄木鸟呢?它会干什么事呢?提醒需要注意的笔画点

  3. 出示一棵大树,中间用“和”字连接读课题

  4.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找找课文中的多音字,检查课文中的生字的读音,进行正音

  5. 检查课文的词语读音:森林年轻力壮危险伤害蛀

  6. 理解词语:森林和大树的区别

  7. 读完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8. 分段朗读课文。

  9. 讲读课文第一段: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医生?“生病”和“治病”的意思一样吗?用上述的两个词语造句。

  10. 仿造句子用“每天”说话小学生每天( )( )每天( )

  11. 练习朗读课文的第一段,自由多读一会。

  12. 进行生字的书写,提醒注意点。

  13. 学习:“捉”和“啄”的用法“生”和“身”的用法。

  14. 完成课堂作业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巩固本课的生字理解“捉虫”“年轻力壮”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课文第2- - 8 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 在实际中区别一些行近字。

  教学过程 :

  1. 复习检查听写课文的生字和通过理解词语的意思来写出词语。

  2. 学习课文的第2- - 8 段

  A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二段理解捉虫的意思

  B 仔细读读其余的课文想想课文中大树和啄木鸟有几次对话?

  C 第一次对话板书:叫

  D 理解大树的话体会朗读啄木鸟的话要读的亲切一点,耐心一点。

  E 自由读第二次对话看看发生了什么?和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F大树为什么要是生气?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看意思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你更喜欢哪一句,你来试一试,读出大树不相信的语气。

  G 读读第三次对话,理解不耐烦的意思,和伤害的意思,啄木鸟是想伤害大树吗?你是怎样想的?哪里最能看出来?

  H 出示句子: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请你联系实际想想这句话的意思?指导朗读出大树的生气不耐烦的语气,读出啄木鸟诚恳的语气。

  I 理解“只好”的意思。

  K 分角色朗读课文他们的对话。

  4. 完成课堂作业 :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 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的欢迎别人的批评不然变成了大病就后悔了。

  2. 学习课文的第9段,理解“枝条”“干枯”的意思。

  3. 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4. 总结深化全文,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5.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1. 认读生字听写生字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说说你对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的的道理

  4. 这个道理对吗?大树一次又一次不听啄木鸟的话,你想想大树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5. 朗读课文第9段,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看看变成了什么样子?

  6. 启发学生想象大树的样子。

  7. 句式训练:用被字句说话

  8. 练习朗读

  9. 按课文的内容填空

  找反义词

  板书:

  叫——生气——不耐烦 树叶稀稀拉拉

  年轻力壮————————枝条干枯

  小病不治变成了大病 大树空空的

《啄木鸟和大树》 篇6

  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

  1、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1、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多音字“干”口头组词。大屏幕呈现:干gan( ) gan( )

  (3)、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2、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再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

  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a、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b、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5、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指导读句子。

  6、分角色读2----8段。

  (四)、学习第9段。

  1、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

  3、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4、齐读第9段。

  (五)、总结全文。想象: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互相讨论,各自写一写。)

  (六)、作业 。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树上捉虫。

  (2)、我这样( ),身上( )?

  (3)、这棵树被虫子( )。

  2、选字填空:

  (1)、捉 啄

  花猫(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鸡在草地里( )小虫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着花衣裳。

  王老师( )病了,还是来给同学们上课。

《啄木鸟和大树》 篇7

  师:今天我们学新课《啄木鸟和大树》,谁了解啄木鸟?

  生: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

  生:啄木鸟是一种益鸟,脚短,嘴尖,有锐利的爪子,舌头上有钩子,能把虫钩进嘴里。

  师:你真会学习,再看一遍解释。(生看后)作为森林里的医生(板书:医生、森林),你说啄木鸟的哪些特征是它给树治病的条件?

  生:嘴尖,锐利的爪子,舌头上有小钩。

  师:现在我和你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啄木鸟具备这么多提出的条件?

  生:这是天生的,是啄木鸟生存的条件。

  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生:老鹰、螃蟹、青蛙、黄鼠狼、变色龙、蚯蚓、刺猬、壁虎、穿山甲、乌贼、蜗牛、泥锹、螳螂、非洲斑马、骆驼……

  师:x x知识“渊博”,这是他平时多看书的结果。动物的许多先天的条件,都与它生存环境有关。好,现在请大家读第一

  段。(生读)第一段讲什么?

  生:……

  师:你还研究了什么词?

  生:我研究了“治病”这个词,啄木鸟治的是树的病,不会给人或动物治病。

  生:……“每天”这个词,因为啄木鸟必须飞来飞去找有病的树,如果它不飞,总不可能叫树跑来吧。

  生:……“森林”……,不在森林里,啄木鸟找不到虫吃。在草地上或其他地方的虫不合啄木鸟的口味。

  师:你们都研究得非常不错。现在把第一节连续读两遍。

  (生念)

  师:第一次念得不错,我提个小建议:“的”字应念轻一些。

  (跟读——齐读)

  师: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应该从哪一节开始?研究一下,用手指表示。(第一次学生意见分歧较大,师让学生再读课文,再研究,第二次大多数同学答案正确)

  师:啄木鸟说了好多话,它劝大树干什么?(治病)你认为哪句话对大树对你最重要?用——划出来。(师看到划对的学

  生,让他去检查本组同学是否划对)

  师:齐念划出来的句子。(生念)危险是什么意思?

  生:……

  师:对于大树来说,危险指什么?

  生:……

  师:我们看看大树原来是什么样的?(师画树)书上用哪个词来写大树的?(师板书:年轻力壮)

  生:……

  师:大树年轻力壮,树干粗壮,枝叶怎么样?

  生:绿、密、茂、盛。

  师:大树怎么说?(指名说,指导有感情地说)

  师:大树第一次怎么拒绝的。(板书:叫,你叫叫看?)

  生:……(师连着指名几位男生叫,后指名女生叫)

  师:好,这么多男同学怎么比不过一个女同学?(男孩不服气,纷纷举手要读,积极性很高)那么男同学一起读。(男生读)

  师:好,再考男同学一个问题:大树第一次是叫,第二次是生气,第三次是怎样了?

  生:不耐烦。

  师:不耐烦什么意思?耐烦什么意思?

  生:……

  师:不耐烦的语气谁能读得正确?(指名读,指导评价,全班练习)

  师:请你说说大树叫、生气、不耐烦说明什么?

  生:他不想治病。

  生:他讨厌啄木鸟给它治病,他怕痛。

  师:关键是它不明白什么道理?

  生:“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师:我现在请一位同学把大树危险的样子画出来。(指名一位同学上来画)其余同学我们来划出文中写大树危险的词语。

  (指名上来写名词)

  (生写“稀稀拉拉,渐渐干枯,蛀得空空的”)

  师:现在我们来念念看。(生念)

  师:x x念得很好,再读一遍,我听听谁能像他那样读得好,边读边想大树临死时会说一句什么话?(生有感情地读)

  师:他临死会说什么话?请写在书上,写好的起立念给大家听。

  生:啊!谁叫我自作自受?

  生:啄木鸟,我以前对不起你,快来给我治病吧!

  生:上帝啊,快叫啄木鸟来救我吧!

  生:我以前不听啄木鸟的话,我真该死!

  生:我太后悔了,当初不该不听啄木鸟的话。

  生:天啊!快来救救我吧!

  师:好,今天写小作文《大树临死前的话》。◆

《啄木鸟和大树》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的读出全部的生字,学会生字,理解“啄木鸟”“森林”和“生病”“治病”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干”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 学习课文的第一段,能够用“每天”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生字和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理解要求掌握的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

  1. 看图揭示课题:出示图画,问:这是什么?教学生字“啄”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2. 为什么叫它啄木鸟呢?它会干什么事呢?提醒需要注意的笔画点

  3. 出示一棵大树,中间用“和”字连接读课题

  4.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找找课文中的多音字,检查课文中的生字的读音,进行正音

  5. 检查课文的词语读音:森林年轻力壮危险伤害蛀

  6. 理解词语:森林和大树的区别

  7. 读完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8. 分段朗读课文。

  9. 讲读课文第一段: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医生?“生病”和“治病”的意思一样吗?用上述的两个词语造句。

  10. 仿造句子用“每天”说话小学生每天( )( )每天( )

  11. 练习朗读课文的第一段,自由多读一会。

  12. 进行生字的书写,提醒注意点。

  13. 学习:“捉”和“啄”的用法“生”和“身”的用法。

  14. 完成课堂作业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巩固本课的生字理解“捉虫”“年轻力壮”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课文第2- - 8 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 在实际中区别一些行近字。

  教学过程 :

  1. 复习检查听写课文的生字和通过理解词语的意思来写出词语。

  2. 学习课文的第2- - 8 段

  A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二段理解捉虫的意思

  B 仔细读读其余的课文想想课文中大树和啄木鸟有几次对话?

  C 第一次对话板书:叫

  D 理解大树的话体会朗读啄木鸟的话要读的亲切一点,耐心一点。

  E 自由读第二次对话看看发生了什么?和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F大树为什么要是生气?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看意思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你更喜欢哪一句,你来试一试,读出大树不相信的语气。

  G 读读第三次对话,理解不耐烦的意思,和伤害的意思,啄木鸟是想伤害大树吗?你是怎样想的?哪里最能看出来?

  H 出示句子: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请你联系实际想想这句话的意思?指导朗读出大树的生气不耐烦的语气,读出啄木鸟诚恳的语气。

  I 理解“只好”的意思。

  K 分角色朗读课文他们的对话。

  4. 完成课堂作业 :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 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的欢迎别人的批评不然变成了大病就后悔了。

  2. 学习课文的第9段,理解“枝条”“干枯”的意思。

  3. 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4. 总结深化全文,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5.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1. 认读生字听写生字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说说你对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的的道理

  4. 这个道理对吗?大树一次又一次不听啄木鸟的话,你想想大树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5. 朗读课文第9段,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看看变成了什么样子?

  6. 启发学生想象大树的样子。

  7. 句式训练:用被字句说话

  8. 练习朗读

  9. 按课文的内容填空

  找反义词

  板书:

  叫——生气——不耐烦 树叶稀稀拉拉

  年轻力壮————————枝条干枯

  小病不治变成了大病 大树空空的

  ◆[2003-12-9] 

《啄木鸟和大树》 篇9

  教学目标 :

  1、学懂故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道理:“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认读生字新词。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啄木鸟和大树》这课书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考考你们学得怎样?

  卡片出现生字词(齐读,指名读)

  啄木鸟:“啄”第九画是什么?

  森林:看字形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伤害:反义词是……(保护)

  枯对:(齐读)

  年轻力壮:给“壮”组词。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1)出示图画,你看,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年轻力壮)年轻力壮的树,树干,枝叶。

  (2)出示图画,这又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干枯)

  (3)这样一棵年轻力壮的树怎么会变成一棵枯树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弄明白提出来的问题,还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抓对话学懂课文,练习朗读。

  1、听录音,整体感知。

  请小朋友听录音,哪几小节写啄木鸟说的,在前面打“√”,哪几小节写大树说的,在小节前面打“×”。

  2、找中心句。

  出示啄木鸟图,请小朋友读读啄木鸟说的话,再想一想你认为哪句话对木树最重要,用线划下来。

  指名说,板书: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3、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教学。

  (1)大树认为自己年轻力壮,根本不肯治病,三次拒绝啄木鸟给它治病。木树第一次怎么拒绝啄木鸟的?

  指名说,(板书:叫)

  自由练读:请每个小朋友学着木树叫叫。

  指名朗读,评价

  (2)读读木树第二次说的句子,找出写木树怎样说的词?(板书:生气)(板书:找词语)

  做做生气的表情。(板书:做表情)

  学着木树生气的样子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板书:有感情地朗读)

  两个同学比赛读,评议,齐读。

  (3)木树第三次怎样说的?请小朋友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先读句子找出写表情的词,再做做表情,可加上一些动作,最后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人一小组学习这句话。

  朗读指导。

  (4)对于木树叫、生气、不耐烦,啄木鸟又是怎么说的?读读啄木鸟的话。(师生接读)

  师:当大树叫时,啄木鸟说……

  师:当木树生气时,啄木鸟说……

  师:当木树不耐烦时,啄木鸟……(把啄木鸟图片拿走)

  (5)分角色朗读。

  (6)啄木鸟为什么不治病?

  师:关键是大树不懂得现在(小病不治),将来(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7)后来真的出现危险了,你看,年轻力壮的大树成了这样干枯的样子。请小朋友轻声读最后一节,划出写大树危险样子的词语。(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稀稀拉拉、渐渐干枯、蛀得空空)

  干枯的大树,叶子,树干。

  (8)大树快枯死了这一小节该怎么读?拿起书读好最后一小节。

  四、深化道理。

  1、出示:

  干枯的大树是这样的痛苦,枝叶落得光光的,树干蛀得空空的,很多虫子在它身上爬来爬去,咬着它身上的肉,快要枯死的时候,它大声地喊:

  2、这时候,啄木鸟听到呜呜的哭声,飞来了,望着这棵爬满虫子的大树,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你当初……现在……已经……”

  3、是啊,如果大树当初听啄木鸟的劝告,能够明白“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这个道理,马上治病,就不会落到这种地步,所以这句话对大树来说很重要,对于我们每个小朋友更是重要,请小朋友牢牢记住这句话。(背、写)

  4、对于木树来说,小病是指什么?对于我们来说,小病指什么?

  师:对于这些小病要及时治疗,那么对于你身上的一些小错误、小缺点,如果不改,又会怎样呢?

  5、同桌讨论一下,你身上有哪些小缺点,如果不改会怎样?

  师:是啊!这些小错误,小缺点,我们要及时改,欢迎别人指正,如果不改,变成大错就危险啦!

  6、编首儿歌,学生学一学。

  大树大树真后悔,小病不治大病危。

  临死才叫啄木鸟,身体干枯救不了。

  错误缺点虽然小,变成大错不得了。

  小朋友要记牢:有错就改才叫好。◆ 

《啄木鸟和大树》 篇10

  教学目标 :

  1、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1、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多音字“干”口头组词。大屏幕呈现:干gan( ) gan( )

  (3)、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2、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再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

  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a、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b、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5、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指导读句子。

  6、分角色读2----8段。

  (四)、学习第9段。

  1、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

  3、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4、齐读第9段。

  (五)、总结全文。想象: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互相讨论,各自写一写。)

  (六)、作业 。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树上捉虫。

  (2)、我这样( ),身上( )?

  (3)、这棵树被虫子( )。

  2、选字填空:

  (1)、捉 啄

  花猫(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鸡在草地里( )小虫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着花衣裳。

  王老师( )病了,还是来给同学们上课。◆[2003年4月18日] 

《啄木鸟和大树》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学习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接受别人的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2.理解“捉虫”、“年轻力壮”、“危险”、“伤害”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课文第三至第八自然段啄木鸟和大树的对话,体会“大树为什么从年轻力壮到成为枯树”。

  难点:理解本故事所含的道理,即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欢迎别人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还学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

  1.卡片出示,齐读字词。

  2.谁能用“啄木鸟”来说一句话?

  3.出示词卡“年轻力壮”,问:“年轻力壮”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谁说自己年轻力壮?年轻力壮的大树是什么样?请小朋友看着图来回答。(贴图片①)

  4.这里有一道题,请小朋友按刚才说的填一填。(幻灯显示训练题)

  大树长得年轻力壮,你看,它的枝干________,叶子________。

  5.小朋友,“年轻力壮”的大树最后怎么样了?(回答后贴词卡“枯死”)枯死的大树又是怎样的?谁能看着图来回答。(贴图片②)

  6.(幻灯显示训练题)小朋友,这道题又应该怎样填呢?

  大树枯死了,你看,它的枝干________,叶子_______。

  过渡揭示目标:大树枯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一块儿来读懂这个故事。

  二、抓对话讲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想一想,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该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开始?

  (2)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把故事的开头讲给在座的老师们听。

  (3)这里的“捉虫”是什么意思? 

  (4)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树已经生病了,它身上的病就是它身上的--虫。

  过渡:对!为了劝大树治病,啄木鸟说了好多话。

  2.学习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理解啄木鸟说的话。

  ①请小朋友看课文的第三至第八自然段,找一找啄木鸟说了几次话,在自然段前用“△”标出。

  ②请小朋友看课文第四自然段,听老师把这一段读一读,大家边听边想:第一次啄木鸟说了几句话?它要告诉大树什么?

  ③啄木鸟说这些话的时候态度怎么样?你可以从哪些词看出?(亲爱、先生、捉虫呢)

  ④指读第四自然段,读出亲切、热情的语气。

  ⑤齐读第四自然段。

  ⑥齐读啄木鸟第二次说的话。

  ⑦问:啄木鸟说的这两次话,你认为哪一次话对大树来说更重要?用“~~~~~~”划出这个句子。

  ⑧指答后贴板书: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⑨对于大树来说,这“小病”指什么? “大病”指什么?“危险”又指什么呢? 

  ⑩啄木鸟说这句话又要告诉大树什么?

  ④让我们都来当当热心的啄木鸟医生,再来劝一劝大树吧!(齐读中心句)

  过渡:事情的后果是那样的严重,大树知道吗?

  (2)理解大树说的话。

  ①请小朋友看一看,大树说了几次话?找好后在自然段前打上“√”。

  ②指名三生分读大树三次说的话,其他学生思考:大树三次说话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回答板书;叫生气不耐烦)

  ③大树三次说话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小朋友联系啄木鸟说的话,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

  ④第一次:

  a.大树为什么要叫?

  b.大树很怕痛,应该怎样叫?小朋友自己练一练,想一想,哪些词该念重音?

  c.指读,男生读,齐读?

  ⑤第二次:

  a.大树第一次叫是因为它怕痛,它第二次生气又为了什么呢?谁能看着图说说大树生气的样子?

  b.它生气地说了什么?

  c.“身上哪会有虫”是什么意思?

  d.比较句子:(幻灯显示。)

  Ⅰ.这里有两个句子,请1、2大组小朋友读上面一句,3、4大组小朋友读下面一句。

  Ⅱ.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两个句子什么地方不一样?

  Ⅲ.用了“哪”和“?”的句子读起来生气呢,还是下一句读起来生气?

  Ⅳ.师范读后问;老师哪些词读出重音?

  e.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f.指名表演读,齐读。

  ④第三次:

  a.第三次大树变得“不耐烦”,“不耐烦”是什么意思?

  b.大树为什么不耐烦? 哪些词语看出大树“不耐烦”了?用“.”在书上标出来。

  c.谁用“不耐烦”的语气读读大树说的话?

  d.指读,齐读。

  ⑦大树的态度一次一次都不一样,现在谁能看着这句话,(幻灯显示)把大树三次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⑧指读后评议。

  ⑨齐读。

  过渡:大树的话一次比一次难听,它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它不明白--(读中心句),好心的啄木鸟只好飞走了。

  (3)分角色朗读。

  同桌小朋友一个当啄木鸟,一个当大树,自己练读它们的对话。

  ①指名分角色读。

  ②男女分角色读。

  3.学习第九自然段。

  引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得出道理。

  1.大树枯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请用“因为……所以……回答。

  2.再读中心句。

  3.小朋友学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幻灯出示选择题:

  读了《啄木鸟和大树》这个故事,我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

  ①我们不能学习大树。( )

  ②我们身上有了毛病,应该请医生来治病。( )

  ③一个人身上有了缺点、毛病,应欢迎别人指出,及时改正;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四、作业 。

  做课堂作业 5、6题。

  [教案述评]

  林艳老师于1996年参加台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比武获二等奖。《啄木鸟和大树》一文第二教时的教案是这次比武的教案,体现了“紧扣教学目标 ,突出重难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色。

  一、紧扣教学目标 ,突出重难点。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目的是教育学生懂得有缺点应该及时改正的道理。林老师为扣紧这一目标,突破这一重难点,在课中展示教学目标 。紧接着要求学生划出啄木鸟和大树的三次对话,教师重点抓住啄木鸟说的“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这一富有理性的重点句,层层剖析,理解到位。大树三次说的话,教师重点抓住大树的态度变化:叫--生气--不耐烦。大树不听啄木鸟的劝告,后来年轻力壮的大树枯死了,这究竟为什么?教师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理由。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因势利导,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辨析,这样既降低了坡度,又符合低段儿童的认知规律。

  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宴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教学中教师抓住“年轻力壮”和“枯死”两个词设计了对比性练习,让学生看图回答。紧接着问“年轻力壮的大树枯死,这到底为什么”?这样傲体现了图、文、练三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流程,使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很快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发展区,激起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本文的语盲文字训练,教师不是架空指导,而是让学生划、圈、注、比、读、议、评。尤其是大树三次说的话,态度越来越坏,教师着力引导学生联系啄木鸟说的话去领悟。然后,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大树态度变化的语气。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而且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啄木鸟和大树》 篇12

  之三

  执教:浙江省玉环县环山小学 林艳

  评析:浙江省玉环县教委教研室 王湘霞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学习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接受别人的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2.理解“捉虫”、“年轻力壮”、“危险”、“伤害”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课文第三至第八自然段啄木鸟和大树的对话,体会“大树为什么从年轻力壮到成为枯树”。

  难点:理解本故事所含的道理,即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欢迎别人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还学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

  1.卡片出示,齐读字词。

  2.谁能用“啄木鸟”来说一句话?

  3.出示词卡“年轻力壮”,问:“年轻力壮”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谁说自己年轻力壮?年轻力壮的大树是什么样?请小朋友看着图来回答。(贴图片①)

  4.这里有一道题,请小朋友按刚才说的填一填。(幻灯显示训练题)

  大树长得年轻力壮,你看,它的枝干________,叶子________。

  5.小朋友,“年轻力壮”的大树最后怎么样了?(回答后贴词卡“枯死”)枯死的大树又是怎样的?谁能看着图来回答。(贴图片②)

  6.(幻灯显示训练题)小朋友,这道题又应该怎样填呢?

  大树枯死了,你看,它的枝干________,叶子_______。

  过渡揭示目标:大树枯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一块儿来读懂这个故事。

  二、抓对话讲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想一想,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该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开始?

  (2)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把故事的开头讲给在座的老师们听。

  (3)这里的“捉虫”是什么意思?

  (4)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树已经生病了,它身上的病就是它身上的--虫。

  过渡:对!为了劝大树治病,啄木鸟说了好多话。

  2.学习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理解啄木鸟说的话。

  ①请小朋友看课文的第三至第八自然段,找一找啄木鸟说了几次话,在自然段前用“△”标出。

  ②请小朋友看课文第四自然段,听老师把这一段读一读,大家边听边想:第一次啄木鸟说了几句话?它要告诉大树什么?

  ③啄木鸟说这些话的时候态度怎么样?你可以从哪些词看出?(亲爱、先生、捉虫呢)

  ④指读第四自然段,读出亲切、热情的语气。

  ⑤齐读第四自然段。

  ⑥齐读啄木鸟第二次说的话。

  ⑦问:啄木鸟说的这两次话,你认为哪一次话对大树来说更重要?用“~~~~~~”划出这个句子。

  ⑧指答后贴板书: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⑨对于大树来说,这“小病”指什么? “大病”指什么?“危险”又指什么呢?

  ⑩啄木鸟说这句话又要告诉大树什么?

  ④让我们都来当当热心的啄木鸟医生,再来劝一劝大树吧!(齐读中心句)

  过渡:事情的后果是那样的严重,大树知道吗?

  (2)理解大树说的话。

  ①请小朋友看一看,大树说了几次话?找好后在自然段前打上“√”。

  ②指名三生分读大树三次说的话,其他学生思考:大树三次说话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回答板书;叫生气不耐烦)

  ③大树三次说话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小朋友联系啄木鸟说的话,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

  ④第一次:

  a.大树为什么要叫?

  b.大树很怕痛,应该怎样叫?小朋友自己练一练,想一想,哪些词该念重音?

  c.指读,男生读,齐读?

  ⑤第二次:

  a.大树第一次叫是因为它怕痛,它第二次生气又为了什么呢?谁能看着图说说大树生气的样子?

  b.它生气地说了什么?

  c.“身上哪会有虫”是什么意思?

  d.比较句子:(幻灯显示。)

  Ⅰ.这里有两个句子,请1、2大组小朋友读上面一句,3、4大组小朋友读下面一句。

  Ⅱ.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两个句子什么地方不一样?

  Ⅲ.用了“哪”和“?”的句子读起来生气呢,还是下一句读起来生气?

  Ⅳ.师范读后问;老师哪些词读出重音?

  e.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f.指名表演读,齐读。

  ④第三次:

  a.第三次大树变得“不耐烦”,“不耐烦”是什么意思?

  b.大树为什么不耐烦? 哪些词语看出大树“不耐烦”了?用“.”在书上标出来。

  c.谁用“不耐烦”的语气读读大树说的话?

  d.指读,齐读。

  ⑦大树的态度一次一次都不一样,现在谁能看着这句话,(幻灯显示)把大树三次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⑧指读后评议。

  ⑨齐读。

  过渡:大树的话一次比一次难听,它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它不明白--(读中心句),好心的啄木鸟只好飞走了。

  (3)分角色朗读。

  同桌小朋友一个当啄木鸟,一个当大树,自己练读它们的对话。

  ①指名分角色读。

  ②男女分角色读。

  3.学习第九自然段。

  引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得出道理。

  1.大树枯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请用“因为……所以……回答。

  2.再读中心句。

  3.小朋友学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幻灯出示选择题:

  读了《啄木鸟和大树》这个故事,我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

  ①我们不能学习大树。( )

  ②我们身上有了毛病,应该请医生来治病。( )

  ③一个人身上有了缺点、毛病,应欢迎别人指出,及时改正;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四、作业 。

  做课堂作业 5、6题。

  [教案述评]

  林艳老师于1996年参加台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比武获二等奖。《啄木鸟和大树》一文第二教时的教案是这次比武的教案,体现了“紧扣教学目标 ,突出重难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色。

  一、紧扣教学目标 ,突出重难点。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目的是教育学生懂得有缺点应该及时改正的道理。林老师为扣紧这一目标,突破这一重难点,在课中展示教学目标 。紧接着要求学生划出啄木鸟和大树的三次对话,教师重点抓住啄木鸟说的“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这一富有理性的重点句,层层剖析,理解到位。大树三次说的话,教师重点抓住大树的态度变化:叫--生气--不耐烦。大树不听啄木鸟的劝告,后来年轻力壮的大树枯死了,这究竟为什么?教师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理由。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因势利导,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辨析,这样既降低了坡度,又符合低段儿童的认知规律。

  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宴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教学中教师抓住“年轻力壮”和“枯死”两个词设计了对比性练习,让学生看图回答。紧接着问“年轻力壮的大树枯死,这到底为什么”?这样傲体现了图、文、练三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流程,使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很快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发展区,激起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本文的语盲文字训练,教师不是架空指导,而是让学生划、圈、注、比、读、议、评。尤其是大树三次说的话,态度越来越坏,教师着力引导学生联系啄木鸟说的话去领悟。然后,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大树态度变化的语气。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而且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