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 教案

2023-08-25

黄山奇石 教案 篇1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生字表:

  区省秀尤其仙翻滚巨著形状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 有感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黄山或黄山奇石,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 德育渗透

  1、 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激发学生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 通过学习“仙人指路”这一部分,引导学生去读中体会“仙人”不管风吹雨打,不管严寒酷暑,不管白天黑夜都站在那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挖掘课文,深化主题。教育学生向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们学习。

  三、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重点词句,体会奇石的妙处,表达内心喜爱的感情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突破:采用观察图画,读文章,理解重点词句进行品析的方法来解决。

  2、 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思维训练,解决课后第三题。这是难点。

  四、 教学准备:课件、vcd影片、展示平台、剪贴画

  五、 学生活动设计

  1、 观看影片 :对黄山有个整体认识,揭示课题。

  2、 就课题提问,带着疑问读文,自读自悟。

  3、 逐图学习,采用你喜欢哪幅图,就学哪幅图,教师的引导是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读文,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教师稍加点拨,解决课文的重点。

  4、 倡导学生欣赏哪一部分就背哪一部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5、 课文重点词,如“陡峭”、“翻滚的云海”采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山势陡峭和云海的汹涌澎湃。

  6、 在观察图、读文、体会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想象,解决第三题,吟诗作画,表达内心喜爱的情感。

  7、 观看影片2。再次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黄山,去欣赏美、感受美,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六、 激情引入

  1、 看《黄山四绝》的片段影片,边听边记

  师:(引)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景色优美,今天,我们一起去祖国名山—黄山去看看。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记,黄山有哪四绝闻名中外。

  2、 释题

  黄山的奇松千姿百态,怪石、奇、险、深、幽;云海,烟波浩淼,变化万千;温泉,紫云峰下可饮可浴的神奇之水。这些被称为“黄山四绝”。今天,我们一起去领悟黄山奇石的风采。(课件出示)

  3、 齐读课题

  4、 提问: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什么?

  (二)、重难点及目标完成

  1、自由读文  一边读一边想

  黄山有那些奇石?主要写了那些奇石?

  2、自由读二至四自然段。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三)、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1、 学生选择喜欢的部分学习,教师适当点拨。

  提问:你喜欢哪块奇石?

  你还喜欢哪块奇石?

  你为什么喜欢它?

  2、点拨  (课件浏览)

  (!)、“仙桃石”

  a、 提问:这么大的仙桃从哪儿来的?(生答:天上)

  b、 师讲述:《西游记》里孙悟空看守蟠桃园的故事。使仙桃硬充满神奇色彩。

  c、 抓住一“飞”、“落”训练朗读。强调重音,采用自读,分男、女生读。抽读。评价的方法。

  (2):“ 猴子观海” a。提问:这只顽皮的小猴子此时一动不动,神情专注地在干什么呢?b。观看《翻滚的云海》课件,使学生体会到此景的奇妙。c。抓住“翻滚的云海”训练朗读,读出云海的变化,云海的气势,从而加深学生的感受。采用自读、同桌互读、抽同桌读,评价,说说为什么读得好?(介绍读书经验)齐读。

  (3)“金鸡叫天都”a抓住“变成”、“每当太阳升起”、“金光闪闪的雄鸡”,通过训练朗读来体会它的奇妙。采用两队比赛的形式。

  (4)“仙人指路”这一部分由于无图,学生一般不会提。这里教师就引导学生从“指引方向”中想到仙人默默奉献。无私地为人们服务的精神,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带着敬佩的心情去朗读这一段。采用齐读、抽读,谈体会的方法来解决。

  (四)过渡语:仙桃石奇在从天而降,猴子观海令人产生无限暇想,仙人指路,惟妙惟肖。金鸡叫天都,变化无穷。你喜欢哪一部分就背哪一部分。(边讲解边贴画)

  (五)过渡语:大自然赋予黄山永恒的灵性与绝世的风采。像这样的奇石还有很多。请齐读第五自然段。

  (1) 四人小组讨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样子,抽生全班交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鼓励孩子。

  (2) 解释“……”抓住省略号,运用多媒体,去展示有特色的其它奇石,扩展眼界。

  (六)小结:黄山奇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七)面对黄山如此美景,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一下。可以是小诗、图画或几句话也可以。

  三、导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让我们再次走进黄山,去体会无穷的魅力吧!欣赏黄山风景(课件17)

  七、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难点 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出

  教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起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起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学生自己观察,看看需要书写的字应注意什么,让孩子们自己说,有利他们对字的掌握。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起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 怪石 巨石 仙人 仙桃

  闻名 著名 名字 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地蹲在山头,望着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在学文时,重点指导学生

  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布置作业A、让孩子们查找有关黄山其他石头的资料,

  B、班上的优生要求模仿课文,写出句子来介绍其他石头。

  板书设计

  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黄山奇天狗望月、仙女弹琴

  狮子抢球…

  课后小结教学本课时,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孩子们先查找其他的黄山奇石,让他们感受黄山石的“奇”。并出示了一些没有名字的奇石,要学生根据他们的外形特征,给这些石头取名字。学生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开动脑筋,赋予奇石们以各种有趣的名字,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他们的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可以尽情想象和创造的乐园。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让学生模仿写句,十分成功,效果理想。

黄山奇石 教案 篇3

  学科语文课题黄山奇石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设计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记忆字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用具:卡片、图片、电脑。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程设计过程修订情况及原因

  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

  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一)教师:为了让同学们玩的愉快而有意义,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请大家拿好介绍的内容,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3.教师走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2、小组汇报学习过程。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是

  (1)读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

  (3)扩展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进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写。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试着把每个字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比较,看看哪笔写得不好再进行修改。

  3.在书写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字不太好写?

  4.教师指导书写。

  (1)出示带田格的'滚字。

  (2)观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滚字:三点水旁的提写得不要太平,在横中线上收笔。右半部分的点横和公字要写在横中线上。下面的笔画是:撇、竖提、撇、捺,最后一笔捺要与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独立书写这个字,每字写一遍。

  (6)同桌同学互查,相互纠正。

  (7)展示评议。

  5.其他生字由于笔画少,不是很难,学生把每个生字独立写一遍。学生有问题举手,教师个别辅导。

  6.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最好。

  三、初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录音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段)

  2.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

  3、教师走下去收集问题。

  四、复习巩固:

  1.看词语,找出生字卡片,补充完整:

  秀丽神奇

  奇形怪(状)

  仙人(指)路

  2、读词大比拼: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看电脑随机出示词语看谁读的准确。

  五、布置作业:

  1、

  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

  抄写词语:神奇

  风景区

  弹琴

  名字

  翻滚

  著名

  巨石

  板书设计:

  14、黄山奇石

  仙桃石

  有趣极了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黄山奇石 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观察图画,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着: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接读课文,生评价。

  八、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九、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十、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0、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1、检查背诵。

  12、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着名的风景区,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怪石巨石仙人仙桃

  闻名着名名字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地蹲在山头,望着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板书:

  猴子观海一动不动望翻滚

  仙人指路伸着手臂巨石

  黄山奇石仙桃石像大桃子

  金鸡叫天都金光闪闪

黄山奇石 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读准生字字音,会读有关词语,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选择地说说黄山奇石的样子。

  情感目标:

  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产生去黄山看奇石的愿望和爱黄山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2—5自然段,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体会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奇”在哪里。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质疑。

  (利用遮屏功能遮住题目和图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同学们你们看图上都有什么?(石头,松树…)这幅图是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图。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著名!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移动遮屏),齐读课题<黄山奇石>其中“奇”字用批注功能批注。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奇?(谁能说一说奇是什么意思?)

  二、欣赏课文的情景朗读,初读课文质疑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情景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把书打开,自由小声读课文,并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读一遍。然后出示课件,检查学生们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抓注重点词语理解本段内容,导读全篇)

  (1)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知道的,请你画出来。

  (2)交流:

  重点词语:闻名中外景色秀丽神奇尤其

  (3)课件演示:

  安徽地理位置——黄山风景区——资料介绍(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指导朗读:你喜欢黄山风景区吗?将你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

  2、学习2——6自然段

  (1)读课文,同桌画找:课文介绍了哪些怪石?把它们的名字画下来,再读一读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交流:

  提问:哪些怪石是具体介绍的?哪些怪石是简单介绍的?(教师板书怪石的名字)

  (3)学习内容

  (注:按学生的回答,选择一种怪石进行精读指导,总结方法,其他几种怪石按此方法学习)(此环节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如:名字:猴子观海

  样子:抱着腿、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想象:猴子在干什么,看到什么?把你想象的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课件演示:猴子观海

  小结方法:名字样子想象(师生共同完成)

  (2)课件演示:(拓展内容)

  (有名字的怪石欣赏,没有名字的怪石,发挥你的想象给他起名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当教学到“仙桃石”时,课件出示仙桃石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聚光灯突出仙桃石)可以看到山顶的巨石就像一个大桃子,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等,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来历,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一讲。

  当教学到“猴子观海”时,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看到,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形状像猴子的石头,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学生对“翻滚的云海”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看看课件出示的翻滚的云海的图片,以此解决心中的疑团。

  当教学到“仙人指路”时,课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给游人指路呢。可以让学生学一学仙人指路的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着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要读出对仙桃石来历的一种猜想。读第三自然段要突出猴子观海的有趣,声音可以轻一点,仿佛怕惊动了正在观海的猴子。而第四自然段则要读出仙人指路这个传说的神秘感。朗读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有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表演读等。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将描写“金鸡叫天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理解什么是“金光闪闪的雄鸡”、“不住地啼叫”是什么意思。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发挥想象,画一画“金鸡叫天都”,再选几幅学生作品展示出来,大家来评一评谁画得好。

  最后一自然段,让孩子们在课文中勾出课文还写了那几种怪石。(利用批注功能批注还有那些怪石)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四、扩展想象

  然后让学生欣赏黄山其它被命名的怪石。再仿照课文练习说话,如:天鹅孵蛋,它好像……最后欣赏没有名字的怪石,让孩子试着给起名字,看看谁起的名字好,并说明自己的观点。

黄山奇石 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黄山奇石的记叙性短文。本文图文并茂,重点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这四种奇石。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更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顽石被描绘得活灵活现,不由地使人惊叹黄山的神奇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更多的以学生的自主识字为主,这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黄山,没有见过黄山那些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缺少对黄山奇石的直观感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图片,观看有关的风光片,认识黄山,从而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

  教学建议

  1.通过看图学习课文,了解文中描写的黄山奇石的形状,弄清黄山的岩石“奇”在哪里,体会黄山山石的奇妙。

  2.通过观察文中的图画和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在体会黄山山石的奇妙之时,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黄山风景区景色的秀丽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3.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看图学文,运用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山石的奇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黄山山石的奇妙,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3.能用“像”说写句子。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山石的“奇”。

  教学准备

  教师:黄山风光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激趣

  师: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胜地,有“五岳独尊”的泰山,也有“天下奇秀”的庐山,还有“人间仙境”的黄山……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黄山奇石》,去一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听清生字读音。

  2.请同学们看课文,说说一共讲了几种黄山奇石,其中哪几种是详细讲的。

  生:共讲了7种奇石,其中“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4种奇石是详细讲的。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分小组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起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3.汇报学习成果。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南:下部里面是,不要写成了“羊”。

  升:第二笔为竖撇,不要写成了竖。

  闪:里面“人”的捺变点。四、理解词义

  1.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查字典等方法,小组内交流、理解词义。

  2.把不明确词义的词提出来,同学们一起解决。

  五、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生字的书写特点。

  南:首横短,稍向右上斜;“冂”要写得略宽。

  位:左窄右宽。右部上横要短。

  巨:“匚”要写得方正、挺直,第二笔的横折处不能超出框的右边缘。

  第二课时

  一、观看录像,揭“奇”

  (播放介绍黄山风景的录像片段)

  师: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感“奇”

  师: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师: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又具体写了其中哪几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用“--”画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读完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生自由读课文,找奇石,画奇石,小组内交流。

  师指名学生汇报(课件依次出示奇石的图片,指名学生读这些奇石的名称)。

  师:你们觉得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生说)

  师: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仙桃”“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

  三、品读课文,探“奇”

  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块奇石--猴子观海(课件出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生说)

  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读读课文中描写“猴子观海”的句子,分小组讨论写得怎么样。

  (生朗读,小组内交流。)

  师: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听老师把这几句话读一读,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范读)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你们能把这块石头的奇特、有趣,甚至是可爱读出来吗?(生练读)

  (师指名读文,相机进行指导。)

  师:“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点击课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自由读这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表演读这句话,生表演读。)

  师: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两段话读一读。(生齐读课文)

  四、观图联想,写“奇”

  师: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奇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点击课件,出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下面我们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生观看图片,写话。

  师小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师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片段,其他学生听并给出评价。

  师:写得真不错,你们也会展开想象写石头了。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师:听了课文里的描述,我相信,你们再写石头就能写得更生动、具体了。

  五、读画诵说,赞“奇”

  师:能让你们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是作者笔下的奇石,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不同寻常,多么神奇。让我们一起认认真真读这段话,如果你朗读能力比较好,就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它们的神奇;如果你画画比较好,就用简笔画画出它们的神奇;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话说出它们的神奇。(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特点、喜好准备)

  师小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生通过朗读、简笔画、口述介绍奇石等形式,表现黄山山石的奇,赞美黄山景色的美。

  师:现在,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大屏幕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如此,你们有机会的话,就随父母去黄山游玩一下吧。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奇特有趣

  教学反思

  学生年龄小,而且大多数学生没有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观感受。上课伊始,我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老师一起去领略黄山的神奇风光,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非常想看黄山的奇石,学生带着好奇心,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出了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仙女”“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在黄山出现了。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黄山奇石 教案 篇7

  一、导言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看了图,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黄山闻名中外,怪石有趣,那黄山的怪石怎么有趣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A、1、〖投影看图,这块岩石的形状像什么?

  2、点读2节、思考:这段介绍的奇石叫什么,样子怎么有趣?

  〖贴学法1

  3、点答、板:(仙桃石)

  4、〖出示黑板比较句子

  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

  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仙桃石是不是真的从天上飞下来的?你从哪个词看出来?(不是好像)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2)哪这两句哪句好?请用“帧被好句,用“△”画好词〖贴学法2

  (3)这块石头像桃子,收“桃石”不行吗?联系图看看石头周围的环境,说说为什么在“桃石”前加个“仙”字?(远山近雾,云雾缭绕,好像仙境一样。)板画:

  5、我们看看图,你想到了什么?这块石头怎么来的?

  6、人们对这块石头非常喜爱,所以叫它“仙桃石”,谁来读读,

  描写怪石有趣的词句要重读,要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

  〖贴学法4

  7、学法

  这段向我们介绍了仙桃石的名字、样子有趣、我们学习这段用了这种方法,板:学习方法,齐读:

  (1)看图读课文,知道奇石的名字、样子。(2)画好词句,用“——”画好句,用“△”画好词;3、合理想象奇石的来历或会说什么;4、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喜爱之情。│

  B、1、同学们自己根据学习方法自学,动手把该画的地方画一下,

  动脑想想怎样回答,动口说说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

  2、点答〖投影2

  (1)这段介绍的奇石叫什么,样子怎样有趣?板:猴子观海

  (2)你找到了哪些好的词句?出示小黑板

  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它在看什么?说明什么?

  (3)你想象一下,这只猴子可能会说什么?

  (4)猴子观海多美呀,请男生用赞美的语气读。

  C、1、下面两个自然段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奇石呢?用学习方法自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动脑、动口、动手。

  〖投影32、点答谁能按学习方法把你怎么学第4段说一说?

  板: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这两段都写得很美,很有趣,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两段。

  D、课文的第2段到第5段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有趣的奇石,那第六段又向我们介绍什么内容呢?齐读,边读边想这问题。

  1、点答:第六段你读懂什么?

  2、“奇形怪状”是什么意思,联系课文中的句子想一想。

  3、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的奇石而骄傲,自豪,再齐读第六段。

  三、看录像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黄山奇石的理解,老师放一段录像,边看边想,黄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想说什么?

  1、点答(看景字)

  2、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怪石有趣,是中外游人向往的地方,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的大好河山而骄傲自豪,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一课,读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黄山是我国的一部分,我们祖国处处有美景,我们桂林山水甲天下,如象山、七星岩、独秀峰等等,都有着动人的传说,你能不能学习课文中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用上一些好词句,向大家介绍桂林的一处美景。

  4、通过这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通知看图学文,弄清了黄山的石“奇”在哪,还知道了黄山的风景确实神奇、有趣。老师告诉你们,像黄山这样美丽的风景区,在我国还有很多很多,希望你们以后能亲自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黄山奇石 教案 篇8

  一、创设情境,想象激发兴趣

  1.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我们看这三幅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呀?选择其中的一块石头想一想、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同学们想得好,说得好,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和描述的是安徽省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齐读课题。

  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学生富有想象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敢想敢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进人情境,有了学习的热情,很自然地进入。

  二、初读感知,调动情感参与

  1.教师配乐边出示相关内容的课件,边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2.学生听后谈感受: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3.同学们现在就自己读课文吧,亲自感受一下黄山石的奇特。注意要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初步感受到黄山石的奇特。让学生说出此时想说的话,谈出自己感受,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也确实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

  三、自主识字,体验学习快乐

  1.教师出示14个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课件,学生自主识字。

  2.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

  3.汇报──“小老师教生字”:教师将14个生字做成苹果形的卡放在小筐里,让学生到前面的小筐里取苹果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们认字。

  [学生是乐于模仿的,平时教师教学生认字时的过程学生已记在心间,让学生当小老师,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学生积极踊跃,兴味盎然,其他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识字热情,学生真的成为识字的主人,强化了学生识字效果。]

  四、表情朗读,感悟山石奇特之美

  1.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文中都写出了哪些奇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练习朗读,看谁读得好。(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

  3.还能用其它形式表现出黄山石的奇特吗?(鼓励学生用背诵、表演、编故事、做导游等方式来表现。)

  「朗读是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基础,自我感悟才会有最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黄山石的奇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多方面多形式,学生必然会感受深刻,更真切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伟大。]

  五、拓展训练,想想画画说说

  1.黄山奇石还有很多,把你想象出来的用彩笔画一画,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2.根据自己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听。

  [教师安排这一环节,突出表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同学们,安徽黄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课后大家可以通过问家长、翻阅图书、上网查寻等方法找找有关黄山的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个“我知道的黄山”小型汇报会,还要评出“小小黄山通”。

  [树立大语文观,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不局限于课本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知识,相互交流,培养综合素质。]

黄山奇石 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要运用音乐、图像等手段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与情感的储备,化繁为简,整体把握,重视朗读、背诵,注重熏陶感染。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千峰竞秀,著名的七十二峰雄姿灵秀,气势磅礴。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分布遍及峰壑巅坡,构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情趣图。《黄山奇石》一文正是对黄山奇石的描写,“奇”字概括出黄山石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初步辨别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通过与小伙伴合作交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看图学文、读文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热身

  (播放课件)同学们,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快乐。上课之前,请你像我这样做:学会自信、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好了,上课!

  一、录像引入,激趣质疑。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湖美景人人夸。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安徽省南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黄山。板书:黄山。

  2、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课件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板书:奇石。齐读课题。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播放录像。)看了录像之后,你对这个“奇”字是怎样理解的呢?再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进入文本,初读感知。

  1、(出示读文提示)带着问题按照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找一名同学读要求):

  (1)标上自然段序号。

  (2)选择你喜欢的办法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用你喜欢的线画出来。2、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请同学们按照自然段读课文,喜欢读的同学就可以直接站起来读。注意不要唱读。教师纠正读音。

  三、研读文本,深入探究。

  (一)理清详略。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jǐng)区在我国安徽(huī)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yóu)其是那些怪石,有趣(qù)极了。

  1、课文读完了,你一定找到了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了吧?(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板书:神奇、有趣。“尤其”的近义词是什么呢?(特别。)你能把“尤其”换成“特别”,再读一读这句话吗?第一自然段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黄山在哪里?读这个自然段的时候,注意重读“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极”,谁还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后思考题“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描写的奇石的名字。

  3、汇报:详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略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二)深入探究。

  这四种详写的奇石中,你对哪种最感兴趣?课文中有两幅插图,看看是什么奇石的图片呢?那么我们就先来游览下这两处奇石。引导学生先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在一座陡(dǒu)峭(qiào)的山峰(fēng)上,有一只石猴。它两只胳(gē)膊(bo)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dūn)在山头,望着翻滚(gǔn)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

  (1)观察:看,这是什么?板书:猴子观海。猴子在哪呢?他在干什么?

  (2)读文: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猴子观海”?谁来读给大家听?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写得好吗,哪些词语用得好?“陡峭(山非常高、直上直下的)”“翻滚(云海的动态)”;动词“抱”“蹲”“望(向远处看)”。这个自然段写出了猴子观海的位置、动作。如果把这句话改为:在面对着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块大石头,这就是“猴子观海”。好不好?(不好,原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得很生动。)请同学们学生做动作体会一下。

  (3)想象:一名学生读短文,其他同学看图片。想象:为什么猴子这样望着翻滚的云海?抓住“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蹲”。

  (4)有感情地再读课文。

  过渡:刚才我们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学习了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接下里我们就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学习,好吗?

  2、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bì)指向前方。

  课文还有一张插图,画的是什么?板书:仙人指路。(1)观察:看到了什么?(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话回答。)(2)读文:看图,找一名同学读文,注意动词“站、指”。全班同学做动作。这是一个比喻句,十分形象。

  (3)想象:我们现在就在这黄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这位仙人你会和他说什么,他又会和你说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应该有人——问路。)

  (4)再读。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自学第2和第5自然段,然后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学生自学、交流收获。教师巡视,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观看图片的感受;也可以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哪里写得好;还可以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抓住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

  3、仙桃石: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板书:仙桃石。

  (1)看图说仙桃石的样子。

  (2)读课文,什么样的,什么地方的?(用书中句子回答。)注意动词:飞、落。(动画演示。)

  (3)如果这样说:就说“仙桃石”吧,它是山顶石盘上的一块桃形的石头。好不好?

  (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课件观察、联想。4、金鸡叫天都: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巨(jù)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xióng)鸡。它伸着脖(bó)子,就像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tí)叫。不用说,这就是著(zhù)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看图描述。板书:金鸡叫天都。

  (2)读文。注意动词“伸、啼叫”,“天都”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画一画“金鸡叫天都”你会画些什么?化成什么样?为什么?

  (3)读文。(三)创造提升。

  1、读最后一自然段。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shī)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略写了什么?

  2、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是什么样子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还会有什么样的奇石?

  3、读最后一句。板书:奇形怪状

  四、总结升华,激发欲望。

  1、品悟“奇”: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奇形怪状、引起想象。

  2、记得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比五岳的景色还要美、还要神奇。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教案 篇10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认识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新授:

  1、通过的读课文,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祖国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黄山奇石 教案 篇11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俺们不只要让同学认知石“奇”,还要让同学感悟石“趣”。因此,俺们可以依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同学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同学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同学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同学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性准备

  (一)安排同学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二)自读课文及相关内容。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导入

  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同学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看图学文”的方法。

  三、体验性阅读

  (一)知“石”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身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2.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同学的兴趣,教师可让同学在班上进行交流。

  3.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不只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同学的观察能力。

  (二)说“石”

  1.读课文,对照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引导同学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

  2.读课文,充沛发挥自身的想像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励同学大胆想像。

  3.对同学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子进行表述,空虚观察、表达的内容,增强同学课外学习的兴趣,训练同学掌握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悟“石”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想像一下:“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的来历,可以以神话、童话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示。比一比,看谁说得形象、生动、情节完整。

  2.在广泛想像的基础上,选择一块奇石,就自身所想像的来历讲给家长听一听,然后写下来。

  3.在自读、自悟及发明性想像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神韵,陶治同学的情趣。

  四、整理性阅读

  整理性阅读,是指在网络资源、自读自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回归于文本。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小组读均可)。

  (二)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方法、特殊感受等),有何疑问。

  五、拓展性练习

  本拓展性练习,主要是走出教材,适当增加阅读量,训练同学的语文能力。其练习的资料既可以是《自读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儿童读物上的有关写景状物、有益于培养同学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短文。从来源的渠道上讲,既可以是教师收集的,也可以是安排同学自身收集。在拓展的要求上,尽量体现理解的层次性和多元化。

  ------------------------------------------------------------

  一读课题,理解“奇”字

  读课题后,有同学问:“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样的石头?”俺先让同学查字典,然后引导同学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此时,“奇”字吸引了同学,使他们发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二初读课文,找出“奇石”

  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同学由此对黄山奇石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讲读课文,欣赏“奇石”

  同学真正领略黄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还是在学课文之时。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导同学从三个方面来感受。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通过读课文来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观海”的奇妙不只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同学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词义,就会感到奇怪: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同学再读课文后恍然大悟,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滚的云海。细究“翻滚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因为平时俺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通常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处的位置高,所以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同学明白了这一番道理,再读课文,肯定会为“猴子观海”这一奇石大声叫“绝”。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走到那里就会有位仙人帮俺们指明方向。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

  “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个“变”字道出的。天都峰上的几块巨石的形状像只雄鸡原本就很奇怪了,而太阳升起时,巨石还能“变”得金光闪闪,像只美丽的金鸡,这就更令人惊奇了。让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太阳升起时天都峰上的景象,他们便能切实感受到“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了。

  四朗读全文,加深对“奇石”的感受

  讲读课文之后,俺让同学闭上眼睛,俺一边播放轻音乐,一边动情地读课文,让同学边听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同学仿佛插上了翅膀飞到了黄山的上空,仿佛看到了落在山顶的仙桃、蹲在山头的猴子、指路的仙人、太阳出来时一刹那巨石变成的金鸡。此时,俺再让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同学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体会作者描绘的自然景色之美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抓住“奇”字教《黄山奇石》,让同学既能体会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黄山怪石的有趣,又能体会到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

  附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形怪状有趣极了

  仙桃石 飞 落 天狗望月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 狮子抢球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仙女弹琴

  金鸡叫天都 伸 叫……

黄山奇石 教案 篇12

  2、黄山奇石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观察图画,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接读课文,生评价。

  八、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九、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十、作业 。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0、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1、检查背诵。

  12、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 怪石 巨石 仙人 仙桃

  闻名 著名 名字 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地蹲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板书:

  猴子观海 一动不动 望 翻滚

  仙人指路 伸着手臂 巨石

  黄山奇石 仙桃石 像大桃子

  金鸡叫天都 金光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