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教案

2023-08-04

《2023,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感受祖国首都的美丽。

  【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的聚焦于北京。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让他们爱北京、以北京为豪。在学习时我打算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北京了解了哪些,在放幻灯片,让学生对北京古老而现代的景观有所了解,再进入本文的学习。生字的学习还是发挥小组的作用,有小组长带领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再通过读短文检查。课文的朗读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的作用读通、读顺、读的有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说北京,导入新课  

  1、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2、课件出示:美丽的北京。   

  展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天an门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的北京。  

  3、北京多美呀!今天,我们一起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⑴ 学生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   

  ⑵ 课件出示词语:     

  中 央    黄 瓦    高楼 大 厦  宽 阔    四 周    拼 成 图 案

  庄  严   花坛    名 胜 古 迹     纪 念 碑     绿 毯 似 的 草 坪

  ① 学生自读;   ② 小老师领读;   ③ 开火车读。   

  ⑶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⑷ 给生字找朋友。

  三、朗读欣赏,悟情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读读想想说说:哪些地方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想读的地方划出来,再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和他说说你为什么想读。  

  4、你觉得哪些地方不明白?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北京的事情?  

  5、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实践活动  

  北京的景色如此美丽,让我们动手把它画下来,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想象画,并配上一、两句赞美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生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北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中的生字娃娃交了朋友。这些生字娃娃非常高兴认识大家,今天它们还想跟你们玩一玩。

  生字娃娃都在这呢!谁想带领大家读一遍再组一个词,如果全对了老师就把这个生字娃娃送给你。谁愿意来呢?(认读生字)同学们的生字都记得不错,为了奖励大家,下面老师准备带你们到北京去看一看,大家高兴吗?

  二、范读,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看课件:

  问:游览了北京,你认为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板书:美丽 首都)简介首都:首都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国家最高权利机关的所在地。

  2、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首都?

  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首都,我国的首都北京非常美丽。你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来体会北京的美丽?

  认真读课文,看看北京有那些美丽的地方,一边读一边用铅笔做上记号……  

  3、生汇报:读出自己划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 理解词句  

  1、分组讨论:你认为北京哪个地方最美,是从哪个词或哪句话读出来的,然后再把找出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在组内讨论并读句子。

  3、组织学生汇报:   

  ⑴ 天an门:

  ① 请你把写天an门的句子读出来。

  ② 天an门美在哪?

  ③ 出示天an门视频,简介天an门的历史。

  ④ 看图体会天an门的美丽和庄严。

  ⑤ 理解“庄严”,你见过哪些庄严的场面?

  ⑥ 指导读句子、点读、评议、齐读。

  ⑵ 柏油马路:    

  ① 学生读出写柏油马路的句子。

  ② 大屏出示句子指名读。

  ③ 想象一下,“绿树成阴”是什么样子?

  ④ 理解“绿树成阴”。

  ⑤ 还从哪体会到马路的美?

  看图体会“鲜花盛开”、“又宽又长”。    

  ⑥ 指导读、点读、齐读。

  ⑶ 立交桥:

  ① 学生读出写立交桥的句子。

  ② 大屏出示句子点读。

  ③ 师范读,指导读长句。

  ④ 学生试读。

  ⑤ 比较句子: 立交桥四周有草坪和花坛。

  立交桥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说说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为什么把草坪比成绿毯呢? 想想立交桥四周的花坛会有哪些图案?

  课件出示各种图案的花坛。

  师:立交桥四周很美,桥上也很繁忙。 (视频播放桥上桥下车辆来来往往的画面。)

  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

  师: 立交桥确实很美 , 成了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⑷ 名胜古迹:    

  ① 学生读出写名胜古迹的句子。

  ② 你知道北京有那些名胜古迹?    

  ③ 看图片,老师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     

  师:北京的名胜古迹可多了!这是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这是皇帝祭天的天坛,观测天象的古观象台,还有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圆明园遗址。北京不光名胜古迹多,风景优美的公园也不少。你知道哪些?

  学生回答后看课件,欣赏美丽的公园。老师同时作介绍。

  师:这是皇家林园颐和园、这是历史悠久的北海公园、这是世界名胜微缩景园、这是中华民族园,它浓缩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四、朗读总结  

  1、齐读2、3、4自然段。再次感受北京的美丽。

  2、读到这里你最想说什么?

  3、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五、扩展  

  北京很美,如今新北京新奥运也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1、课件出示新体育场馆图片。

  2、这些都是为迎接2008年新奥运新建的体育场馆,北京吸引了无数外国朋友来旅游。如果请你当小导游,你准备介绍哪个地方?

  3、指名上台来当小导游: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更加感受到北京的美丽,祖国的伟大。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4、师生共唱《我爱北京天an门》、《北京颂歌》。

《2023,北京》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朗读课文,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营造浓浓的奥运氛围,在诵读中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初步体会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

  3、学习几个生字:京环机员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范读,感知大意

  1、出示“鸟巢”图片

  认读“鸟巢”,说说为什么加上双引号。

  2、谈谈对北京奥运会的印象。

  3、板书课题:再见了,北京!

  指名读,指导读出感叹号的语气。

  4、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5、听老师把文章读一遍。(在《我和你》处放音乐)

  6、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什么呢?

  (二)自由练读,读准读通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自己练习朗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读不好的地方停下来,多练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

  2、出示词语

  biǎo míng chǎng péng

  表演几名场上朋友

  yuán ào huán

  运动员奥运会五环旗

  wéi mù huǎn

  落下帷幕缓缓降下

  xióng rán shāo xī

  熊熊燃烧渐渐熄灭

  pāo

  礼花四起抛向天空

  (1)指名分行读

  (2)分组读

  (3)齐读

  (4)去掉拼音自己练读,不会的可以快速看一下课文。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指名分句朗读,相机指导,纠正

  (2)师生配合,共同朗读课文

  4、词语搭配

  奥运圣火缓缓降下

  五环旗渐渐熄灭

  北京城落下帷幕

  奥运会礼花四起

  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相机提问:

  (1)能给“渐渐”换个词吗?怎么读呢?再齐读。

  (2)五环旗是奥运会的会旗,你们见过吗?

  出示五环旗图,一起按顺序说说五环的颜色。

  小结:这五环呀,就代表了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

  (3)奥运会落下帷幕是什么意思呢?

  (4)齐读答案。

  (三)精读第一节,感受留恋与不舍

  1、过渡:五环旗缓缓降下,奥运圣火渐渐熄灭,这些都告诉我们,第29届夏季奥运会真的就要结束了!现在,就让我们回到一年前的8月24日晚(出示),回到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现场(出示鸟巢图)——这是哪里呀?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夜晚,鸟巢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请同学们再读第一节,把你最喜欢读的一句话好好读一读,等会儿我们比比谁读得最好,我们奖励给他最大的福娃!

  3、汇报交流

  ●表演台上,几名外国运动员登上“飞机”舷梯,他们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以微笑告别北京。

  (1)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这句?

  出示缺少“深情”和“微笑”的句子,指名填。

  (2)从这两个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3)补充图片,介绍外国运动员对北京的夸赞和对中国的喜爱!

  小结:看来,不仅是这几名运动员舍不得离开北京,还有很多外国运动员都爱上了北京,不想离去呢!

  (4)感情朗读,读出不舍。

  ●场上仿佛又响起了《我和你》的歌声: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1)我猜,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定也很喜欢《我和你》这首歌吧!这可是我们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呀!会唱吗?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

  (2)真好听!这简简单单的歌词,唱出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出示)

  (3)是呀,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可是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村里,我们都是一家人!现在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一家人就要分开了,同学们舍得吗?

  (4)出示: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高达8米的圣火渐渐熄灭。

  连奥运圣火都舍不得一下子熄灭,而是?

  感情朗读。

  (5)“熊熊燃烧”“缓缓降下”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词语吗?

  4、齐读第一节。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会徽:知道这是什么吗?

  它像什么呢?它还像我们的一个汉字!

  对照会徽师范写“京”,别写别赋予“京”每个笔画以人的特征。

  生在桌上写一个。

  2、出示:环机员

  自学,说说怎么记住。

  3、描红、临写。

《2023,北京》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通过《我们的教室》和《三味书屋》的教学,学生对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已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本课中类似的段落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本课叙述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

  2.教材特点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1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第2、3、4自然段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内容来介绍北京的特色。第2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这是北京的象征。第3自然段介绍了北京的街道和立交桥。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建设成就。第4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公园。第5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抒发了作者赞美和热爱北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抄写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认识顿号。

  3.能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5.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课文第2自然段按方位东、西、南、北、中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是阅读训练的重点。

  2.第3自然段的理解及指导背诵。

  教学难点:1.本课中有些词语要借助课文插图进行理解。

  2.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句子较长,要注意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天安门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借助课文插图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1、2自然段,并能按方位顺序说说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打出北京天安门的投影。

  (2)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吗?

  (3)指名说,你还知道北京有那些美丽的景观?

  (4)我国的首都北京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观,我们今天要学习24课,(揭题)我们要跟随课文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北京城。

  2.听课文录音,学生划生字新词,并标好自然段序号。

  3.学生自学。

  读课文,记字形,想词义,主要内容。

  4.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垂、颖。

  (3)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词语。如:汉白玉、华表、立交桥……

  (4)指名分段朗读,指导长句中的停顿。(长句中的停顿打“/”)

  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准多音字“都”。

  (2)理解“首都”。(中央、国务院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6.学习第2自然段。

  (1)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①划出方位词,看看写了那几个方位。②看看每个方位各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划出方位词。指名回答,师生订正。

  (3)理清本段内容。

  ①尝试作业。(板书出现,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反馈。

  ②看投影说说广场周围有哪些建筑物。

  (4)读课文看图(或投影)欣赏各建筑物。

  ①读1一5句。

  a.从插图上指出:天安门城楼、金水河、汉白玉石桥、汉白玉华表。

  b.你能看插图有顺序他说说天安门城楼吗?

  c.打出“天安门城楼”的投影,体会它的庄严和美丽。

  d.齐读写天安门城楼的句子,体会庄严和美丽。

  ②读6、7句,打出“人民大会堂”的投影,说说自己的感觉。

  ③读8、9句,打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投影,教师简要介绍。

  ④打出投影,指名比较具体地说说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5)齐读第二自然段,:本段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7.作业。

  (1)抄写词语。

  (2)划出方位词,(《作业本》第5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第3自然段。

  2.摘录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认识顿号。

  3.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抽读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本》第6题)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和指导长句中的停顿。

  (2)质疑。(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绿树成荫、川流不息等。)

  (3)利用投影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①读第1句。理解:这一句讲了北京的什么?“许多”一词说明北京什么很多?你能把这一句话改成用两句话来说吗,(“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大街”和“北京有许多造型新颖的立交桥”)再读这一句进行体会理解。

  ②打出北京市大街的投影片。说说大街是怎样的?(引导: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③打出立交桥的投影片。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地方有什么。(立交桥四周有……,立交桥上……)b.谁还能说说立交桥有什么作用?(对便利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齐读课文4、5句。

  (4)小黑板出示课堂作业。(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清句子间的关系。)

  课文第1句总的介绍了北京的和,第2句具体写了,第3、4句具体写了。

  (5)背诵指导。

  ①看投影读句子,记住第1句讲什么,第2句讲什么,第3、4句讲什么。

  ②看投影,背诵有关句子。

  ③看投影试背。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齐读课文,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想想第2句和第1句间是什么关系?(第2句是对第1句的补充说明或举例说明。)

  (3)课文说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公园”,那么第2句中哪些是“名胜古迹”?哪些是“公园”?

  (4)借助投影或有关图片,简单介绍“名胜古迹”和“公园”。激发学生想去北京看看的欲望。

  (5)再读这个自然段,划出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说说顿号的用法。(表示并列词语间的停顿。)摘录句子。

  4.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觉得北京什么地方很美?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3)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心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也可配音乐增强感染力。)

  5.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4题。

《2023,北京》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必须切实学好。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其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母去除分子,得出小数商。二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再化成小数;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得出的小数商再按四舍五入法则根据要求保留小数的位数。教学时要讲清“=”和“≈”使用的道理。

  学情分析:

  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应始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通过交流、辨析和比较,逐步明确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基本方法。如在教学例9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0.5与3/4的大小。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比较,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比较。至于如何把分数化成小数,要启发学生应用前面学习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

  教学目标:

  (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

  2、能力目标:在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总结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化小数的基本方法以及小数化成分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1、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教学过程:

  一、媒体运用、任务导学、明确任务

  最近,和我们同一学年的明明和欢欢,遇到了一些关于分数和小数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解决吗?(愿意)同学们非常乐于助人,要想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老师先来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 (出示幻灯片)

  2、填空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

  (2) 0.9 表示( )分之( )。 0.07 表示( )分之( )。

  0.013表示( )分之( )。 4.27 表示( )又( )分之( )

  二、课堂探究,自主学习

  1、同学们对分数和小数的这些知识掌握的真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和欢欢,遇到了什么难题?

  (出示灯片)学校手工课上教同学们编中国结,欢欢编的中国结用了0.6米红绳,明明编的中国结用了3/5 米的红绳,谁用得红绳多?为什么?(指名读题)

  师:要想知道谁用得红绳多,实际就是求什么?生: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

  怎样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板书课题)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智慧解决问题,有没有信心?让我们一起看合作要求。

  探究要求

  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先独立思考,把方法记录下来,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2、学生试做,指名板演汇报。

  (1)因为3/5=3÷5=0.6,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用三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下面就请第一名同学汇报

  (1)根据小数的意义,在线段图上找到0.6,明确就是6/10

  师:他是根据分数与小数的意义,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实在是太棒了

  (2)下面就请第二名同学汇报

  生:因为0.6= 6/10= 3/5,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你能说说理由吗?生1:利用小数的意义,因为0.6里有6个十分之一,表示十分之六,就是6/10,约分后是3/5。

  师:他是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再与分数比较大小,他这种方法非常好,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掌握了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

  三、合作探究

  师:那老师再出几道,1,2,3位小数,你能用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做出来吗?

  合作要求

  1、把 0.3,0.15,0.543化成分数, 你发现了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生1:一位小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生2: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3、师:谁来总结一下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和注意点。(出示灯片)

  生:小数化分数,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师:老师相信大家运用这个规律,在做小数化分数的时候会做得更快,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快速地做下面的题

  (1)(出示灯片)练一练:把“0.07,0.24,0.123,1.05化成分数。用作业本试着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化分数的方法,那么分数又该怎样化成小数呢?

  下面就请第三名同学汇报

  (2)因为3/5=3÷5=0.6,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

  师:他是用分数化小数(板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谁能说说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的,怎么办

  4、利用分数化小数的算法,探究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1)出示灯片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2)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做下面一组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出示灯片)练习题:把3/4,1/2,4/7化成小数。汇报

  四、交流展示

  师:刚才我们总结了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的一般方法,但有些分数的分母比较特殊,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呢?

  (灯片)交流讨论:请观察下面几个分数分母的特点,你能找到更巧妙的方法把他们化成小数吗?想好后组内交流。

  把9/10,43/100,7/25化成小数。

  生1:象9/10,43/100,这样,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直接化成小数。

  生2:象7/25,这样,分母是10、100、1000 ……的因数的,可以通分化成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再直接化成小数。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分数化小数的两种特殊的方法,再加上之前我们总结的分数化小数一般方法,一共有三种方法,谁来说说分数化小数的三种方法?

  出示灯片:方法(齐读)

  希望大家在做分数化小数的实际做题的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的选择恰当的方法,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五、反馈拓展,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帮助小朋友们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学到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基本题型

  (1)数学书99页1题

  学生观察图,结合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思考并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图中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2)数学书99页3题

  学生先独立连线,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可以将小数化成分数,然后与下面的分数比较;也可以将分数化成小数,再与上面的小数比较。

  2、灵活题型,

  有三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从山下到山顶,甲用了 3/4 时,乙用了0.8时,丙用了3/25时,你能比较出哪位同学登得快吗?先试着做,然后汇报

  小结:当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都把分数转化为小数来比较大小简便。

  3、知识拓展,100页,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其实有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请你自学教材第100 页的“你知道吗”,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灯片)思考

  (1)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

  (2)7/8,7/25,7/40,7/9.7/30,7/44,这些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 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

  六、总结

  今天你学到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七、评价检测

  练习十九6题7题

《2023,北京》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课件1、2)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我会读”下面词语。(课件3)

  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三、学生自主识字。(课件4)

  1、重点认读以下生字:央、市、旁、城

  2、教师范写,学生再写。

  四、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了北京哪些美丽的地方?

  二、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想一想,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天安门:庄严、美丽,宽阔的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看图理解“矗立”的意思)(课件5、6、7)

  柏油马路: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课件8)

  立交桥:许多、有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课件9)

  名胜古迹和公园、高楼大厦:许多、风景优美。全城到处是绿树,到处是大楼。(课件10、11、12)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练习(课件13)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图片、文字等)

  板书设计:

  北京

  天安门庄严、美丽

  柏油马路宽、长、绿树成阴

  立交桥许多、川流不息美丽

  名胜古迹、公园风景优美

《2023,北京》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爱国热情,弘扬奥运精神。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特征,他们对奥运会的了解是比较肤浅的,申奥的深远意义更是无法理解。在课前有目的地让学生了解了有关奥运会的情况,对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感情基调。课文主要描写的是申奥成功后,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到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虽然了解沸腾的原因,但是学生对当时的一些场景的感受还是比较模糊的,学生要感受当时的群情激奋,需要给学生创设一定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感受那沸腾的情景后,利用课文学习再现沸腾。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感受沸腾

  上课前,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欣赏一段录像,想看吗?

  (播放申奥宣传片和北京申奥成功的录像片段)随着录像的播放,老师在一旁进行有关奥运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奥运进一步了解。

  (录像定格在群情沸腾的天安门广场上)小朋友们,此时的天安门广场上热闹非凡,人们跳跃着、欢呼着你能用上一些词语说说此时的情景吗?(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沸腾)

  此时的天安门广场沸腾了!

  二、揭示课题了解沸腾

  小朋友,此时此刻,天安门广场为什么会沸腾起来?(小朋友交流老师板书课题:20__,北京)

  欢庆申奥成功,人们是多么的激动,让我们一起欢呼(齐读课题)

  北京胜利了!当这个好消息从莫斯科传出,中华大地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共同庆祝,让我们随着课文,再次回到那激动人心的夜晚!

  三、初读课文感悟沸腾

  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他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

  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四、细读课文展现沸腾

  (一)是呀,申奥终于成功了,炎黄子孙怎能不激动万分呢!让我们再回到那难忘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出示画面以及中国赢啦!中国赢啦!)

  1、个别读

  2、中国什么胜利了?(交流)

  是呀,多少年的努力,多少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让我们随着欢呼的人群一起呐喊(齐读第一小节)

  (二)早已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都在关注着,等待着!当人们期盼已久的申奥成功的好消息传来时(出示第二小节,读北京就沸腾了)

  这里的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好消息?(理解:喜讯)

  北京申奥成功了,多好的消息呀!北京沸腾了!让我们也动起来,读好这一小节!(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喜讯是什么时候传来的?北京是什么时候沸腾的?(突出:刚刚,就。再读这一小节)

  (三)为什么喜讯刚刚传来,北京就沸腾了呢?(出示第三小节自由朗读)

  交流:人们早已等候在那里;而且等候的人很多。

  你从哪里感受到人多的?(理解词语:人山人海四面八方涌来读好地一句话)

  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庆申奥成功,天安门广场沸腾了!这么多的人是怎样欢庆的呢?(自主选择交流,老师相机指导体会与朗读)

  ·假如你在广场上,你回欢呼些什么呢?可以加上一些动作表示你的兴奋。(学生交流、朗读)

  大家都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悦,尽情地将自己手中的东西抛向天空,他们(引导朗读)

  ·人们高兴得不停地蹦呀、跳呀,奔跑着人们因为开心而奔跑(朗读第三句话)

  ·早有准备的人们用中国最喜庆的方式来庆贺申奥的成功,看听(朗读好四、五句话)

  ·喜讯传来,天安门广场沸腾了,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练习说话,帮助朗读背诵)

  (配上录像朗读这一小节)

  ·此情此景,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吗?(交流:欣喜若狂欢声雷动灯火辉煌载歌载舞)此时的天安门广场成了(读最后一句)

  ·此时此刻,北京沸腾了,首都人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中国沸腾了,全国人民共同欢庆这伟大的胜利。大家尽情地唱啊、跳啊,奔相告知如果你就在欢庆的人群中,你想说什么?(交流说话)

  (四)引读最后一小节

  从这一刻开始,大家都在盼望着20__年的到来!相信20__年的北京会更加漂亮,20__年的北京人的素质会更高20__年的北京会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读最后一小节

  ·评价:老师听出了对20__的期待,对20__的向往,听出了一个中国孩子的骄傲与自豪

  20__年我们相约北京,共同期盼,共同祝愿北京的奥运会获得圆满成功!让我们再来读课题(个别、齐读课题)

  五、课外延伸群情沸腾

  中国有句俗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离20__还有4年的时间,首都人民都在为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做准备了,我们能为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呢?(交流,引导;相机展示北京奥运会会馆等建筑的图片和北京人学外语的情景)

  你能把你的想法写下来,落实到行动中去吗?

  板书设计:

  20__,北京

  沸腾

  (教学反思)

  通过文章明亮的眼睛蓝色百合

  《20__,北京》讲述了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天安门广场上首都人民尽情欢庆的壮观场面。备课的时候,我抓住了沸腾这个词,通过这闪烁着激动、喜悦之光的眼睛,引导着孩子们深入地体会,那包含在字里行间的人们自豪之情。

  一、创设情境,感受沸腾。

  20__年7月13日晚上,那是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如何把孩子们带入时光隧道,让他们真切地感受什么是沸腾呢?

  我们先由水讲起,我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在哪里见过沸腾的景象?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学生很自然地想起了开水翻滚的样子)。这是我相机引导:水花不停地翻滚,水蒸气的力量把壶盖不断地顶起来再顶起来。那人群沸腾是怎样呢?

  这时候我讲述了亲身的经历,以我自己的感受拉近那一时刻与学生的距离:孩子们,20__年7月13日晚上,中国大地上可以说是万人空巷。人们都去哪儿了?都在家里电视机前面守着呢!魏老师、和你们的爸爸、妈妈,很多很多人端端正正坐在电视机前面,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当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走上了宣讲台,拿出了一个信封,开始读起来:

  好,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当时的魏老师,或者是你的爸爸妈妈,魏老师现在来当萨马兰奇。同学们听我宣布,世界听我宣布:

  20__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

  说到这,我突然停了下来,小声地说:这时候啊,对,所有的人都像你们一样,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听:20__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我又停顿了一下,然后非常有力量地说出了:北京!两个字

  这时候,全班的孩子竟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教室里,沸腾了!

  孩子们体会到了当时场面的紧张、体会到了由我国申办的快乐,体会到了那是一种光荣与梦想。在这种情绪中,再读一二自然段,孩子们读得激情饱满、神采飞扬。

  二、抓住词语,品读沸腾。

  第三自然段中,妙词连连,勾画出了欢腾的画面。在孩子们自由读的基础上,我请学生们谈谈从哪些词里能够感受到沸腾。孩子们纷纷发言:人山人海、四面八方、像潮水一样涌来写出了人数之众,写出了人群蔚为壮观的情景;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抛向勾画出了人们欢欣雀跃着,好像是不管多少次抛起鲜花,都不足以表达自己喜悦的劲头;不知疲倦的飞奔多么传神,奔走相告,没有人觉得累。长龙舞、锣鼓敲、礼花放真是欢乐的海洋!

  畅所欲言后,我请孩子们再次练读,尤其要读出刚刚自己从词语中体会到的情感。齐读的时候,我感觉,教室里也成了欢乐的海洋。

  之后又进行了引读背诵,不少孩子当堂完成了背诵任务,而且做到了声情并茂。

  三、畅想奥运,沸腾心灵。

  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20__,北京!这里面,都有哪些心里话呢?我和学生们一起参看着插图,一起想象,请孩子们谈谈他们此刻的心声。

  有的学生说:希腊雅典奥运会上,我们得了32块金牌。20__年奥运会,我们要赢得的更多金牌!

  有的学生说:我国以前在奥运会上,曾经得过第三名、第二名,这一次,我们要往第一名的目标上努力!

  有的学生说: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我们一定会做到的!

  有的学生说:我国举办的这一届奥运会,一定会非常成功,全世界的人都会觉得我们中国人了不起!

  孩子们的话感染了我,我由衷地说:20__年,在中国,在北京,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运动员,不分民族、不分肤色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站在同一个评分标准上,进行公平的竞争,实力的较量。这是体育的盛会,更是民族精神的盛会!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这一天而努力,会为向世界展示真正的中国形象而努力!

  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这时,我们又一次读起全文,通过文章澄澈的眼睛,我们和作者一样,胸膛中沸腾了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2023,北京》教案 篇7

  教材设计理念: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通过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北京,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读课文学会字词。

  教学难点:了解主要内容教育学生爱祖国。

  教具:投影片

  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投影出示“天安门”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天安门在我国首都北京城的中央,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第二课“北京”

  伸出右手跟着老师来书写课题(强调北的笔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课前老师安排了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或图片你们完成了吗?好,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生自由介绍。

  2、同学介绍很多有关北京的资料,那么文章中又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怎样的北京那?请同学们把书打开。

  3、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度准字音。

  4、再读文,一边看着字一边看着音来读,要把句子读通顺。

  5、浏览读,标出自然段,并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6、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7、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a、开火车读b、给字组词c、选词说话

  8、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北京有那些美丽的景物。学生汇报。

  9、放天安门、纪念碑、大会堂、柏油马路、立交桥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美景。

  10、学生练读。

  三、教师小结:北京是现代的大都市,这里有很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许多人都喜欢到北京参观、访问和游览。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学习内容: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同桌互读。

  3、全班比赛读。

  二、写字练习:

  1、知道“北”的笔顺。

  2、仔细观察其余八个生字。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课外作业:把课读给你的家人听。

《2023,北京》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央 瓦 庄 严 阔 碑 似 拼 案 坛 迹 厦 周"13个生字,读准后鼻音"央 庄'', "拼,案"是前鼻音,翘舌音''周 似 厦".

  2,会写"央 交 市 旁 优 阴 坛 城 国 图"10个字,学会''国 图" 方框字的写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4积累好词,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课前预习: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13个生字,难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读熟"读读记记"中的四字词语.

  3,通过查资料,收集有关首都北京优美风景,名胜古迹资料,想想你最想去哪个地方旅游..

  4,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唱一唱:随音乐齐唱《我爱北京天an门》这首歌.

  2.找一找: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北京的位置.

  3.说一说: 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4小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深深地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课件出示:(美丽的北京.) 展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天an门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

  4, 2008年奥运也将在北京举办,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随着福娃贝贝,一起去北京看一看,玩一玩.

  5板书课题,齐读

  6福娃贝贝带我们游览北京前,先给我们一份旅游简介(课文),你会读吗 必须要认识里面所有的字.

  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

  1,读读课文,先自由读课文,然后小组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

  3过字词关:福娃检查学生认读字词:

  ⑴ 我会读,抢答游戏.(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抢答)

  ⑵ 当"小老师"领读等形式进行正音,重点读准后鼻音"央 庄'', "拼,案"是前鼻音,翘舌音''周 似 厦".

  ⑶ 巧记字形: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 同桌交流识字方法.个别说,总结识字方法.

  ⑷ 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现在我们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中央 城市 旁边 花坛 祖国 庄严 图案 立交桥

  风景优美 绿树成阴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学生先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轮流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除了这些词,你还喜欢哪些四字词 学生补充说自己喜欢的四字词.(如鲜花盛开 来来往往)出示"读读记记", 读熟"读读记记"中的四字词语.

  4,福娃说同学们的词语读得不错,你们能把旅游简介读好吗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想读的地方划出来,再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和他说与说你为什么想读.

  5,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6福娃说小朋友读得真好,现在请一位小朋友一个人来读课文,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 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读课件里田字格中的范字

  2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

  4学习写字 左右结构的四个字:优 阴 坛 城

  a这四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b老师范写并抓住难点作少而精的讲解:他们是左窄右宽,不同是高低不同.

  优 阴:左右高低相差不大,注意"右耳旁"的笔顺.

  坛 城:都是提土旁,左右高低不同,注意"成"的笔顺.

  c描红仿写.先描后写.

  d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四,课后实践活动

  北京的景色如此美丽,课后收集介绍北京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

  这节课福娃继续和我们一起游览《北京》.福娃考考大家还认识生字娃娃吗 开火车读生字组词和读背四字词

  (认读生字和词语)同学们的生字都记得不错,为了奖励大家,下面福娃马上带你们到北京去看一看,大家高兴吗

  二,感知课文内容,走入文本

  1,听课文朗读,看课件:

  问:游览了北京,你认为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板书:美丽 首都)简介首都:首都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国家最高权利机关的所在地.

  2,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首都

  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首都,我国的首都北京非常美丽.你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来体会北京的美丽

  3,认真读课文,看看北京有哪些美丽的地方,一边读一边用铅笔做上记号……

  福娃说同学们如果能发现北京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只要你想去,福娃就带你们到哪儿.

  4,生汇报: 读出自己划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 理解词句

  1,分组讨论:

  你认为北京哪个地方最美,是从哪个词或哪句话读出来的,然后再把找出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在组内讨论并读句子.

  3,学生交流汇报:

  ⑴品读第二自然段: 天an门:

  ① 请你把写天an门的句子读出来.

  ② 福娃首先把大家带到了天an门广场,你看到了什么

  ③ 说天an门庄严.课件展示天an门及天an门广场画面,简介天an门的历史.

  ④ 看图体会天an门的美丽和庄严.

  ⑤ 理解"庄严",你见过哪些庄严的场面

  ⑥ 读天an门庄严.书中是怎么说的 指导读,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⑵ 品读第三自然段:柏油马路 立交桥:

  a福娃把我们带到北京的马路和立交桥去看看,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b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c解答疑难:

  看课件理解"绿树成阴". 看图体会"鲜花盛开","又宽又长"."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 课件播放桥上桥下车辆来来往往的画面.

  e比较句子: 立交桥四周有草坪和花坛.

  立交桥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说说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想想立交桥四周的花坛会有哪些图案 课件出示各种图案的花坛.

  欣赏了天an门和马路,我们还想去哪儿呢

  ⑶ 品读第四自然段:名胜古迹和公园:

  ① 学生读出写名胜古迹的句子.

  ② 你知道北京有那些名胜古迹

  ③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师:北京的名胜古迹可多了!这是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这是皇帝祭天的天坛,这是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这是圆明园遗址.北京不光名胜古迹多,风景优美的公园也不少.你知道哪些

  学生回答后看课件,欣赏美丽的公园.老师同时作介绍.

  师:这是皇家林园颐和园,这是历史悠久的北海公园,这是世界名胜微缩景园,这是中华民族园,它浓缩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④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⑤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旅客"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⑥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4)自己背诵喜欢的部分

  四, 课后延伸,提升情感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2北京很美,如今新北京新奥运也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1,课间出示新体育场馆图片.

  2,这些都是为迎接2008年新奥运新建的体育场馆,到时候北京会吸引无数外国朋友来旅游.如果请你当小导游,你准备介绍哪个地方

  听了你们的介绍,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学生接读)"北京真美啊,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

  4,师生再次共唱《我爱北京天an门》.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读课件里田字格中的范字:央 交 市 旁 国 图

  2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 指导写字

  a这6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b老师范写并抓住难点作少而精的讲解:

  央:最后一笔是"捺".

  旁:注意第6笔是横钩.秃宝盖的横宜长,覆盖下面的"方"字的弯度,就像一把弓.

  国 图:注意方框字的笔顺.方框不要充满格子,上下左右都应该留出空隙;

  c描红仿写.先描后写.

  d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板书设计: 10 北京

  天an门

  美 柏油马路 立交桥

  名胜古迹 高楼大厦

《2023,北京》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

  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

  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的结构。

  2、注重同偏旁的字。

  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

  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课文:

  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2、有感情的读这句话,读出赞美的语气。

  二、朗读感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作者都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庄严、美丽,宽阔的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柏油马路: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

  立交桥:许多、有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读出立交桥的美)

  名胜古迹和公园、高楼大厦:许多、风景优美。

  3、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实践活动。

  交流有关的北京变化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2023,北京》教案 篇10

  一、教学对象分析:

  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但学生对北京的了解是比较全面的。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北京。本课中有许多好词和优美的句子,学生配以形象的图片,录象,文字介绍是很容易理解,但要指导孩子进行词语的积累。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三、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分享资料,导入新课;

  1、20__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学伴分享资料:与学习伙伴分享课前收集的关于北京图片和文字资料,说说自己对北京的印象。

  3、板书课题,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课件“识字通”:进行组词练习,巩固字形。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利用网络进行自学探究:

  拓展阅读资料:关于北京的图片和文章。(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通过在网络中查找资料,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从而读懂课文内容。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2、展示读,选出自已读得好的,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评。

  第二课时

  一、朗读欣赏:

  1、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北京的美。

  2、老师范读,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已的感觉。

  3、学生读,老师欣赏。

  二、交流学习体会,感情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朗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同学间互相补充,重点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等词语,并进行词语积累。

  3、练习背诵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文段。

  4、表演背诵,同学评议。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认读课后的四字词语。

  2、观察课件的范写,发现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

  3、点拨,范写,学生描红,互相评议。

  四、拓展阅读,打写创作:

  网上收集介绍北京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一专题(如奥运、古今北京等),进行资料处理,制作北京专题ppt,进行评议。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分析:

  课时

  媒体类型

  作用

  第一课时

  校园网bbs

  资料分享,了解北京

  课题网站:“识字通”

  打写组词,巩固字词

  课题网站:“资料城”(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理解探究,赏析词句

  第二课时

  录像:介绍北京

  引入学习,激发兴趣

  互联网

  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校园网bbs

  制作专题ppt

  七、教学流程图:

《2023,北京》教案 篇11

  目标:

  1.知道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2.了解北京的名胜风景,有向往北京的情感。

  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北京的录像带或图片。

  2.《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音乐。

  3.中国行政区图一幅。

  过程:

  1.寻找地图上首都的位置,引发了解北京的兴趣。

  ●指地图上打☆的地方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个地方要打☆,它表示什么意思?

  2.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为什么要在北京上打☆?什么叫首都?北京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你知道北京是什么样的?引导去过北京的幼儿讲述见闻,教师出示有关图片,并补充介绍(天安门、长城、颐和园、故宫等)。

  ●小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有许多的名胜风景,是人们向往的地方。20__年奥运会也将在这儿举行。中外许多朋友都会来这里参观、访问、学习。

  3.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向往北京的情感。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你想去北京吗?为什么?

  建议:

  餐前或餐后等日常活动时间,欣赏与学习诗歌。

  评价:

  1.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大方、连贯地讲述北京的风貌。

  2.知道首都的含义。

《2023,北京》教案 篇12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据同学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激励同学自身认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同学复习已会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同学自主学词学字:

  ⑴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

  ⑵借助拼音读词语,用三角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⑶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老师领读,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

  考虑: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3、同学质疑不理解的词,师生一起解答。(庄严、耸立、绿树成阴、络绎不绝……)

  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

  5、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变化的资料。

《2023,北京》教案 篇13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生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北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中的生字娃娃交了朋友。这些生字娃娃非常高兴认识大家,今天它们还想跟你们玩一玩。

  生字娃娃都在这呢!想和它们玩的同学就到前面来举起一个生字娃娃带领大家读一遍再组一个词,如果全对了老师就把这个生字娃娃送给你。谁愿意来呢?(认读生字)同学们的生字都记得不错,为了奖励大家,下面老师准备带你们到北京去看一看,大家高兴吗?

  二、范读,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看课件:

  问:游览了北京,你认为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板书:美丽 首都)简介首都:首都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国家最高权利机关的所在地。

  2、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首都?

  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首都,我国的首都北京非常美丽。你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来体会北京的美丽?

  认真读课文,看看北京有那些美丽的地方,一边读一边用铅笔做上记号……

  3、生汇报:

  读出自己划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 理解词句

  1、分组讨论:

  你认为北京哪个地方最美,是从哪个词或哪句话读出来的,然后再把找出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在组内讨论并读句子。

  3、组织学生汇报:

  ⑴ 天安门:

  ① 请你把写天安门的句子读出来。

  ② 天安门美在哪?

  ③ 出示天安门图片,简介天安门的历史。

  ④ 看图体会天安门的美丽和庄严。

  ⑤ 理解“庄严”,你见过哪些庄严的场面?

  ⑥ 指导读句子、点读、评议、齐读。

  ⑵ 柏油马路:

  ① 学生读出写柏油马路的句子。

  ② 大屏出示句子指名读。

  ③ 想象一下,“绿树成阴”是什么样子?

  ④ 看课件理解“绿树成阴”。

  ⑤ 还从哪体会到马路的美?

  看图体会“鲜花盛开”、“又宽又长”。

  ⑥ 指导读、点读、齐读。

  ⑶ 立交桥:

  ① 学生读出写立交桥的句子。

  ② 大屏出示句子点读。

  ③ 师范读,指导读长句。

  ④ 学生试读。

  ⑤ 比较句子:

  立交桥四周有草坪和花坛。

  立交桥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说说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为什么把草坪比成绿毯呢?

  想想立交桥四周的花坛会有哪些图案?

  课件出示各种图案的花坛。

  师:立交桥四周很美,桥上也很繁忙。

  (课件播放桥上桥下车辆来来往往的画面。)

  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

  师: 立交桥确实很美 , 成了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⑷ 名胜古迹:

  ① 学生读出写名胜古迹的句子。

  ② 你知道北京有那些名胜古迹?

  ③ 看课件老师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

  师:北京的名胜古迹可多了!这是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这是皇帝祭天的天坛,这是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这是圆明园遗址。北京不光名胜古迹多,风景优美的公园也不少。你知道哪些?

  学生回答后看课件,欣赏美丽的公园。老师同时作介绍。

  师:这是皇家林园颐和园、这是历史悠久的北海公园、这是世界名胜微缩景园、这是中华民族园,它浓缩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四、朗读总结

  1、齐读2、3、4自然段。再次感受北京的美丽。

  2、读到这里你最想说什么?

  3、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五、扩展

  北京很美,如今新北京新奥运也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1、课间出示新体育场馆图片。

  2、这些都是为迎接20xx年新奥运新建的体育场馆,到时候北京会吸引无数外国朋友来旅游。如果请你当小导游,你准备介绍哪个地方?

  3、指名上台来当小导游: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更加感受到北京的美丽,祖国的伟大。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4、师生共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2023,北京》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童话诗,写的是小动物上体育课的事情。作者创设了一个“队伍总是走不齐”的情境,巧妙的告诉学生:动物体态不同,走路姿势也不同。

  全诗共分三小节。第一小节写小动物上体育,队伍走不齐,“老师”让“学生”找找问题。第二小节写“学生”的发言,他们各有各的理由。第三小节写“老师”了解了情况,让“学生”自由组合,继续练习。

  二、学生分析:

  这首儿童诗短小浅显,学生读读想想就能明白。能读出合适的语气,表达出角色的心态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小动物是怎样行走的,我在课前一周就安排学生到社会中去进行广泛的调查,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做的效果是很好的。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体会各种角色说话时的语气。

  2、了解多种小动物是怎样行走的。

  3、认识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重点:了解小动物们是怎样行走的。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体会各种角色说话时的语气。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

  三、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在美丽的大森林中,有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正在上体育课,你们想去看看吗?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小动物上体育》,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1)师:读完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在上体育?他们在上体育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问题提得好!学完课文你们就知道了。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语文书,把这篇课文读一读,要读准字音,做到不多字、不丢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

  听清要求:他读,你认真听,听听他读的是不是正确,哪读得不太好,做个小老师帮帮他。

  设计目的:检查读书情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认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读书的时候非常认真!字词朋友和你们打招呼了,谁认识他们,就大声的读出来吧。

  设计目的:检查字音,为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4、再读课文。

  师:同学们再认认真真地把这篇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数一数这篇课文共有几小节?有哪些小动物在上体育课?(用笔圈出来)

  反馈:三小节,指名按小节读出相应内容:鸭子、螃蟹、马、棕熊,板书出。

  设计目的:通过个人的朗读情况,获得反馈信息,并使学生了解文章结构,初步从整体上感知。

  (三)精读课文,重点指导朗读。

  1、第一小节: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老师着急的心情。

  师:小动物们上体育时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呀?你是从课文的第几小节知道的?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队伍总是走不齐。

  师:(投影出:小动物上体育,队伍总是走不齐)这句话中的“总是”你能换成一个别的词来说吗?

  生:小动物上体育,队伍老是走不齐。队伍就是走不齐。

  师:这句话你应该怎样读呢?

  师:小动物上体育,队伍总是走不齐。如果你是他们的体育老师,这时候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呀?——很着急。

  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读第二句)

  2、第二小节:重点指导学生用表示歉意的语气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

  师:老师看到小动物们总是走不齐,心里很着急。让小动物们集体讨论,找找问题。小动物们在讨论中都找到了哪些原因呢?读一读第二小节。

  师:现在,我就是小动物们的老师,你们就是那些小动物,你们能向我汇报一下找到的原因吗?

  (1)鸭子说:“我的两脚像铲子,走路摇摆,不是故意。”

  师:板书:摇摆

  师:你能学学鸭子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吗?

  生:表演。

  师:多媒体:鸭子说的话。

  师: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生:读。

  师:谁来接着汇报呀?

  (2)螃蟹说:“我生来张牙舞爪,只会横行,真对不起。”

  师:你能表演一下螃蟹张牙舞爪的样子吗?

  生:表演张牙舞爪。

  师:多媒体看螃蟹横行的样子。螃蟹横着走路,他是有意这样做的吗,从哪知道的?

  生:真对不起。

  师: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

  生:指名读、对比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好了,孩子们,老师也原谅你们了。谁来接着汇报呀?

  (3)小马说:“我四只蹄子轮流着地,实在走不了一二一。”

  师:板书。多媒体。

  请同学们看屏幕,好好的看看小马走路的样子,

  这就叫四只蹄子轮流着地。

  生:读小马的话。(对比读)

  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小马真的是走不了一二一。好孩子,老师不生你的气了。棕熊,你说说,你总是走不好是什么原因呀?

  (4)棕熊说:“我忙着追赶别人,粗心大意,碰了邻居。”

  师:他走路时是什么样子呀?

  生:慢吞吞、晃悠悠的,好像什么都能被他撞倒似的。

  师:棕熊的话应该怎样读?

  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哦,我明白了,原来你们各有各的原因。不是贪玩,不是调皮。好,自由组合,继续练习。

  3、第三小节: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自由组合。

  师:你们打算怎么组合呢?能说说原因吗?

  生:根据小动物走路的特点,给小动物分组。

  课件:

  4、按照同学们给他们分的组,小动物们的队伍真的走齐了,你们可真有办法。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小动物上体育》这篇课文写的真是很有意思,你们愿意分角色朗读吗?

  指名分角色朗读。(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分角色,能背的就背)

  6、小表演。(加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及其语言表演)

  师:森林中可能有哪些小动物也在上体育呢?他们会向老师说些什么呢?咱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吗?

  设计目的:进行语言训练,拓展学生思维,把这节课推向高潮。

  (四)、教师小结: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这篇课文中的小动物很可爱,同学们你们也很可爱,老是真得很高兴!此时此刻的你们最想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