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正确书写田字格里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歌曲。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想象能力。
4、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学习他机智勇敢同敌人作斗争正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 感悟王二小英勇献身的正义壮举;歌颂他的英雄精神 。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
2、配合课文组织看vcd,看电影或讲故事。
3、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想不想听?(播放歌曲)。
2提问:这首歌描写的是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新课
(一)自学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郎”。
2 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3、同桌合作读书,会读的给不会读的当“小老师”。
4、自检识字情况。
(二)识字:
1、激趣圈字。同学们通过读课文,认识了这么多生字。现在,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把这些字及带出的词语画上圈。
2、小组合作识字。
3、游戏识字。开火车读字。给字扩词,比比哪个同学说得多。理解扫荡、掩护等词。指点“挑”的读音。
4、交流识记方法。
(三)写字
1、示词语,讨论加点字应注意什么。
丢牛 危急 昏头昏脑
2、示范书写。观察摹仿。
3、独立书写。自检互评。
4、同桌听写,巩固记忆。
(四)交流(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1、分组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所得。9
读第二节注意结合文章的背景,理解“扫荡掩护”等词。
通过第四小节的“顺从”理解王二小的机智。
通过第五小姐的“挑在枪尖、摔死”感受敌人的残忍。
通过第刘小姐“含着微笑”体会小英雄英勇无畏。
3、再读课文。思考: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4、结合插图,引发学生想象当时具体情景。
学生自由发言,可以肯定的是,王二小知道自己反抗敌人横竖是要死的。所以表面“顺从”地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死时脸上含着微笑。在危急中,他表现了勇气和智慧,做出了使人叹服的正义壮举,这就是英雄。
(五)诵读
1、读第二、三段时,理解危急在课文中的含义:敌人扫荡、快要到山口了,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通过语速的变化体会情况的紧急。
2、读诗歌的结尾,体会人们悲愤的心情。联想到自己对有关抗日战争的认识,激发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这个感人的故事被编成歌曲,半个世纪来广为传唱,二小没有牺牲,他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人们去奋斗,他是真的英雄,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六)拓展。(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这个故事。
2、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7、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启发学生想象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语言、动作及战士们复仇的场面。
3.通过朗读感受日寇的残忍,感悟英雄的悲壮,寄托我们的哀思。
4.学习二小机智勇敢与敌人斗争的精神,体会今天享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朗读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挂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搜集南京大屠杀资料。
2.引导学生提前阅读本课拓展阅读,了解相关历史,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感人的歌曲,想听吗?我们一起来静静地聆听。
2.这首歌的名字就是——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齐读。
师:这是一首诗歌,也是一首歌词。在编入我们的课本时作了一些改动。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已读通了课文,理解了本课的生字词,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告诉大家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
二.新授
过渡:是的,王二小为了掩护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把敌人领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了,当时,他年仅13岁。
1. 出示挂图,引说第一段:看,牛儿……,放牛的……。是他只顾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吗?那放牛的孩子是——王二小,他已经——牺牲了。
指名读第一小节。
2. 王二小怎么被敌人杀害的呢?请大家自由练读课文2~5小节。
指名回答,你从中感受到敌人怎么样?
二小知不知道敌人很凶残,知不知道自己可能会很危险?那他为什么还要给敌人带路呢?(他要掩护我们的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
3.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
○2这里的“扫荡”加了引号,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里的“扫荡”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是指在那个特殊年代,日本鬼子入侵中国,他们对中国人民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所到之处,把一切都“烧光、杀光、抢光”,他们还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使用集体枪杀、刀劈、活埋等惨无人性的手段,疯狂屠杀了我中华百姓和被俘军人30多万。他们非常猖狂,无比嚣张,不断地进山围剿、扫荡,妄图彻底消灭我国的抗日武装。我们的八路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在人数与武装远不如敌人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粉碎了鬼子的进攻。)
○3这天,鬼子又进山了,从本课的拓展阅读中我们知道,这些狡猾的敌人没有走大路,也没有走小路,而是悄悄地翻山过来了。所以放哨的儿童团还没发现,山顶的信号树还没倒下,八路军和乡亲们还不知道鬼子已经进山了。情况非常紧急。因为山沟里……,还隐藏着……(引读)
○4你能读出这种紧张与危急吗?(我感觉到了你的担心,你很焦急,我听出来了,你在为后方机关、为几千个老乡担心。)
4. 学习第三、四小节
引说: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敌人就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叫他带路”。
○1看图想象,敌人奸笑着,他们在对二小说什么?
○2二小心里在想什么呢?那他会怎么说?
○3于是,二小“假装顺从”,其实他“自有主张”。板书:假装顺从 自有主张,他的主张就是……?
○4谁来读一读课文三、四小节。
○5从这里你感觉到王二小怎么样?
○6你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一下二小是多么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吗?
○7想象一下,当四下里响起乒乒乓乓的枪声时,敌人一定怎么样?(吓坏了,吓得魂飞魄散) 愚蠢的敌人此时如此狼狈,同学们,解恨吗?
5. 不过,有一个人的命运很让我们担心,那就是王二小。
○1引读,恼羞成怒的敌人把二小……,摔死在……。
○2看着敌人如此凶残地杀害了王二小,战士们什么心情?
(既难过又愤怒,满腔怒火,恨之入骨,义愤填膺)
○3战士们高喊着——“冲啊,为二小报仇!”
○4男生一起把描述战士的话读一读。
○5看图:看八路军战士满腔怒火,他们为所有被迫害的中国人将满腔仇恨集中到子弹上,对准敌人猛烈射击,为二小讨还血债。我们一起读一读第5小节。
6. 这就是王二小的故事。出示填空题:
王二小为了_______, 英勇牺牲了。他的牺牲换来了老乡的_______,换来了战斗的__________,他是一位______________。
让我们带着对敌人的愤怒,对二小的崇敬,把2~5小节连起来读一读。
7. 王二小牺牲了。他放的牛还在吃草,乡亲们却再也见不到我们的抗日英雄王二小了,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1让我们怀着悲伤,怀着对二小无尽的思念齐读第6小节,这里的“它”指什么?
○2真的是秋风在传播这动人的故事吗?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幸运地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新中国。我们要铭记那些为了新中国而奋斗、而献身的千千万万个英雄。王二小虽然牺牲了,但老师相信,他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让我们再次聆听这支动人的歌曲——齐诵课题。
课后请大家继续查找有关抗日英雄的故事,关键词:抗日英雄。
《17、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篇3
作者:yl 发表时间:2004-4-29 阅读次数:37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2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一位小英雄,学习他机智勇敢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关键】
图文结合,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理解并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及磁带。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放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同学们,这首歌描写的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郎”。
3.人们为什么要深情歌唱王二小呢?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渎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句子读通。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出示)
di mai fu guan mi shun shuai si
敌人 埋伏 机关 迷失 顺从 摔死
zhan chou yang tiao tan gou
战士 报仇 传扬 挑在枪尖 贪玩 山沟
yin zhua quan pingpang pian
隐藏 抓住 埋伏圈 乒 乓 受骗
jun tang
八路军 胸膛
(1)自渎词语。
(2)你在字的音、形、义哪些方面要提醒大家?
字音:
“死”:读前鼻音。
“圈”:在这理读“tiao",你能用它的两个音分别组词吗?
字形:
“死”下面的右边是“ ”,不是“ ”。
“抓”:右边是:“爪”而不是“瓜”。
(3)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带入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还有谁向刚才读书的同学挑战,能比他们读得更好。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朗读,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王二小的什么事?
2(出示挂图)王二小为了---,英勇牺牲了,他的牺牲换来了人们的————,换来了战斗的---,他是一位抗日小英雄。
3.生交流、讨论。
4.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通过熟字或熟部件来记忆生字。
2.指导书写。
“顺”:左边的“川”写得紧凑些,和右边的“页”宽窄相等。
“战”左右位置相等,“戈”写得略高些。
“扬”左窄右宽,右边的“ ”要一笔写成。
“伏、仇、埋”:左窄右宽。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一课作业 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
di ren mai fu ji guan mi lu
( ) ( ) ( ) ( )
shun cong mi shi zhan shi chuan yang
( ) ( ) ( ) ( )
二、填空。
“扬”:共( )画,第四画是( )。
“死”:共( )画,第五画是( )。
三.比一比,组词。
战( ) 扬( ) 伏( ) 迷( )
站( ) 杨( ) 浮( ) 谜( )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3.教育学生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复仇 顺从 迷失 战士 埋伏)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教学第23节。
(1)(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
(2)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自读第3节。
(3)王二小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自渎第2节。
(4)你知道了什么?相机理解:“扫荡”、“潜伏”、“隐藏”。
(5)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2.教学第4~5节。
(1) 王二小把敌人带到了哪里?结果如何?指读第4~5节。
(2) 你读懂了什么?
(3) 想象一下,王二小心理怎么想?敌人是怎样的狼狈?
(4) 能从那些地方或那些词语看出敌人的凶残?
(5) (出示挂图)八路军战士在干什么?
(6) 有感情地朗读第4~5节。
3.教学第一节。
(1) 王二小牺牲后,他放养的牛儿还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第吃草,却再也看不见王二小了。
(2) 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4.教学第6节。
(1) 乡亲们再也看不到二小了,他们的心情怎样?
(2) 自渎第6节
(3) 你懂了什么?从那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4) 带着怀念的感情齐读第6节。
5.齐读全文。
三.总结。
读完课文,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第二课时作业 设计
一. 扩词
机( )( )( ) 顺( )( )( )
战( )( )( ) 迷( )( )( )
二、写近义词。
潜伏( )隐藏( )顺从( )复仇( )
二. 多音字组词。
挑
三. 把这个故事有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能背诵课文。
2. 会唱这首歌。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抗日小英雄 王二小。
2.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王二小。
3. 齐读课文。
二. 指导背诵。
1. 边看图边想故事情节边把课文背下来。自背。
2. 老师引背:老师背每节诗的第一句,生接着背。
3. 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三. 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1. 放录音磁带。
2. 生轻轻地跟唱。
第三课时作业 设计
一.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王二小把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
王二小将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
1. 我把苹果洗给别人吃。
2. 妈妈把饭烧好了。
二.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那天早上,( )去( )“扫荡”。山沟里潜伏着( ),
还隐藏着( )。
2.王二小带路( ),( )的埋伏圈。( ),敌人( )受了骗。
三. 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