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学棋》教案 篇1
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陈小菊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教学过程:一、 齐读课题,复习旧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棋》这一课,请小朋友读一读课题。2、复习生词:3、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二、 引导质疑,导入新授:1、为什么要跟“秋”学棋呢?用课文里的话告诉大家。2、读第一节,说说“秋”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理解词语“能手”“远近闻名”。3、指导朗读。4、过渡:都说“名师出高徒”后来“秋”的两个学生是不是都成了出色的棋手?你怎么知道的?5、学生读最后一小节。6、(板书“出色”“没多大长进”)理解这两个词。7、质疑:为什么跟同一个老师学习,一个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的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板书:?)三、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刚才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的第二小节里,请小朋友默读这一节,用“——”和“~~~”分别画出两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2、指名读第二小节第一部分。(总结板书:专心致志)3、看图,用学过的词来说说这个学生是怎么样“专心致志”的?4、(出示课文中相关语句)这里的“专心致志”主要体现在三个动作上,请找出三个动词。5、指导朗读这一部分。6、另一学生怎么学棋的?指名读。7、这个学生学棋可以用哪个词形容?(板书“走了神儿)8、看着图说说什么是“走了神儿”?(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9、引读这一部分。10、男、女生分别读两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11、齐读最后一小节。四、 拓展延伸,提示主题:1、后来,老师让两位学生比试一次,结果会怎么样?这时,你想对这两个学生分别说些什么呢?2、教师出示赠言:“要想学得艺惊人,虚心专心加恒心。”四、学习生字,布置作业:1、出示生字“能”、“专”、“致”2、说说怎么样记住它们。3、师范写,生描红。4、布置作业:在习字本上写好生字。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的人听。板书设计:13、学棋
一个学生 专心致志 出色
另一个学生 走了神儿 没多大长进
《13、学棋》教案 篇2
教材解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习棋艺,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地学习,结果一个成为出色的棋手,一个的棋艺没多大长进,课文通过一个学棋的故事,告诉人们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秋是古时候的一位下棋能手。主要通过“能手”“远近闻名”这两个词语突出秋的棋艺高超。
第二自然段写了秋的两个学生在学棋时的不同表现。这是本课的重点段落,课文中的插图也与此段内容相对应,形象地展示了两个学生学习时的不同表现,对比鲜明。
第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话语介绍了这两个学生后来的情况,一个成了出色的棋手,另一个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将来受益无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下棋,吗?你知道棋的种类有哪些?
2、介绍围棋(图片出示围棋)
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棋种。隋朝、唐朝时,传入日本、韩国。至今中日韩三国每年都要举行围棋大赛。
想知道围棋是怎么下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板书:学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
2、小组学生自查,并反馈自查情况。
3、指名分段读
难读的句子: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他想,要是用弓箭把他射下来/该有多好哇!
后来,那个专心听讲的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那个老是走神儿的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大的长进。
4、小组读课文,读后评议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书写:棋艺盘鹅弓箭
1、学生齐读生字
2、记忆生字、书空默写
3、教师范写:
箭、盘、鹅
四、作业
1.学生完成习字册
2.每个生字写四个
3.熟读课文
4.词语2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本内容
1、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老师先说一个:古时候,有两个学生跟秋学棋。
2、专心致志能手用因为……所以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3、指名读,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可以做动作来解释给大家看。什么时候会走神,因为他走神了,所以老师――提醒他要注意听讲。
二、学习第一段
1、(直接出示内容)指名读。
2、第一段的内容老师觉得太长了,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帮一帮老师,用一句话把这一段的意思说出来。(用因为……所以……复述内容)
出示:因为秋______,所以有两个学生______。多指名说
3、过渡:说得真是太棒了!不知道你们的眼睛亮不亮?
看图:两个学生开始学下围棋,你觉得他们学得怎样?看看哪位同学的眼睛最亮。自主看图
三、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两个学生分别是怎么学的(指导注意观察眼神、动作、表情)。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2、轻声读第二段,用你聪明的脑袋,灵巧的小手,找出你认为能反映他们学习情况的地方(先找出表现那个学习特别认真的学生的词语)
专心致志一边一边问上几句(学问学问,要学要问,眼到耳到心到)
(1)谁能读出一个学生学棋的认真劲儿,指名读,师生评价
哪儿读得好,哪个词,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再读,品读,齐读
走了神想拉弓射箭只听了一会儿(三心二意、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又去想别的事了
指名说为什么
(2)能不能读出另一个学生走神的感觉,如果你愿意可以在需要的地方,加上一些动作,因为是走神嘛,动来动去是正常的。同桌练一练,一人读,一人演,看谁练得最像那个走神的学生。
指名练,(脱离书本)评价眼神、动作、表情。
3、轻声连起来自读,老师巡视
4、小结
农民伯伯有一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汗水,就会有丰收的喜悦,你心不在焉、上课走神,不付出努力当然什么都得不到。现在,老师请你猜一下,这两个学生最后会是怎样的呢?指名说(说出理由)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当然一下子就猜到了他们的结局,果然如此(出示)齐读
四、总结课文
今天,老师发现同学们就像那个专心致志学棋的学生一样,个个很认真,看来,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大收获,是不是?你能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向我们大家说一说你心里的话。注意表扬评价
出示:
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后来成了(出色,了不起、独一无二)____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棋艺_____。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___,不能____。指名说(还有不一样的吗?)
五、作业
1.选词填空(见补充习题35页)
弓 公 工 功
( )作 ( )园 ( )箭 ( )课 ( )平 ( )人 用( ) 弹(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见补充习题36页)
两个学生拜下棋能手( )为师。一个学生学习时( ),后来成了( );另一个学生老是( ),结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学习要( ),不要( )。
相关讨论: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秋的两个学生在学棋时的不同表现。这是本课的重点段落,课文中的插图也与此段内容相对应,形象地展示了两个学生学习时的不同表现,对比鲜明。教学时可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再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图画上的情景。再让学生对比朗读两段话,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两位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这样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自然地过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课文描述了古时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的生动故事,启示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两个学生,接着分别用“直线”、“曲线”,划出两个学生的不同表现,讲解课文时,让学生抓住“圈、看、听、问”体会一个学生的专心致志,而另一个学生是“听、走神、想、做”,通过两者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另一个学生的不专心,最后教学第3自然段时,又通过两个学生的结果的不同,让学生明白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这一点学生讲得很不错。
第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话语介绍了这两个学生后来的情况,一个成了出色的棋手,另一个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简洁的叙述学生一读就懂,这时就让学生进行讨论,都是秋的学生,都是秋在教,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将来受益无穷。
教学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再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图画上的情景。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让学生读读找找这个学生的动作,强调“一边……一边……”这个关联词,让学生体会看和听是同时发生的,学生看的时候在听,听的时候在看,再用“一边……一边……”说说话。然后带领学生朗读,体会他的认真专心。而另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呢?学生不难找出相关的句子。同样让学生读,抓住“走了神儿”“不由得”体会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找找另一位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让学生知道这位学生在学习时是心不在焉。听着听着就想到别的地方去了,也不再注意老师的讲课了。再让学生对比朗读两段话,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两位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这样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自然地过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学习第三自然段,让学生用上“ 因为……所以……”说一说。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
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读书,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我在指导学生看图,朗读相关的段落后,提问:两个学生你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这篇文章通俗易懂,接近学生生活,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读课文后就让学生讲讲学棋的故事,说一说自己明白的道理。接着让学生提出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孩子一定学得开心,一定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故事里有几个生字,我们要把它们拿下,同学们一定很乐意。
《13、学棋》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1、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在专心致志的道理;
3、突破:①通过看图比较,理解课文内容;②以帮老师解决困难为名,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教学设想:
相对于一些诗歌、故事、童话来讲,这篇课文在孩子的面前可谓“魅力”不大!而且课文中的大部分句子都比较长,这给二年级的孩子又带来了朗读上的困难!为此,在设计教学时,我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打破以往常规的导入方法,以第一自然段为突破口,让学生首先进行角色,与文本对话。
2、以帮老师解决困难为名,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介绍一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生字。
3、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让学生反馈读时采取“你把你最能读得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的方法,而不是选择“自然段”,从而降低阅读的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步骤:
一、打破常规,以第一自然段为引子,导入课文。
1、师板书“秋”,让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写这个字?
2、介绍秋和围棋。
3、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师:你有什么话要对围棋高手秋说吗?
过渡:好,下面我们就一块儿去这位围棋高手家里拜访一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
2、学生自由说一说都知道了什么?
3、自读课文(要求:轻声读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把课文读正确。)(仍放原曲)
4、你能把你觉得自己读得好的那句话读给大家听吗?(老师相机正音,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三、学习生字。
1、自学笔顺表。
2、师:猜一猜老师最担心你会写错哪个字?你能帮帮老师也让大家别犯这个错误吗?
3、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介绍一个自己的好办法。
4、师范写,生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5、小组内互评习字册上的作业,并推荐一人上台展示。
四、游戏《见见老朋友》。
1、师:经过刚才的接触,我们和这些生字宝宝都已经是老朋友了,见面时我们一定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打声招呼!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认读。
五、小结。
你们知道今天为什么大家都能学得这么棒,字写得那么好吗?(学生自由说)。
出示词卡:
专 心 致 志
所以我们以后读书、写字一定要----(引读)----专心致志!
板书设计
13、 学 棋
↓
秋
《13、学棋》教案 篇4
《学棋》描述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的生动故事,启示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学棋》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学棋》教案一、导入
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本内容
1、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老师先说一个:古时候,有两个学生跟秋学棋。
2、专心致志能手用因为……所以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3、指名读,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可以做动作来解释给大家看。什么时候会走神,因为他走神了,所以老师――提醒他要注意听讲。
二、学习第一段
1、(直接出示内容)指名读。
2、第一段的内容老师觉得太长了,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帮一帮老师,用一句话把这一段的意思说出来。(用因为……所以……复述内容)
出示:因为秋______,所以有两个学生______。多指名说
3、过渡:说得真是太棒了!不知道你们的眼睛亮不亮?
看图:两个学生开始学下围棋,你觉得他们学得怎样?看看哪位同学的眼睛最亮。自主看图
三、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两个学生分别是怎么学的(指导注意观察眼神、动作、表情)。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2、轻声读第二段,用你聪明的脑袋,灵巧的小手,找出你认为能反映他们学习情况的地方(先找出表现那个学习特别认真的学生的词语)
专心致志一边一边问上几句(学问学问,要学要问,眼到耳到心到)
(1)谁能读出一个学生学棋的认真劲儿,指名读,师生评价
哪儿读得好,哪个词,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再读,品读,齐读
走了神想拉弓射箭只听了一会儿(三心二意、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又去想别的事了
指名说为什么
(2)能不能读出另一个学生走神的感觉,如果你愿意可以在需要的地方,加上一些动作,因为是走神嘛,动来动去是正常的。同桌练一练,一人读,一人演,看谁练得最像那个走神的学生。
指名练,(脱离书本)评价眼神、动作、表情。
3、轻声连起来自读,老师巡视
4、小结
农民伯伯有一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汗水,就会有丰收的喜悦,你心不在焉、上课走神,不付出努力当然什么都得不到。现在,老师请你猜一下,这两个学生最后会是怎样的呢?指名说(说出理由)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当然一下子就猜到了他们的结局,果然如此(出示)齐读
四、总结课文
今天,老师发现同学们就像那个专心致志学棋的学生一样,个个很认真,看来,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大收获,是不是?你能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向我们大家说一说你心里的话。注意表扬评价
出示:
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后来成了(出色,了不起、独一无二)____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棋艺_____。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___,不能____。指名说(还有不一样的吗?)
《学棋》反思1《学棋》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条理清晰明了,学生一读就会明白课文的意思,不需要老师多讲。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拜秋为师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走神儿,所学结果完全不同,从而使学生明白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我主要抓住“能手”“远近闻名”这两个词语突出秋的棋艺高超。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谈谈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感受秋的棋艺高超,让学生心生赞叹。接着我就马上过渡到第二自然段,“正因为秋的棋艺远近闻名,有两个学生拜他为师,那两个学生是怎么学下棋的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样的过渡很自然,学生对下文的学习也较感兴趣。同时,课文中还配有插图,正好和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形象地展示了两个学生学习时的不同表现,对比鲜明。所以教学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再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图画上的情景。按照学生的观察顺序分别出示文中的句子。一处: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在理解专心致志这个词语时没有直接解释意思,而是联系课文,通过抓住上课时几个关键动作“听”、“看”、“问”像这样边学边想,认真做好一件事就是专心致志,这样学生不仅懂得了词语的意思,还知道了怎样才能专心致志。“一边……一边……”这个关联词,让学生体会看和听是同时发生的,学生看的时候在听,听的时候在看,再用“一边……一边……”说说话。在这里我处理得不好,有的学生说了“小红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像这样的句子我觉得有些模棱两可就没做出判断,肯定有些学生对这组词掌握得不好。而另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呢?学生不难找出相关的句子。同样让学生读,抓住“走了神儿”“不由得”体会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再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两位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这样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自然地过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学习第三自然段,都是秋的学生,都是秋在教,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这样说的目的我是想让学生明白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学生说完后,我问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很茫然,我只好追问:两个学生学习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了两个学生学习的态度不一样,可还是说不出什么启示。我想是不是我的引导还不到位,下次我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视角看问题,细心地设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做到心里有底。
《学棋》反思2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由果找因、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教学,清晰地展现了文章的主旨,让学生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
1、利用文中插图导入新授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充分利用好文中插图,先让学生给图中人物命名,然后问为什么他们要跟秋学棋,这样很自然的导入文中的第一段。在学习第一段时,我抓住了“远近闻名”和“能手”两个词让学生感受秋的棋艺高超,让学生心生赞叹,有感情朗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由果找因。
学完第一段后,直接导出了第三段——两个学生的学棋结果。在理解了“出色”、“没有多大长进”后,问学生读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提问:“两个学生跟同一个老师学下棋,为什么学习的结果不一样?”这时我再让他们自己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原因。课文中的插图和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形象地展示了两个学生学习时的不同表现,对比鲜明。所以教学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再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图画上的情景。按照学生的观察顺序分别出中的句子,再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看,自己读,自己去总结。简洁的叙述学生一读就懂,这时就让学生进行讨论,都是秋的学生,都是秋在教,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由此学生们自悟出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我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将来受益无穷。
3、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去。
例如:通过理解“能手”、“远近闻名”,然后提问“秋的棋艺这么高超,你能读出他的名气吗?”又如:理解“专心致志”一词时,没有单独解释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而是联系课文,让学生先通过朗读感悟,再从文中找出体现“专心致志”的三个动词“听”、“看”、“问”,进而拓展“他上课还会做些什么呢?”学生由此想到了“记”、“练”、“说”、“想”这些词,最后点拨:像这样边学边想,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就叫专心致志。学生不仅掌握了“专心致志”的意思,更了解了如何才能专心致志。这样的朗读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学生很容易就把意思读出来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自己首先做回学生,做文章的第一读者,用心研读,吃透教材,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的本意,然后细心地设想学生在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第一步就去翻阅教参、花心思设计缜密的教学过程、寻找丰富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语文课上出特色来,激发起孩子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把每一篇课文都当做和学生平等对话的资源,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扎扎实实地训练他们的语文基本功。
《13、学棋》教案 篇5
作者:yl 发表时间:2004-4-29 阅读次数:25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地背诵。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教学重点:
理解“独一无二、专心致志”等词语;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懂得读书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才能有长进。
教学难点 :
理解“专心致志” ;懂得读书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并落实在行动中。
教学用具:
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书写生字:棋 艺 盘 鹅 弓 箭。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出示:围棋
小朋友,这是什么棋?
板书:围棋 学习生字“棋”
2介绍围棋:
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棋种。隋朝、唐朝时,传入日本、韩国。至今中日韩三国每年都要举行围棋大赛。
3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两个学生学围棋。
完成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
2检查:
棋艺 天鹅 出色 走神儿 独一无二
动作 听讲 长进 专心致志 拉弓射箭
指读、指名领读、齐读。
3指名分段读
难读的句子: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他想,要是用弓箭把他射下来/该有多好哇!
后来,那个专心听讲的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那个老是走神儿的 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大的长进。
4小组读课文,读后评议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书写:棋 艺 盘 鹅 弓 箭
1学生齐读生字
2记忆生字、书空默写
3教师范写:
箭、盘、鹅
4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细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课文;书写生字:独、致。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上一节课上,我们知道了两个学生开始学围棋。
他们向谁学?学得怎样?
2讨论思考题
3师生交流
二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并读一读。
1指读
2哪些词语可以说明秋很会下围棋?
圈出:能手、独一无二
学习生字:独
3指导朗读、齐读。
这两个学生分别怎样学的?
三相机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组讨论:
用横线、曲线分别画出他们学棋的句子。
2交流:这两个学生分别怎样学的?
(1) 指名读
(2) 他们两个人的学习态度怎样?
板书: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学习生字:致
(3)再读指导:
3齐读
学棋的结果怎样?
四相机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
2为什么他们俩学棋的结果会不一样?
用上因为所以说上一句话。
3齐读。
五总结
1齐读全文
2读了课文,你想向大家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练习背诵课文;练习用“一边……一边……”造句;完成习字册。
教学过程 :
一指导背诵课文
1齐读全文
2列出课文提纲:
第一段:秋的棋艺。
第二段: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
第三段:他们的学棋的结果。
3试背全文
4同桌对背
5指名背
二造句练习:一边……一边……
1指读书上的句子
2填空:谁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
3口头造句
三抄写词语(习字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