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具 柜 芒 售 药 咱 抢 裕”等11个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小兵的懂事,感悟他关爱父母,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教学预设:
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天,好吗?前几天,你们都学过哪些课文,写谁的?他是怎样的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也是写人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板书:略读。你知道略读课文,和其它的课文在学习方法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略读课文就是要让你们自己去学习去感悟的,老师只是在你们需要的时候帮助你们,指导你们。在这节课中,老师只是你们的助手,你们才是这节课堂上的主人。你们愿意当学习的主人吗?那我们开始上课。
一、出示课题
1、 请同学们读读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先板书好课题)
师:你来读。(指名两个学生读)(关注课题中的两个生字和一个读轻声的词)
评价语:课题当中有两个生字,你都读的非常准确,真了不起。
孩子,是轻声,你读的真好。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接着请小朋友们根据老师这里的学习提示,自己去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懂,有自信吗?出示
学习菜单一:
(1)、自由朗读课文,读会文中“具、柜、芒、售、货、药、品、兵、咱、抢、裕”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落字、不倒读、不断句。
(3)认真朗读课文,完成下面练习。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非常喜欢,渴望)小汽车,但是(坚决)地不让妈妈买,因为他知道,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还得给爸爸(买药),他懂得(心疼)妈妈。(善良)的售货员阿姨决定自己出钱买一辆小汽车(送)给小兵,但是小兵又一次(拒绝)了。(有爱心)的售货员阿姨的女儿知道了这件事,找了一辆自己的小汽车,让妈妈帮她送给小兵。
2、孩子们,要求都读明白了吗?那好开始自由学习课文吧。学生自学。
3、交流反馈
(1)、这篇课文很有特点,每一面都有要认的字,每一面都可以成为独立的部分。那老师请四个孩子分别读课文的四面。
(2)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重点:“芒、品、兵、咱、抢”
(3)课文会读了,我们再来校对一下练习。
二、研读课文
1、孩子们,读了一次课文,你们就能把这个练习全做对了,看来你们都认真去读了,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的的内容。但是,课文读一次可是不够的,再去读第二遍,第三遍,你的体会就会越来越深。
2、你们想不想再读读课文。那好,我们再去读读课文,这一次读,老师要求大家默读,默读是怎样的读,对,不发出声音,不用手指,用眼睛看,用心想。这就是默读。在默读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去读。
出示
学习菜单二:
(1)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2)从哪里感受出他对小汽车的喜欢?
不动笔墨,不读书,关键的词句,你们可以用波浪线、圆圈等方式把它划下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上你自己的感受。
3、交流反馈
(1)我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读得很用心,那谁来说说,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懂事)
(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出他的懂事?重点交流: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a.“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a.什么是抢着,说说你的理解。
b.出示句子对比: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说。
c.用上“抢着”和去掉,你的感受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小兵为什么要抢着说?
d.多懂事的孩子啊,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读出来。
b.“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a.孩子们,我们再来看这句话,谁愿意读一读。指读。
b.你们看,这里有两个“不”,它们的语气一样吗?谁愿意再试试,指读。对,第一“不”是拒绝了阿姨的好意,第二个“不”语气更坚决些。我们一起来试试。
c.什么小兵会这么坚决拒绝阿姨的一片好心?(生汇报)
d.多么懂事的孩子啊,让我们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男生读上面这句,女生读下面这句。再次感受懂事的小兵吧,齐读。
e.孩子们,小兵回答得这样坚决,他是不喜欢小汽车吗?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他是喜欢小汽车。
出示句子: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你能给多么换个词吗?齐读。
e、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是非常、十分喜欢小汽车的。
出示句子: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的跑动的小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讲不出来,后出示)
(1)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的跑动的小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a.你从这句话的哪些字里行间感受他的非常喜欢。交流:马上、只要。。。。。就、目不转睛、闪着兴奋的光芒。板书:马上、只要。。。。。就、目不转睛、闪着兴奋的光芒。
b.重点交流“目不转睛”
课件出示:目不转睛,在字典中的解释是:齐读: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在课文中还有一个意思想近的词,你们去找找。(专心)课件出示: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这句话是不是也能看出小男孩的喜欢呢?
c.从这些词语、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出小男孩是这样的喜欢小汽车,那你们能读出他的喜欢吗?指读二个人读句子。是呀,他是多么地喜欢小汽车啊。齐读。
d.他是那么的喜欢小汽车,可是他却两次拒绝拥有小汽车的机会。
f.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怎能不让人感动呢?所以,课件出示读:
售货员阿姨的眼圈红了,说:“多懂事的孩子呀!这样吧,我买辆小汽车送给他,送给他做节日礼物。”
售货员阿姨的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小男孩。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小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4、小结升华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导从学习方法、情感两方面去谈)你感动了吗?谁让你感动,为什么?你今后决定怎么做呢?
三.小练笔
学了这课,你能用上黑板上这些词语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来写一样你喜欢的玩具(比如:布娃娃、机器人、小汽车……)吗?
课件出示词语:
马上、只要……就……、目不转睛、闪着、兴奋的光芒、专心
生写、师巡视、指点。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2
让“爱”渗进孩子的心灵——《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周君红
(联系电话 299)
教材分析: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全文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认读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 2、能从课文中领悟出小男孩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通过朗读有关句子,明白文中小男孩喜欢汽车但不买汽车的原因,使学生对小男孩的“孝顺、关爱”品质有深刻印象并受到感染。
4、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个性化的表达不同感受的方法,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在反复朗读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预设: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欢乐的六一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一前夕,你们收到了哪些礼物呢(学生交流六一礼物)?一份礼物就是一份关爱,你们可真幸福!可是有个小男孩在六一前夕却什么礼物也没要,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板书并齐读课题)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这里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用紧扣课文内容的问题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范读课文)
2、师:你也来读读吧!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把课文读顺(学生自由读)。
3、师:大家读得真投入,有几个字宝宝忍不住跳出来要夸我们呢,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来,一起亲切地叫叫他们的名字!(出示生字卡集体认读)。给这些字宝宝找个朋友读读吧!(开火车读生字词,并以“裕”字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以点带面掌握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接受了字宝宝夸奖的孩子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棒!这一次,请你用心地去读读课文,看看你读明白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看看书上的插图。
2、学生交流自己读明白了什么,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大意。
【学习语文的关键是读书,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这里给学生充足的读书空间,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再引导学生用心读文,读明大意,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层次性。】
四、引导阅读,走进内心
1、学习1——7段。师:你们读明白了这么多问题,这是你们用心读书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把奖励的掌声送给自己吧!课文中的小男孩真的喜欢小汽车吗?
指导学习小男孩喜欢小汽车的句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句一: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1)从这句话的哪些词可以看出男孩喜欢小汽车?同桌互读互找(抓住“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体会男孩对小汽车的喜爱之情)。
(2)怎么叫“目不转睛”的盯着?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什么?为什么要“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看到过谁在什么时候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商人见到珠宝,乞丐见到烤鸭时)?小男孩看到什么时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小结:小男孩眼里的汽车就像商人眼里的珠宝,乞丐眼里的烤鸭一样,看来他是多么的喜欢小汽车呀(在出示的句子“喜欢”一词下打上重点符号)!你们读懂了小男孩的心思,你能把他的心思读得大家明白吗? (先自读,再指名读,后齐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通过重点词“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的理解,将学生置于独特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心声,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实现与文本和助手的对话。】
2、学习8 ——11段。师:小男孩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可是当售货员阿姨劝他买下小汽车时,他却抢着说,生读——“不,我只看看 ,不要妈妈买。”(出示第10段)。小男孩这样喜欢小汽车,却不要妈妈买,真是“言不由衷”啊!这是为什么呢?请自由地读8-11自然段,划他不买小汽车的原因。
指名说,相机出示中心句。
五、探悟中心,拓展升华
?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1、师:怎么叫“常年”生病?“不富裕”还可以怎样说?我们来读读这句话,感受感受小男孩不买汽车的原因。(齐读)
2、师:你们读出了小男孩不买小汽车的原因,可这是妈妈说的,你能当一当这个小男孩,把这些话自己说出来吗?引导学生将妈妈的话改成自己的话并出示——我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我应该心疼妈妈,什么也不让妈妈给我买……齐读。
师引读:妈妈叹了口气说——女生齐读妈妈的话;男孩心里想——男生齐读小男孩的话。
师:这是一个多懂事小男孩啊,当他看到漂亮的小汽车时,想到了——一二组齐读小男孩的话;当他想买下心爱的小汽车时,想到了——三四组齐读小男孩的话。
师:是啊!小男孩的爸爸常年生病,家里生活不富裕,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瘦弱的妈妈一个人肩上,小男孩心疼妈妈呀!他决不会让妈妈买下小汽车的!可是,小男孩是妈妈身上的一块肉,妈妈也疼着自己的儿子呀!
也许,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妈妈想给自己的孩子买个节日礼物,小男孩会说——指名即兴发言
也许,寒冷的冬天到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妈妈看着风雪中衣着单薄的孩子,想给他买下一件棉衣,小男孩可能还会说——?
也许,小男孩8岁生日到了,妈妈想给他买个最廉价的生日蛋糕,小男孩可能还要说——
师:小男孩不要的东西太多太多……此时此刻,妈妈听到自己的儿子一次次拒绝他正迫切需要的东西时,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引导学生分析妈妈既难过又欣慰,既伤心又骄傲的复杂心情),此时妈妈的心情是复杂的,你能把妈妈这份复杂的心情读出来吗?(引导再读妈妈的话)
先指名读(生或难过地读,或自豪地读,或愧疚地读),后师引导齐读——(伤心地、骄傲地、愧疚地读)妈妈的话。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这样设计,教师走近学生,贴着学生的心灵去教,学生贴着人物的心理去读,这样,摒弃了游离于文本的浅层次的教学,真正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阅读体验,使学生真正沉浸到文本中去,达到共鸣效果。】
3、师:你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个难过而又自豪的妈妈!一个欣慰而又愧疚的妈妈!老师被感动了,售货员阿姨和她的女儿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她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先让学生默读余下内容后讨论)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读售货员阿姨的话——
师:小男孩要了阿姨的小汽车吗?他怎么说的?(齐读13段中小男孩的话)
小男孩真的不想要吗?看来他的语气虽然坚定却又是多么的不舍呀,小男孩再一次说了“言不由衷”的话!他宁愿自己没有心爱的玩具也不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多懂事的孩子呀!再读小男孩的话(师生合作读,师扮演售货员阿姨,生扮演小男孩)。
4、师:小男孩走了,留给售货员阿姨和她女儿的却是太多的牵挂,她们天天盼着小男孩回来,盼哪盼哪,有一天,小男孩终于回来了,此时的你就是那位小女孩,小男孩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学生即兴交流自己的做法)?
师:你们都非常善良、有爱心,小男孩会感谢你们的。不过小男孩也许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的,就像他没有接受售货员阿姨的小汽车一样,那么就把你最想说的话说出来送给他,可以是赞美的,可以是鼓励的,也可以是祝福的。
5、学生交流。师:听着你们热情洋溢的话语,老师心里暖烘烘的,我也要为小男孩送上我的祝福。(出示诗歌,教师配乐深情诵读)
写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你的目光,
像晶莹的露珠。
你的心灵,
像芬芳的鲜花。
男孩,
让我们一起开始梦的旅程,
请不要拒绝,
梦中那一辆辆飞驰的汽车,
是我们爱的祝福。
6、全班齐读,师总结:爱是无言的心声,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爱,让我们像小男孩一样爱我们的家人,像售货员阿姨和她的女儿一样爱我们身边的人,让爱永驻人间 (板书:伴有心形图案的“爱”字) !就让我们在《爱的奉献》这优美的旋律中结束今天的新课吧(播放歌曲《爱的奉献》)!歌声中请写下你最想写的话(出示习题):
请写下你最想写的话:
男孩,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
老师,我想对你说:
同学,我想对你说:
……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素材。”这里引导学生写下自己想写的话,是学生情感的释放,也巧妙地体现了读写结合。】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1认识十一个生字
2通过指导朗读、体会课文层层体会小男孩的懂事。
3运用课文关键词语训练说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板书 玩具柜台
2看图(1)这就是玩具柜台,你能来介绍一下里面都有些什么玩具吗?
(2)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玩具柜台吗?
师过渡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很多爸爸、妈妈都带着孩子来买玩具,其中有一个小男孩特别引人注目,他是谁呢?又是个怎样的孩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3补全课题 的孩子
师过渡:请你自己读课文,读了课文你就知道这是个怎样的孩子了,下面请小朋友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小节号。
二、初读检查
1投影出示词语,看投影
师过渡:要读好课文,要先读好词语,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光芒 售货员 富裕 抢着说
小兵 咱们 药品柜台
读中教师及时评价
2师过渡:刚才你们的词语读得不错,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老师觉得这篇课文有两个小节比较难读,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怎么样。
检查朗读第一和第十一小节。
三、品读课文
1提问思考:读了课文,现在你知道那个小男孩叫小兵,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板书: 懂事
3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
你还能从小兵说的哪句话里直接看出来?
4投影出示句子,看幻灯“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齐读一遍。
5师故做疑惑状提问,不要妈妈买,是他不喜欢玩具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他是喜欢玩具的?
6他找到的词语你找到了吗?在第一小节,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小节,让全班同学的目光都关注到这个小节。特别是哪些词语最能看出他喜爱小汽车呢?
根据学生回答,随即板书
目不转睛 解词帮助理解:睛,眼珠子,眼睛连眼珠子也不转地看。
闪着光芒 启发想象理解:闪出光芒来了,他想些什么?
马上 跟 指导说话理解:他这么快跟过去干什么呀?
边理解边指导朗读,再捧起书齐读第一小节。
7师过渡:除了这一小节外,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兵喜欢小汽车?
板书 专心
再读读这个句子
8我们来读读售货员阿姨和小兵的前几组对话,你也能看出小兵喜欢小汽车吗?
小兵的回答那么简洁,他的心思全在小汽车上,可见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齐读2?7小节
9看板书,指导说话
师:小兵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你能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用一个也行,用两个也
行,来说一句或几句话吗/
10他是如此喜欢小汽车,可是他却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四、品读第十一小节
1板书 不要买
师过渡:小兵这么喜欢小汽车,却不要妈妈买,这又是为什么呢?
关注到第十一小节,先请一生读一读。
常年:一年到头,爸爸一年到头生病,不能工作,还要买药看病,所以家里生活不富裕。
心疼:同学们当你生活中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想得到吗?
而小兵却什么也不要,指导朗读。
2小兵强忍着心里的喜爱,懂事地对妈妈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3多么懂事,多么知道心疼妈妈的孩子,难怪售货员阿姨要求妈妈给自己买辆小汽车时,他才坚决地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4他抢在妈妈的前面说,生怕妈妈为难,所以速度再快一点:“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5小结:他是如此喜欢小汽车,但却还是不要妈妈买,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啊!
五、总结深化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了,文中那个玩具柜台前懂事的孩子小兵,不但感动着妈妈,感动着售货员阿姨和她的女儿,同样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小兵说些什么呢?
板书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马上 跟
小兵 喜欢 目不转睛 盯 不要买 懂事
闪着光芒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心家人、为别人着想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说话)
2.随机教学四个生字、三个新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带红领巾的男孩。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鱼”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a.注意后鼻音的字“芒”“兵”“抢”和前鼻音的字“咱”“品”。
b.出示词语: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字义识记“裕”的字形,并给“富裕”找个反义词,其他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在读文中多次复现来巩固)
3.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会给阿姨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预设师生双边活动: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合作读书,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师生互相帮助。
4.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阅读欣赏
1.朗读感悟第8~13自然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
c.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2.朗读感悟第1~7自然段。
a.过渡: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采用多种形式读好这段话,并理解“目不转睛”。
◆看着课文插图,说说小兵喜欢玩具汽车的心情。
◆分角色朗读第1~7自然段。
3.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四、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爱是无言的心声,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爱,让我们像小男孩一样爱我们的家人,像售货员阿姨和她的女儿一样爱我们身边的人,让爱永驻人间。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六、课外拓展: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2.售货员阿姨是那么善良,盼望着能再次与小男孩相逢。假如,过了两天小男孩又来到了这个玩具柜台前,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说一说吧!
3.课后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我们想象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好吗?
板书设计: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不要妈妈买
喜欢小汽车 懂 事
不要阿姨送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来,让林老师要带着你们走进商场,(出示图片)去认识一个站在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看看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你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边看边写在自己的心里面。想想,你发现了什么?(认识具、柜)
师:这是一个站在哪里的孩子?(生随师手势齐读课题)
师:听,老师是这么读的。(教师范读,并标上小节号)来,再读一遍。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争取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注意强调读书的姿势。
2、学生完成学习卡:生字与读音的连线,并订正。
3、指名拼读生字,正音。
4、齐读生字。
5、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a联系生活识字:药 品 售 货
b换一换: 枪——抢 息——咱 (偏旁表意)
c加一加:裕
猜一猜:丰衣足食什么字?(裕) 衣字旁表示衣服,右边的谷表示粮食,很多的衣服,很多的粮食就表示富裕。
d说句子识字: 芒
6、去掉音节开火车认读生字。
7、齐读词语。
8用上其中的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谁干什么,怎么样。)
小兵很喜欢玩具小汽车,却不让妈妈买,也不要售货员阿姨送。(板书:小兵、妈妈)
从这件事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划出最能表现男孩懂事的句子,再读读这个句子,想想从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句子1、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指名读、齐读)
(1)指名读:(师走到某一学生身边。)请你读读这个句子,注意哪个字告诉我们该怎么读。(师给“抢”字做记号)
a、读得好时,教师评:好一个抢着说的小男孩。
b、读不好时,教师引导:如果速度能再加快一点就有抢着说的味道了。
(2)齐读:呀,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读,那一起读吧!
小男孩不让妈妈买,是不喜欢这个玩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
评:你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真好!
句子2、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自由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1)自由读。孩子,要是你学会一种本领,那就是一读,就能让人知道你想告诉人家什么,那就了不起了。自己先试试看。
(2)指名读。评:呀,喜欢小汽车的小兵在这呢!
(3)我听出来了,你抓住“只要……就、马上、目不转睛、兴奋”这几个词让我们感受到小男孩很喜欢小汽车。
(4)借助插图,理解“目不转睛”。
(5)生练习用目不转睛说话。
(6)引读:(男女生读)
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7)引导回读:“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男孩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要妈妈买呢?
句子3、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的生活也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自由读、范读、齐读)
(1)自己读读,看看你能从这句话里读懂了什么。
理解:不富裕、常年
(2)师生扮演小兵与妈妈进行说话练习,理解“什么也不让妈妈买”中的“什么”。
(3)教师范读。
(4)齐读。来,一齐读读这段话,告诉我妈妈们有多为难。
(5)也许小兵还小,不能为妈妈做些什么,但他心疼妈妈,什么也不让妈妈买,这就是对妈妈的……(指名说)(板书:心疼、爱)
(6)回读“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把握语速快,语气坚决)
(四)感情朗读
1、师生合作读12、13自然段。
2、回读“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3、小结:小兵心疼妈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妈妈。妈妈也爱着自己的孩子。他们之间的爱打动了许多人。(板书补充完整。)
4、孩子,学完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心动不如行动,林老师也希望你们向小兵学习,做一个关爱父母,孝顺父母的孩子。
(五)课堂小练笔。
1、同桌互说。
我想对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引导孩子说明白、说大声、说得有感情。
3、孩子们,虽然小兵现在还不能拥有自己心爱的小汽车,可他却是幸福的,因为他拥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爱。
(六)总结升华。
爱,说起来很大,离我们很远,其实她就在我们身边。
爱是妈妈生日时,含悦送给妈妈的小小礼物。那礼物虽小,妈妈却是如获珍宝。
爱是在西南发生旱灾时,夏霖小朋友朴实的心愿:“西南地区闹旱灾,如果能下场大雨就好了。”
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伸出的热情的双手。(播放学生为西南旱灾地区捐款录像,音乐。)
孩子,这就是爱,点点滴滴,暖人心。孩子,爱家人,爱他人,让爱温暖着你、我、她。
板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心疼
小兵 ←—————→ 妈妈
爱
教学反思: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所在的第六单元课文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排的,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文主人公“渴望要小汽车”和“坚决不要妈妈买”这一巨大的心理反差,强烈地向我们传达着“爱母亲”的信息。
1、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教育不能没有感动,教师不能没有感动。教师要用自己的感动去感染学生。否则怎能教会孩子学会感动呢?教师接触文本后难以平静的心绪,在教学中化为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适时深情的小结、与学生如遇知己般的共鸣。这些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2、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通过导入时的两次看图说话,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更重要的是由此形成对比,创设了教学情境,酝酿着滋养心灵的养分──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把握字里行间中的点点情丝,从而走进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的情感世界,与他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然后“自化其身”,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心灵上得到陶冶,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激发思想情感,达到语文学习的思想性目的。
3、不足: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还发挥得不够。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有关句子,明白文中小男孩喜欢汽车但不买汽车的原因,使学生对小男孩的“懂事、关爱”品德有深刻印象和感染。
2、通过训练,使学生学会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品德的方法,感受个性化的表达不同感受的方法,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预设: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⒈师板书:玩具柜台,指名读,你是怎么认识“具”和“柜”字的。
⒉出示图片:这就是玩具柜台,你能来介绍一下里面都有些什么玩具吗?
强调: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玩具柜台。如:(……,有……,有……,还有…… )
⒊玩具柜台里的玩具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啊!“六一”儿童节,孩子们由爸爸妈妈带着到玩具柜台前尽情地挑选自己最最喜欢的玩具。小朋友,你们也肯定有过这样的快乐吧!在人群中,有个孩子非常的特别,今天,我们就到玩具柜台前去看一看这位特别的孩子。补全课题 前的孩子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⒈师: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小节号。自由朗读课文。
⒉检查:师过渡:要读好课文,要先读好词语,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小兵 售货员 光芒 富裕
抢着说 咱们 药品 柜台
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吗?指名跟读一遍词语。
⒊师过渡:刚才你们的词语读得不错,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老师觉得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节比较难读,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怎么样。检查朗读一、十一、十二小节。
⒋师:读了课文,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你们读了课文有没有受到感动呢?说说你为什么感动呢?( “小男孩非常喜欢小汽车,但不买小汽车。”“他不要阿姨送的小汽车。”)
三、深入感知,走进孩子的内心。
㈠研读“喜欢句”
⒈师:小男孩喜欢小汽车,不是一般的喜欢,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喜欢,请小朋友读读1——7段,找出文中描写小男孩喜欢小汽车的句子,并用横线划出来。
出示: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⒉认真地读读这两句话,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喜欢小汽车的孩子?
⒊交流:
● “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①你觉得哪个词最能看出他喜欢小汽车?(马上 跟)(这说明他跟过去的速度快,跟过去个动作比较急,跟过去看的心情比较迫切!)
②“谁”:引读:是呀!这时他看到一个叔叔带着儿子来买小汽车,他就——;
看到一位阿姨领着女儿来买小汽车,他就——,(再来读读)他是多么——(齐读)喜欢小汽车啊!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跑动的小汽车”。
①盯 可换成哪些词?那“盯”是什么意思? 眼睛一动也不动 指名动作演示:谁能做盯的动作?
是啊!小男孩盯着跑动的小汽车是目不转睛的,眼珠子不转地看,看时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你 还知道哪些词也可以形容注意力集中的?
②教师出示词语让学生读读记记: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闭息凝视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
③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学们,小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小汽车”的眼神, 我们可以想象到小男孩是怎么想的吗?(要是我有一辆小汽车,那该有多好啊!……)
师:是啊!小男孩深深地被小汽车所吸引,眼里只有小汽车,目光是那么专注,(读)他是——
●“他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当我们看到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东西,特别喜欢的东西,特别想拥有的东西时,我们的眼里也闪着光芒,亮晶晶的!看着心爱的小汽车,小男孩的目光里有一种兴奋,还有一种—— (开心、激动)一种——(羡慕、期盼、喜悦、渴望),他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⒋感情朗读:
师:看来小男孩的心思你们都懂了,那么你能把他的心思读出来吗?自由练习、 指名读。
是呀,他喜欢小汽车,想要一辆小汽车的心情就藏在他的眼睛里,就在这句话里。我们一起来读。
⒌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看出小男孩喜欢小汽车?出示句子:小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
师:“小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你们想,他现在又是怎样看的呢?你能不能把他专心看的动作、神态、语言说具体呢?(投影:小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他蹲下身子,瞧了又瞧。……他的手不由自主地在小汽车上摸了摸。……他站在一旁,手指比划着开车的样子,嘴里不停地嘟哝着:“开了,开了!哦,转弯喽……”)
(二)指导读“回绝句”
⒈小男孩那么喜欢小汽车,售货员阿姨看在眼里,心里会怎么想呢?
(学生自由回答:阿姨会想小兵这么喜欢小汽车,等一会儿肯定会缠着让妈妈买……)如果是你,等妈妈来后,你是不是也想让妈妈买一个,不买,我就——会(哭、闹,一直到给我们买为止。
⒉但是当小兵的妈妈来到玩具柜台前,阿姨却看到了令她感动的一幕,使她对小兵产生了新的看法,请小朋友认真读读8——13段,划划有关句子,想想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3、出示句子:“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指导个性朗读:
⑴他抢在谁的前面说的?(妈妈)谁能读出“抢”的语气?(语速可快些)
⑵他为什么抢在妈妈前面说,他可能在担心什么?(他担心阿姨叫妈妈来买,)所以说这句话时,语气还可能是着急,谁能读出着急、快速的语气;
⑶他抢在妈妈的前面说,生怕妈妈为难,所以速度再快一点。
⑷“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他说这句话时,语气可能是(坚决的),谁能读出坚决的语气?
⑸他说这句话时,语气也可能是可惜的,谁能读出惋惜的语气,指名学生读这句。
(三)探悟“中心句”
⒈ 师:小兵为什么抢着说? 为什么不让妈妈买?我们来听听妈妈是怎么说的?
出示句子: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的生活也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⒉你从这句话里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不富裕”,说明小兵的家境是贫寒的。同学们请看“裕”字,左边是“衣”,右边是“谷”,有衣穿,有谷子吃,丰衣足食的生活当然富裕了!“不富裕”就是“贫穷”、“贫困”、“贫寒”的意思,那你能想象到他家的生活可能会是怎样?
“常年”就是一年到头,一整年的意思,他爸爸常年生病着,不能去工作挣钱,而且要化费很多的医药费,一家人要吃要喝,要供小兵上学,的确不富裕》
●理解“心疼、什么、……”
师: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妈妈一个人的肩上,小男孩心疼妈妈呀!什么也不让妈妈买,除了不买小汽车,妈妈口中的“什么”,还有可能是什么呢?
师提示:小兵的同学每学期都买一个新书包,妈妈看见小兵的书包已经用了2年了,想给他买个新的,他却说:妈妈,我不要,我的书包还可以再用一年呢!
这次数学竞赛,小兵得了一等奖,妈妈想给他买一件新衣服作为奖励,他却说:妈妈,我取得成绩是应该的,不要给我买新衣服了,我还有衣服呢,穿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
小兵的8岁生日到了,妈妈准备给他买一个生日蛋糕来庆祝,他却说:妈妈,不要买蛋糕了,给我烧碗面条就行了!
⒊指导朗读:多懂事的孩子呀!此时此刻,妈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指名读,点评(既难过又欣慰,既伤心又骄傲,为不能满足儿子要求的无奈和有这样儿子的骄傲)。
⒋改句。师:其实呀!妈妈说的话,也就是小男孩心里想的话,谁能换一种角度说一说小兵的想法。
老师把妈妈的话,改为小男孩自己想的语气,读读。(投影出示:“我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我心疼妈妈,什么也不让妈妈给我买。”)
⒌情感提升:
⑴师:小兵是不幸,也很可怜,但最重要的是他是多么的懂事啊!当他看到别人在玩小汽车,他就想到了——————(学生齐说)
⑵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当他自己也想玩玩小汽车的时候,他就想到了——————
⑶六一儿童节到了,别的小朋友都有了节日礼物,我们知道他也会说——(个别生接说);
⑷他不要的东西太多太多,因为他知道——
⒍再次感情朗读“回绝句”:师:多懂事的孩子呀,多会心疼妈妈的孩子呀!我们被他的“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的话感动了!再读一遍。(再次出示)
㈣感悟阿姨的爱及男孩的懂事
⒈售货员阿姨被感动了,她的眼眶红了,她动情地说:“————————”
出示句子:听着听着,售货员阿姨的眼眶红了,她动情地说:“多懂事的孩子呀!这样吧,我买辆小汽车,送给他作节日礼物。”
⒉让我们一起和阿姨动情地说说这句话。
⒊但是,阿姨的好意却被小男孩婉言谢绝了,自己读读男孩的话。(学生自由读)你从这句话里看出了什么?(是个不随意接受别人礼物的孩子)男生齐读。(多懂事的孩子呀!)全班齐读。
四、升华感情
⒈引读:小男孩走了,可售货员阿姨被深深感动了,她回到家后,对——,女儿听了——,从此,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⒉善良的售货员阿姨在盼着他,聪慧而富有爱心的小女孩在盼着他,我知道你们在盼着他,我也在盼着他,所有富有爱心的人都在盼着他。盼啊,盼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真的盼到了那个小男孩,那么你会(怎么做),你会为他做些什么?
⒊你们都非常善良、有爱心,小男孩会感谢你们的。不过我想,送他钱、玩具小男孩也许不会接受,就像他没有接受阿姨的小汽车一样,那么就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送给他,可以是赞美的,可以是鼓励的,也可以是祝福的。写在课文的插图边吧!交流。
⒋听着你们热情洋溢的话,老师心里暖暖的,我也要为小男孩送上一首小诗,送上我的祝福。(课件出示,音乐响起,师生一起深情地读。)
写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你的目光,
像晶莹的露珠。
你的心灵,
像芬芳的鲜花。
男孩,
让我们一起开始梦的旅程,
请不要拒绝,
梦中那一辆辆飞跑的汽车,
那是我们爱的祝福。
⒌ 让我们把所有的爱心,所有的祝福都装载到小女孩那辆漂亮的小汽车上,送给他。(课件出示那个小男孩和一辆小汽车。)孩子们,虽然男孩现在还不能拥有自己心爱的小汽车,可他却拥有这么多人的关心,我想他是幸福的。让咱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爱,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小兵一样对父母充满关爱,像小女孩一样对朋友充满友爱。下课!
板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心疼妈妈
多么爱汽车———————————不买,只看看
不要
懂 事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7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
1.预习出题。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带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
(1)读准字音方面,可以出给生字选择读音、判断对错或把音节补充完整的题目。
(2)认字方面,可以出词语连线搭配的题。
阿姨 看玩具汽车 闪着 妈妈的手
妈妈 售货 抢着 说
小兵 买药 拉着 光芒
(3)根据字形,可以出猜字谜的题。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2.交换做题。
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
3.互评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小朋友们,当你们面对自已想要的玩具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读中感悟
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1.初读感悟。
分小组自由默读或朗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互说感受,体会情感。
2.听读感悟。
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3.质疑讨论。
小组互相质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再通过读解决问题。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
(2)售货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药品 礼物 柜台 玩具
富裕 专心 目不转睛 兴奋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写出他们的名称吗?
四、实践活动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8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认“具”等11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小男孩的品质,进而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3、学习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朗读感悟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小男孩的品质,进而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你喜欢的玩具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顺课文,读好标上自然段序号。
2、自由读课文 文中除了这位小男孩还有哪些人物?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的节日是哪一天?“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可热闹了,我们去那里的玩具柜台前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习生字:具、柜。(板书:玩具柜台)出示图片,记住“柜”的字形。
2、联系实际说话。出示图片,认读:药品柜台,认读“药品”,说说还有哪些柜台?
3、看图说话:出示书上的图,站在柜台后面卖东西的我们称为——“售货员”,理解这是一种职业。在公共汽车上卖票的是——售票员,理解“售”的意思。
4、揭题:细心的小朋友都发现这里有位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就去认识这位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齐读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男孩为什么站在柜台前?
2、找出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男孩喜欢小汽车,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3、感悟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出示)
(1)理解“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
(2)指导朗读。让人感受到小男孩真的很喜欢小汽车。随机评价指导。
4、还有其它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他还很喜欢小汽车。
5、男孩这么喜欢小汽车,他得到小汽车了吗?为什么?自由默读2到13自然段。
6、感悟句子:
(1)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①他还不让妈妈给他买什么?
②难怪售货员阿姨让妈妈给他买小汽车,他抢着说——引读——
(2)“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①指名读,理解“抢”。
②联系课文师生抢话朗读,男女生抢话朗读。
③小男孩那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抢着说不要?
④理解妈妈的心情,指导朗读。
7、小男孩的话还感动了谁?
8、指名朗读售货员阿姨和她女儿的话。
四、再读读文,重点探究。
1、朗读感悟第8~13段:
自由读,找你最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指名朗读,随机出示句子。
分角色读好8~13段。
2、朗读感悟第1~7段:
过渡:
课文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没买,是不是他不喜欢?
引导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找出相关的句子。
采用多种形式读这段话,并理解“目不转睛”。
看图,说说小兵喜欢玩具汽车的心情。
分角色朗读第1~7段。
第二课时
一、学14-15自然段,拓展升华。
1、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除了这三个人物让我们感动,故事结尾还出现了让我们感动的人呢,一起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现在,谁再来给小女孩送上一个词?
2、续编故事结尾。
师:多感人的故事啊,多有爱心的小女孩啊,她和妈妈盼到了小男孩吗?猜猜故事接下去会怎样?
3、拓展升华。
盼啊盼啊,有一天,我们也把小男孩盼来了,你会怎么说?为他做些什么?
指名说:
师:你们都非常善良、有爱心,小男孩会感谢你们的。不过我想,送他钱、玩具小男孩也许不会接受,就像他没有接受阿姨的小汽车一样,那么就把你最想说的话送给他吧!(赞美、鼓励、祝福)
交流:听着你们热情洋溢的话,老师心里暖暖的,我也要为小男孩送上一首小诗,送上我的祝福。(课件出示,音乐响起,教生深情地读。)
写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你的目光,
像晶莹的露珠。
你的心灵,
像芬芳的鲜花。
男孩,
让我们一起开始梦的旅程,
请不要拒绝,
梦中那一辆辆飞跑的汽车,
那是我们爱的祝福。
总结:爱是无言的心声,老师也送你们一句话,我们要懂得爱,学会爱,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人,让爱充满人间!(板书:爱)
出示推荐课外阅读和名言。下课
二、实践活动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板
书
设
计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心疼妈妈
多么爱汽车———————————不买,只看看
懂事
爱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提问:
①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
②板书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授新:
(一)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全体读书。
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指1名朗读各段。
4、相互交流的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朗读感悟8—13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句子。
c、分角色读好8—13段。
2、朗读感悟1—7段。
a、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再读课文,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c、分角色朗读课文( 1—7段)
3、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4、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a、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b、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三、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