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学生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钢;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
3、检查学生认读词语的情况。
二、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
3、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比赛读。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太长,竖弯钩要舒展开。
弹:左窄右宽,左右相等长。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扁一点,下面的人字要舒展开。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
四、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多,从理解词语中积累词语。
五、实践拓展学校还有哪些活动?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2.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歌曲《春天在哪里》
2、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找春天,你找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打出词语)突出下列词语的教学: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轻轻的、柔柔的)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样的?(细细的、像牛毛)嫩芽谁来说说“嫩芽”是什么样的?(只有两三片叶子是浅浅的)你见过哪些植物的“嫩芽”?是什么颜色?布谷“布谷” 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我们——起来听听它的叫声。(播放布谷的叫声录音)梨花、杏花、桃花图上的三棵树分别是什么树?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重点指导:“春、树”翘舌音,“草”平舌音,“柳、梨”边旨.“燕子”的“子”读轻声,“嫩”前鼻音,“杏、蜂”后鼻音。
三、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采用贴图形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老师出示插图,将本课12个词语写成卡片,让学生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旁边。贴对后,再领着学生读一读。
2.读韵文,说一说每一组词语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四、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按要求归类读。
2.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3.背诵韵文,边背边想象。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用“春、草、芽、布”口头扩词。
3.朗读、背诵韵文。
二、学习笔顺,指导描红
1.学习新偏旁。“日”、“木”、“草”,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3个偏旁的字读读,知道含有“草”字头的字一般多与花草植物有关,含有“木”的字一
2.老师重点点拨并范写“春、芽、谷、桃”。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播放轻音乐。
四、课堂检测效果,训练表达
1.“开火车”读生字。
2.看拼音贴字。
3.听写生字及词语。
4.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2、理解词义,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过年”又叫“春节”,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呢?(指名答)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把春的讯息撒满大地,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吧!
二、看图识字读词
1、看图说话:
从这幅图中你收到了哪些春的讯息?
(指导用“春天来了,__________”的句子表达)
2、师相机出示词语卡,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借助拼音读一读。
3、看看藏在这些词语里的生字有你会读的吗?
(小老师教读,集体跟读,注意纠正字音)
4、同桌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再全班交流。
(复习归纳记字方法,如:形近字比较“万”──“方”,形声字“歌”,根据字形记忆“柳”、“舞”会意字“鸣”等)
5、抽读生字并组词。
6、自由读词,集体读词。
三、复习巩固生字词,体会词义
1、“开火车”轮读生字。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词语,齐读词语。
3、小游戏:
我读你做。
(请生一人读词语,其余学生用动作或声音来表示,如:百花齐放,师引导“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朵花,那百花齐放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四、书写生字
1、生观察字形和结构。
2、生口述笔画笔顺,师范写。
3、生描红并独立书写,同桌交流。
五、扩展训练
1、收集春天的图片和词语交流。
2、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吗?画一画你眼中的春天。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万、丁、齐、冬、百”。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春天马上就要到了,大家喜欢春天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入春天,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好吗?
2.昨天咱们留了一个作业,请把你画眼睛里的春天画下来,并写上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首儿歌,都带来了吗?(抽几份学生的作业在大背头上展示)
二、欣赏学生作品,引导进入情境:昨天咱们留了一个预习作业,请你画一幅有关春天的图画,并写上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首儿歌,或是搜集一些春天的图片或照片等。这是咱们班一部分同学完成的,咱们来欣赏一下。
他喜欢的一句话是:
他喜欢的词语是:
下面的小朋友把你的画介绍给同位,把你喜欢的词语、句子、儿歌读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三、学习新课:
(一)引入字词:老师把小朋友喜欢的词语呀都搜集在一起了,想认识一下吗?请看大屏幕。
wàn wù fù sū liǔ shù bǎi huā zhēng míng
万 物 复 苏 柳 树 百 花 争 鸣
bīng xuě róng huà quán shui dīng dōng yīng gē yàn wuē
冰 雪 融 化 泉 水 丁 冬 莺 歌 燕 舞
小朋友们,其中哪些词语你会读了?先小声读一读。再把你认识的读给大家听?
(二)学生自读:你会读哪些词语就读出来好吗?
(三)探究认字方法:真了不起,还没学呢,这些词都会读了。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呢?
家庭中:从书上、电视上等生活中学习生字,处处留心。
课堂上:看拼音、问同学、请教老师。
(四)合作学习,自学生字:请小朋友互相帮助,先向你同组的同学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不认识的,请别的小朋友来帮忙。
(反馈自学情况l下面我请3个小朋友合作来读一读。
1.一个小朋友读一排(找两组小朋友读)。
2.把书合上,老师这里的字没标拼音,你会读吗?自己小声音读一读、开火车读。
3.这些字变成了红色是我们要认读的,谁能读?(去掉个别字)
万 复 苏 柳 歌 舞 冰 泉 丁 百 争 鸣
4.出示儿歌:(看来难不倒大家,现在变变位置,看你会读吗?)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五)简单释词:小朋友,有哪些词不懂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百鸟争鸣:(全班每人模仿一种小鸟的叫声。)
万物复苏:
1.冬天过去了,又一年春天来到了,请小朋友注意看:
2.课件或挂图画面:柳树发芽了、小花开放了、黄莺在枝头唱歌、燕子在空中跳舞,冰雪融化了,泉水丁冬丁冬的,所有的花都开了,许多鸟儿在枝头鸣叫。
3.小朋友们刚才所看到的这就叫“复苏”。你能用自己的话或书上的词来说什么叫复苏吗?
(所有的动物、植物都苏醒了。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就叫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六)朗读课文:春天这么美,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吧!
四、巩固练习:
(一)看图读生字
(二)下面的词语中哪些是描写春天的词语呢?对点头,错摇头
出示大屏幕:春暖花开、瓜果遍地、百花盛开、春光明媚、秋高气爽
春风拂面、烈日炎炎、天寒地冻
(三)出示挂图,让学生把与画面相配的词语贴上。
五、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万、丁、百
1.这三个字都有一个长横,长横要稍微鼓一些,第二笔都是从竖中线起笔。
2.齐字的撇捺要伸展开,撇有锋,捺有脚。
3.学生在本子上开始练习。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6
《识字1》教学设计一
北环路小学陈惠英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大体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2、学会汉字一、二、三。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表、田字格
一.揭示课题〖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借助汉语拼音来识字了.识了字我们就可以读书看报学到很多知识,大家高不高兴啊?这节课我们就借助拼音学习一首古诗.
(过渡)要想知道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就跟着陈老师一起参观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1.(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哪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你能说得更好吗?]
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
3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
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课文用一首诗把它描写了出来.你们想读吗?
(过渡):要想读好读对就必须把下面这些音节读准
二.复习音节
1(出示课文音节)请同学们又快又准地找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yi si wu shi zhi )齐读一遍.
2(出示er )你们认识这个由特殊韵母组成的音节吗?请 读,读时注意舌头由平到卷,领读
3( 出示ting san cun )你能分辨两组韵母有什么不同?你读时怎样区分?请你读出他们的不同.请读,领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拼音学得都不错,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三.读课文
1.(出示课文拼音)下面陈老师要求把音节连起来拼成一句话,先请同桌小朋友互相帮助读一读.试一试.(少量时间自由读)
2.你读熟了吗?哪位小朋友敢来试一试?请四位小朋友一人读一句.
3他们读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请第一小组读第一句,依次类推.准备好了吗?起――
4(出示拼音加汉字)下面我要求你们联系拼音读课文,这有一定难度,但陈老师相信这么聪明的你们只要认真读肯定会读.我先请四个同学试试,每人读一句.
5他们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还是每一小组读一句.
6(出示古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①这一次难度很大让我们仔细听电脑老师是怎样朗读这首诗的.
②你能读得和她一样好吗?我要求小小组一起合作,要求: 先说说你们喜欢图中的哪些景象?
③然后一组同学可以以各种形式朗读,一定要读出你对美丽景色喜欢的感情.
7小朋友表演
8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吗?现在请小朋友眯起眼睛,把课文轻轻背一边,一边背,一边想象,好象你走进了这个小村庄里.
四.学生字
1.(课文显出生字)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生字了,这篇古诗要求我们学会的生字是"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读了这么多遍书有人肯定已经认识他们了.(出示卡片)我请小朋友带着大家看陈老师的卡片再拼读一遍.(开火车)
2我折去拼音你们还会读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看谁找得准,看谁找得快?
3.我们知道四线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里呀?
4.在平时的笔画训练中小朋友们已经熟悉四线格了,下面我们就轻松一下,一起来做田字格课间操.
[ 课 间 操 ]
5.今天我们就先帮一二三安个家好吗?①先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②拿一个细心的孩子告诉我写笔画横要注意什么?③根据小朋友的要求我来写横.(起笔要稍重行笔要果断,稍微向上斜,收笔要稍顿.④一起书空
6我们重点来学习一 二 三,先看"一"一起读.你能用一组词或说个句子吗?
7我们来学写"一","一"是由笔画"横"组成,从左下格靠近横中线的地方起笔,向右横,当左右相等时在横中线上收笔,收笔要停顿.看陈老师写一个.跟我一起说.(边写边说)2再看电脑老师给我们写一遍.3打开习字本(学生唱儿歌)试着描一个写一个.4
8我们再来学习"二"一起读.2你能用"二"说句话或组词吗?3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二的两笔有什么不同,分别住在田字格的那里?4你们说的很对,5拿出手指跟着电脑老师写一遍6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二也是由笔画横组成,第一笔横短应该写在横中线上面,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的下面比较长.)
9请 读(出示三)齐读.2你能用"三"组词或说句话吗?3再请同桌互相合作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有什么特点?他们分别写在田字格的那里?4拿出手跟着电脑老师写一遍("三"由三笔横组成,第一第二笔比第三笔短.三横距离要一样).5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一去二三里》和三个生字"一 二 三"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我希望你们能以同样的态度上每一节课.
老百晓在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7
【课前透析】
本课八个四字词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虽然学生对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了解一些描写春天的词语,但对本课的词语有些陌生。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特别注意结合四组不同的词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审美情趣。
本课例是针对班额在二十人左右的小班而设计,课堂上以“马蹄形”座位排列,便于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交往的密度和频度,增强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同时也要求教室有多媒体配套设备及实物投影仪等现代教学媒体。
【设计意图】
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快快乐乐地去阅读文本。尝试用“读文本自主识字──生字单独出现反馈 ──文图结合巩固”的学习方式,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环境,引导学生兴趣昂然地自主识字。阅读与识字相结合,读中成诵,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感受春天,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
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图文结合,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自主寻找发现识字方法,以游戏来巩固识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激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产生寻找春天的想法。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2、难点:
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
1、每个学习小组一幅春天的情境图和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教师准备好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上写好三组生字。
2、课件演示内容:
⑴ 以《春之声》乐曲为背景,出现春回大地的美丽画面。
⑵ 动画演示小燕子飞来了,逐个出现本课的生字。
⑶ 根据课文内容出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动画或图片。
⑷ 摘苹果游戏,设计苹果落地的动画。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想像春天
1、导入:
在水声潺潺,鸟儿鸣叫渐起的《春之声》乐曲声中。
师:天气渐渐地暖和了,小溪“丁冬”、“丁冬”唱起了歌儿,空中能看见小燕子快乐地飞翔,这是什么季节到了?
2、想像争议:
老师要在上面写“春”天,小朋友帮老师出一下主意,这个“春”应该写成什么颜色?(根据学生回答的各种颜色完成田字格里“春”的书写。)
过渡语:春天的图画五彩缤纷,春天的声音变化无穷,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设计思路:课伊始,情亦动,从学生的口里得出春天的色彩,以“春”字的描绘导入新课,让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春天。同时,“春”字的范写,也为后面的写字教学作好铺垫。
二、初读韵文,感受春天
1、铺垫:课件出现春景图。
师导:你在图中都看到什么?能向大家描述一下吗?课文中用一些词语来描绘了这五彩缤纷的春天,让我们借助拼音自由地读一读。
2、课文朗读:
方法:自由读──朗读展示──齐读──自我感悟读。
⑴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⑵ 试着读一读给大家听。
⑶ 齐读课文。
⑷ 谈体会朗读。
师引导:面对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读出你的心情?
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试试。
设计思路:初读这些词语,学生可能会不太理解词语意思,他们的体会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但正是这样一种原滋原味的感受,通过朗读来体现,才是学生最纯真的学习。
3、自主识字:
⑴ 步骤一:
课件演示:春天到了,小燕子给我们衔来了新朋友,来认一认这些新字。
随着小燕子的飞来,各个生字随机出现。(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⑵ 步骤二:
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这些生字卡片,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把你认字的方法介绍给你的同伴听听。
预案:
① 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如:万、齐、万
② 熟字加一加的办法记住字形,如:泉、苏、鸣、冰
③ 回忆在哪些曾经看到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如:歌、舞、复、争
④ 从字形看意思,如:柳、鸣、冰
…… ⑶ 步骤三:
各学习小组汇报识字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设计思路:发挥小班化的优势,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尽量自习学,不懂不会的,在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引导下再思考。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移到学生身上,很多奇迹都会出现。
4、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⑴ 比一比:
带田字格的小黑板出示这三组字。(冬──齐、万──丁、白──百)先来比比这三组字有什么不一样。
⑵ 游戏“你说我写”:
① 师示范游戏玩法。以“万”字为例,“万”是独体字,指名学生边观察例字边描述,老师实物投影上写“万”字。
② 学生组间写字,进行游戏,由四人小组分为两人小组,观察黑板上的字,你说我写。
③ 同伴“你说我写”展示。一人说,一人在实物投影上写。
设计思路:经过一个学期的写字练习,学生对基本的笔划、结构已有所掌握。“你说我写”的游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导的原则,学生在说说写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书写,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分析字形的方法,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图文结合,领略春天
1、借助课件,理解韵文:
导:我们已经认识了新朋友,看,这么多新朋友在邀请我们走进春天,一起去春游呢。
⑴ 听录音读,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⑵ 课件逐一演示,理解词语:
① 春天来了,一切事物都醒了,小燕子也飞来了,你们觉得应该贴那些词语?
从词语卡片中拿出“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的卡片出来贴。带领大家读读这两个词语。
② 出示第二行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应贴什么卡片?
让全班齐读。谁来学黄莺怎样唱歌?燕子怎样跳舞?师:从黄莺动听的歌声,燕子优美的舞姿,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 出示第三行的画面,你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应贴什么卡片?
④ 出示第四行的画面,你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应贴什么卡片?让全班齐读。看图画说说看怎样才是百花齐放?怎样才是百鸟争鸣?
2、配乐诵读课文。
3、拍手看图背诵,指明检查。
4、识字巩固游戏:
出示图画,玩摘苹果游戏,认识课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
策略: ⑴ 把生字苹果去掉拼音,让学生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小组互相练习和互相对考。
⑵ 逐一指名上来的学生正确拼读后,就把苹果奖给他。
设计思路:词语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教师空泛说教相比更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课是识字教学,但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课文学习过程不断出现生字,在学习词语的基础上,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四、主题升华,赞美春天
1、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最喜欢图画里的什么景物,想对她说什么?
2、迁移运用,练习解说。这么美的春景图,你能为图画配上解说词吗?
步骤:
⑴ 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用上本课所学的2~3个词语说几句连贯的话。
⑵ 小组合作说话。把大家的解说词连成一段话,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⑶ 指名说,评议。
设计思路:学习与巩固相结合,识字与说话相结合。借助学生新学的知识进行说话,现学现卖,使学生情趣盎然。这一说的过程,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而且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所学的词语。
五、拓展延伸,寻找春天
1、搜集有关春天的词汇和诗句,准备进行交流。
2、小组作业:寻找春天,展示春景,准备活动课上表演。
提示:可以唱关于春天的歌,可以画春景图,可以扮春天各种各样动物的叫声。
设计思路: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主动地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建立知识链接。
【板书设计】
春
春回大地 冰雪融化
万物复苏 泉水丁冬
柳绿花红 百花齐放
莺歌燕舞 百鸟争鸣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8
一、读读背背
最美的电影
陈芳美(中国台湾)
大自然的银幕里
放映着最美的电影
你看
海那么美还不够
更有着沙滩
沙滩那么美还不够
更有着海浪
海浪那么美还不够
更有着浪花
雨那么美还不够
更有着阳光
阳光那么美还不够
更有着彩虹
彩虹那么美还不够
更有着落日
啊
大自然的银幕里
放映着最美的电影
(选自《世界华文儿童文学大系》)
──本文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二、接龙游戏
秋──秋天──天气──……
落──落叶──叶面──……
三、填一填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盛开的花有:
成熟的水果有:
丰收的蔬菜有:
四、写出几个描写秋天的词语
五、实践活动
请你为你的家人或好朋友表演一个小节目:可以朗诵描写秋天的小诗,可以唱和秋天有关的歌曲,还可以讲有关秋天的故事……你再请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9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一年 设计人:陈慧丽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识字1》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1》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隔行押韵,便于诵读记忆。布谷鸟,学生日常不多见,可以借助教材出示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
学习者分析
通过学习第一册语文书,学生已经认识了255个生字,会写129个。在学习中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如听读认字,看拼音认字,请教老师或同学认字等,但是存在反生的现象。对于这种“词串” 识字的课文已经比较熟悉,初步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但是还不能进行充分的有感情朗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8个,绿线内的个3生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过程与方法:
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识字、写字
2、解决措施:通过文字想象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理解韵文的意境。能够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2、解决措施:观察体会,合作朗读,指导书写。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
三人坐在太阳上
学生猜谜,说原因,师板书:春
学生欣赏《春天在哪里》的歌曲,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
5
随文识字,减轻学生识字的负担,同时使学生了解识字的多种途径
二、新课教授
1、课件演示: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来了。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课件,寻找春天的景物。
2、识字,朗读
(1)课件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在哪里找到了春天?(指名答)
课件演示:学生回答,图片相应位置出示词语。
(2)去掉图片,出示韵文。
①指名读第一行,小组齐读。
出示课件,师说诗意。
教师提问:同学们,春风吹来是什么感觉呢?春雨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②出示第二行,指名读,出示课件,师说诗意,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景色,教师指导朗读。
③出示第三、四行,指名让学生读,齐读。
生字变红,指名让学生读,开火车。
(3)去掉拼音,读韵文。
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说说春天来临,大自然中有哪些变化。
指名学生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全部词语出示后:教师打乱词语顺序挑着指名让学生读,男女生分行读。
练读,指名读,师相机范读,如果学生读得好,可以齐读。
去掉拼音,指名读,同位互相读一读,打乱词语顺序小组读。
组织游戏,认读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
语境中识字,降低识字的难度,突破识字这一难点。
这一环节是按照对照图片识字,对照拼音识字,最后直接识字的顺序进行的,有层次、由直观图到抽象的字突破识字这一难点。
三、教写生字
1、分组开火车读生字卡片:树、春、草、芽。
2、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3、教师引导学生记忆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例如:树 木+又+寸
4、教师教授:“树”分成了三部分,怎样写好看呢?(指名说一说)“树”的横笔要写得短,竖笔要写的长,这样才能把字写的四四方方的。木字旁和“村”要写的长,“又”最短。
(1)学生说笔画,师范写。
(2)学生书空说笔画,描红,练写,师巡视,随机指导。
5、同法教授其他生字。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组词。
观察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学生学生字书空交流后描红。
15
在平等交流的气氛下,师生共同合作总结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2、找朋友 给图片贴上相应的词语
3、出示韵文,男女生读。
认读词语,齐读韵文。
8
复习后引入新知的学习。
二、再读感悟
1、 出示课件,指名读前两行。
2、 课件演示:布谷鸟飞过(声音:布谷,布谷)桃花开了,燕子飞回来了,梨花开了,杏花开了,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动物?
指名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词语。
① 出示词语:布谷。
指名读,教师指图片,小朋友们,这只鸟叫做——布谷鸟。布谷鸟的叫声是“布谷”“布谷”的,好像在催促农民快快播种,快快播种,所以人们亲切的叫它布谷鸟。(齐读。)
②出示词语:燕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燕子:小燕子穿什么样的衣服呀?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③出示词语:梨花、杏花、桃花
教师描述情境,指导学生朗读:多么美丽的春色呀!快把这幅美丽的春之景都给大家听听吧。
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意境:你愿意把你眼中的、心中的春天通过韵文读出来吗?
学生欣赏《春天在哪里》的歌曲,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
指名读,配乐读。
看图交流,认识布谷鸟。
结合生活实际,介绍小燕子。
学生练读。
指名读,配乐读。
15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
帮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的事物,由每行词想到特写的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演演、说说,轻松学习,同时对课文进行了再创造,增加了趣味性。
三、教写生字
1、 学写“布”“谷”
(1)独立观察,“布”“谷”各有几笔,每一笔分别是什么?
(2)指名回答,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说笔画,描红,练写,师巡视,随机指导。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带有木字旁的字。
(1)独立观察,“梨”“杏”各有几笔,每一笔分别是什么?
(2)指名回答,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说笔画,描红,练写,师巡视,随机指导。
观察生字,正确书写。
学习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词语。
学生独立观察,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
学生书空,认读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
通过一年级的生字学习,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所以结合生字的学习交流识字方法是省时高效的。
四、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小朋友,春光明
媚,鸟语花香,春
天多美呀,难怪古
人说“一年之计在
于春”。希望小朋
友珍惜春天美好
的时光,好好学
习,将来为我们的
祖国增光添彩。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
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班队课上我们一起来交流,看哪组小朋友找的最多。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4
将对春天的喜爱扩展到课后搜集相关的诗歌,成语。
板书设计
识字1
春天 春风 春雨
柳树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教后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10
作者:珠海香洲区一小 黎毅 转贴自:珠海香洲区一小 点击数:88
1、课前谈话:
a、师:“小乌鸦拿着100分的试卷走回家,可是怎么没有人表扬它呢?”
b、播放一年中中国人过不同的传统节日的录象带。
2、新课新授:
(1)、录象介绍了哪几个节日?
教师随机出示生词“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3、学习生字词
(1)、学习“饺子、月饼“的读音。
a、分别出示“饺子、月饼、”让学生个别读,齐读。(当学生出现发音错误时,教师引导学生互相纠正)。
b、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练读。
c、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读读生词,检查学习情况。
4、要求学生读所有生词。指名读检查学习情况。
5、去掉生词的拼音,请个别学生读生词。
(教师通过手势帮助学生抑扬顿挫地读生词)。
6、说话练习:
(1)、拜年的时候你们会说些什么呀?
让学生互相拜年。
(2)、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拜年祝福语,了解练说状况。
(3)、出示过年的画面:
师:看到这画面,你想起哪些成语呢?
生:“欢声笑语、普天同庆、喜气洋洋……”
师:谁来说说,我们过年的时候干些什么?
生:“人们在春节会包饺子;清明节的时候会扫墓、踏青……”
7、指导感情朗读。
(1)、请个别学生感情朗读“春节、饺子、拜年”。
(2)指导朗读“清明、扫墓、踏青”。
a、播放录象片段。
b、师:小朋友去干什么?
c、师激情描绘小朋友去踏青的画面,引导学生快乐地朗读这组词组。(对于清明节,每个人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为什么一定要求学生是快乐的感受呢?)
指名读
(3)、指导朗读“端午、粽子、龙舟”。
a、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
生“因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奶奶告诉我的。”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看书了解这知识。
b、指导感情朗读这组词。
指名读
(4)、指导朗读“中秋、团圆、月饼”。
a、师:中秋节我们还会干什么呢?
b、师:吃团圆饭的时候我们还会在什么时候吃?(是否可以再收集一些关于团圆的图片,让学生在具体的图画环境中有团圆的概念?)
c、师范读。
(5)、学生齐读词串。
8、指导记忆“墓、踏、端”的字形:
(1)、指名说各自的记字方法。
(2)、师:谁能用最简单的记字方法记住这些字。(为什么一定要学生按自己认为的简单方法来记字。每个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是否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呢?)
9、指导书写:
(1)、师范写生字,要求学生认真看。
(2)、学生完成习字册相关练习。(播放古筝音乐、师巡视个别辅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11
【课题】
识字1。
【课型】
识字课。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11个生字,会写生字6个。
难点: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金秋时节的图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宜 实 色 华。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说金秋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图画: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季节?这什么?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3、出示句子: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自由读课文
1、复习春天的词语: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2、那么,秋天里你有什么好的词语来说说秋天的景色。
3、自由学习秋天的词语。
4、指名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5、同桌对读,四人小组轮流读。
6、比赛读、齐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交流,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是听了哪个词语才有这样的画面?(估计学生会先听懂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等比较感性的词,这时可以让学生对照图片找一找)
2、自己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太理解,需要向别人请教。
3、交流有关词语,说说各自的理解,比如:秋高气爽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四、认一认生字
1、出示生字,自主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五、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11个,会写生字6个。
2、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短文,或同步阅读上的短文。
3、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1、生自由试读词语,读不出的问同座。
2、分组互助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4、开火车 读生字。
二、在读中巩固生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读一读。
三、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
2、读带有生字的短文,巩固生字。
四、写中巩固生字
己看看这些学过的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教师示范写,说说还有哪里不够好。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要求:
1、指导看图,把图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练习起来。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2、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二、教学重、难点:
看懂图意,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
春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美极了,老师带小朋友到郊外去看一看,一起去找春天好吗?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在哪儿找到春天?请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轻轻的、柔柔的)
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样的?(细细的、像牛毛)
嫩芽谁来说说“嫩芽”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哪些植物的“嫩芽”?
布谷“布谷”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叫声?
梨花、杏花、桃花图上的三棵树分别是什么树?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过渡:小朋友们,看到这副春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吗?春天的景色证是太美了?它们还有一些汉字朋友呢,你们想学吗?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小组内开火车读词。
3、全班认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景。
1、同学们,词儿读准了,读得也很美,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词儿连起来读,你会感到更美老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也想读好吗?你们一定能行。
3、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读课文情况。
(四)写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天、布谷”。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布、谷”。
2、学习新偏旁。
认识“日”,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日”的字多与太阳有关。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13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二小 汤柳燕】
〖巧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一年级教材大多图文并茂,创设各种情境,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让儿童在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汉字。例如:汉语拼音教学中安排的识字教学就全部采用了词语配图的形式出现,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如“洗衣服”、“读书”、“骑马”等。当借助形象给学生留下生字的感知记忆后,便可去掉插图,让学生记忆注音和词语;然后可把拼音去掉,让学生认识单个词语,最后把词语拆开,让学生认读单个生字。学生一看到生字就联想到了相应的图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为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教材中插图的作用,使识字教学形象化。
当学生熟悉了这种情境教学法时,便可引导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自设情境。例如,在教学第二册《识字1》时,就可先引导几个学生到黑板上集体画出春天的美景: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活泼飞翔的小鸟,潺潺流动的泉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美景当中。这时,再出现文中的词语,就不仅让学生很快识记了生字,而且理解了词义。另外,还可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来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动词“跑、跳、摘……”时,就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记生字,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广东省蓬江区杜阮镇瑶芦小学 刘斯岚】
人教版第二册《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由成语组成的韵语,教材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画卷,“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这样孩子会入情入境,这时教师可以提议:“我们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大草坪吧!”学生积极性顿时高涨,群情激昂,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很快就会融入到多彩的春天。此时,春天成为“主旋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些四字词语的理解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了乐趣,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美感,这更能充分体现新课程“小课堂,大社会”、“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浙江省萧山市石岩九年制学校 罗国华 戴建飞】
〖畅想在春天里放飞──低段语文开放性教学的实践〗
课前开放,作好铺垫:
我在教学《识字1》时,学的是八个四字词语,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写的是有关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现象,构成的是一幅春景图。在进行教学时,我先带学生到校园里去观察有关春天的景色,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校园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柳树已长出了嫩芽,桃花已有了花苞,还感觉到天气不冷了,风儿吹来爽爽的……学生有了这些真实体会后,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就一点儿不难了。
课前开放,让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的教学实践,使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入手去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解开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束缚,走语文教学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为学生创设在课外、校外学习语文的多种机会。
课后开放,拓展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了《识字1》后,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就写着:“桃红柳绿、百花盛开、春风拂面、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我当时欣喜不已,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一起读,挑简单的写八个,读读背背,学生读着自己搜集的词语,劲头特别高,兴趣特别浓。
【广东省深圳市保安区建安小学 温丽霞】
“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但假如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彼此交换,就有了两个甚至更多的想法。”这是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的一段话,它与新课程理念中“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是有共同之处的。低年级教材中归类识字较多,大批的汉字一下子涌现在孩子眼前,教学时常常感到非常枯燥乏味。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归类识字的特点,鼓励学生寻找
汉字的构字规律,辨别新字与形近字、形音字的异同点。当然课前的预习工作必不可少,课前预先布置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和所学生字词,上课时,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通过小老师认真细致的讲解、同桌商量、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分析字形,辨别字音、字义,熟记生字。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许多学生在课前向他们的“小老师”提供最佳的学习方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主好点子,才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于师生交换了角色,学生学习起来兴致勃勃,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识字的方法,这对每一个孩子都有促进。
例如我在教《识字1》一课时,引导学生自能学习。通过设计“你愿意教大家哪个字?”“谁来做小老师,教教大家”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事物,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因为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城小学 李西华】
美术课、自然课、劳动课……它们的教学可以走出课堂、超越教室,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移到社会生活中去,难道语文课学生就一定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端坐在教室里上?我认为语文课同样能让学生去领略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感受日常生活的纵情欢乐!
如教学《识字1》,课文里有8个词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8个词组都是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的,虽然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韵味,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以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毕竟还是有点抽象、模糊。为此,教学本课时,学完生字后教师可带着孩子们走到校园里或走出校园,到离学校不远的市桥河边去寻找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春景。
常言道“天地大课堂”。孩子们自小沐浴在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中,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感到非常有趣,还有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更是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因此,将孩子们学习融入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让孩子们走进自然,用心去感受,要比关在教室里,教师费尽口舌讲解来得快乐、轻松、高效。
【福建省南平市大洋中心小学 潘丽娟】
〖明确“学习伙伴”的作用〗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还是课文后的练习,或是语文园地,它们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或呆板的题目的形式呈现,而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的,非常亲切、自然。
如《识字1》中的导语:“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和课后练习中的“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快来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快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感到不是在布置作业,或是安排思考题,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读书的时候要思考问题,读书以后和他人交流感受,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运用阅读所得亲身实践,等等。这样安排,使教材真正成了学生的学本。引用审查委员的话就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 刘 晶】
〖以“展示台”为契机,努力探索识字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与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识字的方法很多:有借助熟字加偏旁、减偏旁识字;有编谜语、查字典识字;还有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发明的形象动作识字等。
如学生在学习《识字1》中的“舞”字时,老师问大家,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把双手展开,右脚提起,告诉大家,这个字就向一个人在跳舞。学生的思维就这样打开了。一位穿裙子的女孩子提起裙子的右角,告诉大家,“舞”字还像一只蝴蝶在飞舞……这就是形象动作识字的一个片段。从中可知,以“展示台”的展示为契机,学生在主动地探索识字的方法。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陶庄镇中心小学 熊 妍】
〖画一画,形象识字〗
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形象地记忆生字。
《识字1》为我们打开了识字教学的又一扇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朗读这样的识字教材应该不会再觉得枯燥了,那样的抑扬起伏、琅琅上口,孩子们应该会把它当作歌来唱。在这样的识字教材中理解汉字的意义应该更有趣,那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吗?在教学实践中,让孩子们找找春天,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加强了汉字与事物的联系,加深了对所认生字的印象。
当孩子们发挥想象,给一个个单调的生字配上“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欣喜啊!
〖玩一玩,活泼识字〗
一年级下册每一课都配备了生动有趣的图,可以通过看图片初步感知课文的同时进行认识汉字。
如:在教一年级下册《识字1》时,布置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写成卡片,在教学中让学生看着颜色鲜艳、生动有趣的图贴上相应的词语,并充当小老师与同学互教、互读。这样,短短十多分钟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了十几个生字和八个词语。这些游戏与活动穿插在识字教学中,避免了枯燥记忆,同时在游戏中,开展比赛,培养竞争意识,树立集体观念,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篇1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两根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的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读准生字字音,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生字
四、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指导看图,把图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练习起来。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2、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二、教学重、难点:
看懂图意,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
春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美极了,老师带小朋友到郊外去看一看,一起去找春天好吗?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在哪儿找到春天?请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轻轻的、柔柔的)
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样的?(细细的、像牛毛)
嫩芽谁来说说“嫩芽”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哪些植物的“嫩芽”?
布谷“布谷”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叫声?
梨花、杏花、桃花图上的三棵树分别是什么树?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过渡:小朋友们,看到这副春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吗?春天的景色证是太美了?它们还有一些汉字朋友呢,你们想学吗?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小组内开火车读词。
3、全班认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景。
1、同学们,词儿读准了,读得也很美,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词儿连起来读,你会感到更美老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也想读好吗?你们一定能行。
3、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读课文情况。
(四)写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天、布谷”。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布、谷”。
2、学习新偏旁。
认识“日”,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日”的字多与太阳有关。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指导背诵。
2、学会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指导写字。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写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2、朗读、背诵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草、芽、树、梨、杏。
2、学习新偏旁。
认识“草字头”、“木字旁”,书写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草字头”的字多与花草植物有关,含有“木字旁”的字多与树木有关。
3、学生看笔顺记忆生字笔顺。
4、重点反馈“芽”“树”“梨”的笔顺。
5、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教师重点点拨并范写“芽”“树”“梨”。
7、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三)语文实践活动
课外让学生采用多种途径,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或诗句,利用晨会时间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