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教案

2022-12-12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4 梅兰芳学艺。

  2、看图,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 唱戏的料子 没有动摇 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紧盯注视   游动的鱼儿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口头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

  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

  (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生书空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1、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

  (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

  二、指导读书,释疑。

  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     

  2、梅兰芳小时候去学艺,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神儿):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是适合唱戏的人)

  3、练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

  4、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

  5、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找对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什么是“常常、紧盯、注视“?

  (3)你从这三个词中可以看出什么?

  (梅兰芳练得十分刻苦、专心、认真)

  板书:(常常 紧盯 注视)

  6、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怎样了呀?

  (灵活起来) 

  7、梅兰芳的眼睛是不是一下子灵活起来的?

  (1)给“渐渐“换一个词。

  (2)理解“渐渐“。

  (   8、梅兰芳最后取得了什么辉煌成就?

  板书:(世界闻名)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闻名”“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用“终于”造句。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

  2、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你从梅兰芳身上学到了什么?

  3、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再来体会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下收集古今中外名人经过勤学苦练成才的故事。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2

  海口市英才小学

  语文课六环节导学设计

  授课教师

  杜成转

  授课班级

  课   题

  14、梅兰芳学艺

  课   型

  课   时

  两课时

  学材分析

  《梅兰芳学艺》讲的是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勤学苦练眼神的事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多梅兰芳比较陌生,可让学生先听一听京剧,出示梅兰芳图像与人名,让学生与梅兰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指导学生初读时,要让学生读好儿化音和轻声、文中的长句。在指导学生精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偏旁

  能力目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使同学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先天的不足,要从小练就好的基本功,将来才能更好地从事于工作。 

  学习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导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法教法

  自主学习,交流点拨

  导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导学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

  (3分钟)

  1.   读课题。

  1、 板书课题。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理解课题,引导质疑,激发阅读期待。

  呈现目标

  渗透学法

  (2分钟)

  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自主学习

  讨论研究

  (10分钟)

  思考“学艺”的意思。

  1、   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2、   试读课文。

  学习词语:学艺

  1.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 出示小黑板。

  (2) 指名认读词语。

  (3) 抽读生字卡片。

  明确读书要求,训练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主理解词语的意思。

  交流点拨

  达成目标

  (10分钟)

  学生按要求完成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学会理清课文脉络。

  同步训练

  关注慢生

  (10分钟)

  1、 练习朗读课文。2、 练读生字词。

  质疑问难

  总结拓展

  (5分钟)

  根据自读课文填空。

  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读准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

  导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导学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

  (3分钟)

  1、 读生字。

  2、   读课文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朗读课文。

  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呈现目标

  渗透学法

  (2分钟)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自主学习

  讨论研究

  (10分钟)

  1、读读一段。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3.  读第二段。

  4.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 “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 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2、 细读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 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读准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交流点拨

  达成目标

  (10分钟)

  1.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2.再读第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2) 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 再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读准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同步训练

  关注慢生

  (10分钟)

  1、 口头扩词

  神(  )(  )(  )决(  )(  )(  )底(  )(  )(  )

  2、 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   )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   )水底游动的鱼儿。

  质疑问难

  总结拓展

  (5分钟)

  1、   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试着背课文。

  1、 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反思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3

  一、导入

  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出示照片)大家猜猜他是谁?

  介绍梅兰芳的生平和作品

  看了这么多关于梅兰芳的资料,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让我们来看看梅兰芳学艺的故事,齐读课题。

  复习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  学习第一段

  梅兰芳是个京剧大师,可在他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句子。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

  完成填空。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2、因为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 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同桌相互读读这两句话。

  过渡:师傅说梅兰芳没天分,那么梅兰芳到底是怎么学艺的呢?我们一起学习第二段。

  2、  学习第二段

  看看有几句话,指名读。

  齐读第四句。

  这句话是不是说眼睛真的像嘴巴一样能说出话来?梅兰芳原来的眼睛是怎样的?那怎么变得会说话的呢?好,我们先看看书上的插图。

  看图说话:梅兰芳在看什么?怎么看的?

  读课文中的句子。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

  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一天两天?找出关键词。

  指导朗读第二句。

  从第二句里,我们体会到什么?

  是啊,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为了学唱戏苦练眼神,那么苦练后双眼怎样了呢?

  齐读第三句。

  梅兰芳的眼睛是不是一下子灵活起来的?你从哪个词看出。

  梅兰芳的眼睛原来没有神,他下决心苦练,练的时间长了,双眼渐渐灵活起来,到表演时心里想说的话可以用眼睛表达出来,这是多么高的技艺啊!所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这句话是人们对梅兰芳的赞美,赞美他表演技艺高,更赞美他的苦练精神,因为高超的技艺不是天生的,而是苦练出来的。

  齐读第二段。

  3、  学习第三段

  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啊,梅兰芳最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读课文中的句子。

  考考你: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梅兰芳取得成就是很不容易的?

  请用“终于”来说一句话。

  三、总结

  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到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可以取得成功)

  齐读课文。

  四、拓展练习

  在学习、生活中,你有什么不足之处,是怎样克服他们的?

  作业:

  课后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4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学习,同学们知道“梅兰芳学艺”学的是什么?

  2、那么后来他学有所成了吗?人们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出示填空:梅兰芳是一位。

  过渡:是呀,你们说的这句话在课文的第三小节也提到了。你找到了吗?

  3、指名读。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京剧大师”?京剧演得非常好,并且受到大家尊重和喜爱,这样的人就能被称为——。(板书:京剧大师)

  “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别急,请小朋友们读一读屏幕上的话,一边读一边想,你就会明白了。

  梅兰芳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是最早将中国的京昆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一生曾应邀出访10余次,他先后访问过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他在国际舞台上的精湛表演使国外广大观众和戏剧专家叹为观止,为之倾倒,从此爱上了中国戏剧。

  谁来说?

  对呀,梅兰芳不仅在国内非常有名,而且各国的人们都知道他,喜欢他,这就叫——世界闻名。现在带上你的理解,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齐读。

  二、学习第一小节。

  1、过渡:同学们,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大师,小时候的梅兰芳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2、交流。理解:什么叫没有神儿?(是说他的眼睛不够灵活)

  3、师补充介绍: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是下垂,遇到风还一直流泪。

  4、作为一名京剧演员,首先要有一双的眼睛,因为舞台上的演员常常要通过眼神来告诉观众他是高兴了、生气了、还是难过。可梅兰芳的眼睛——,所以师傅说他不是——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相机板书:不是唱戏的料子)

  5、谁想和老师配合演演这一段?请你学着用师傅的口气连起来说说这句话。

  因为,所以。

  6、齐读。

  7、引背。大家刚才读得真好,会背了吗?和老师一起来背一背。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换角色扮演。听了这话,你心里怎么想?打算放弃学京剧了吗?

  过渡:面对困难,梅兰芳是退缩,放弃了吗?

  2、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指名读。(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是呀!梅兰芳并没有因为师傅的批评而丧失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3、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和行动!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用笔划出。

  4、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一起读。这个句子中“紧盯、注视”这两个词语都是说————(仔细认真地看)

  ▲让我们也来练一练眼神,分别请小朋友学鸽子飞,小鱼游,其他小朋友头不能动,也不能眨眼,不能让鸽子和鱼儿从眼睛里溜走。

  ▲这次短暂的练习眼神,你感觉怎样?你知道梅兰芳为什么要这样做么?

  ▲梅兰芳像我们一样就练一会儿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给常常换个词语。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5、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是常常这样去做,“日子一长”(按)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他练了整整十年,梅兰芳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他的双眼渐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引读)

  ▲是不是说眼睛真的像嘴巴一样能发出声音?生活中,你还知道谁的眼睛会说话?(老师、演员)可是梅兰芳更厉害,到表演的时候心里想说的话可以用眼睛表达出来,这是多么高的技艺啊!谁能读出对他的赞美?

  6、人们不仅赞美他表演技艺高,更赞美他的苦练精神,因为高超的技艺不是天生的,而是苦练出来的!让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7、这段共有4句话,同桌两个人互相背一背好吗?(指导背诵)

  四、学习第三小节。

  1、从没有神儿到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到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什么让梅兰芳有了这么大的改变?你能用一个词回答吗?(板书:勤学苦练)

  2、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3、课文说的是梅兰芳苦练眼神的故事,老师这还有一个梅兰芳苦练跷功的故事,想听吗?听故事——《梅兰芳练功》

  你觉得小时候的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是呀,正是勤奋刻苦才成就了今天的京剧大师!指名再读这句话。

  点击:终于。这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什么?(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多么不容易,是付出了多少的辛劳才有的成就。)

  指导朗读。评价:读得真好,把你对梅兰芳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读出来了。

  5、齐背。

  6、那你能不能用终于说一句话呢?

  同学们,想想自己曾经什么做得不太好,经过了一番努力才成功的?先写下来再交流。

  经过终于。

  五、全文总结,拓展。

  1、梅兰芳的理想是要唱京剧,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交流。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是的,也许你在某些方面有先天的不足,不要气馁,(出示:勤能补拙)勤奋能弥补你的不足,只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你也会成功。“笨鸟先飞、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定决心,付出比别人多出许多的努力,(按)“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取得成功。一齐来读一遍。

  六、指导生字。活、注

  1、观察: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怎样写才美观?写好三点水要注意什么?

  2、指导:水是波浪,有弧度。师范写。

  3、生描红、仿写。

  七、作业。

  1、读读背背四字词语。

  2、回家练讲梅兰芳的故事。

  3、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苦练成才的故事。

  八、板书:

  14、梅兰芳学艺

  没有神儿会说话了

  勤学苦练

  不是唱戏的料子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的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准备:卡片、挂图、投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书写部分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书写部分生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1、出示: 一段京剧。

  你们知道这是谁唱的吗?(梅兰芳)(板书“兰”。书空,注意是上下结构。)

  2、简介梅兰芳:梅兰芳是江苏人,他在舞台上表演了很多优美的角色,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3、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梅兰芳小时侯是怎么学艺的(板书:学艺)?你们知道他学的是什么吗?(京剧)那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呢?(梅兰芳学唱京剧)谁会读题呢?(指导读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情况:为什么要学唱京戏?怎么学的?学的怎样?

  二、初读课文

  过渡:这些问题都藏在课文中,学习了课文后大家都会知道的。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学。

  2、读完的同学给课文标好小节

  3、出示词语:灵活  学艺  或者  注视  苦练  渐渐  终于  紧盯

  4、学生认读词语,正音、齐读

  5、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来当小评委。听仔细了哦!

  6、检查自学: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

  5、小评委,你们感觉他们读得怎样啊!(学表生自评,表现好的小朋友奖红苹果。)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苦练(       ),终于成为(               )的事。

  3、质疑。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兰  芳  艺   紧、或、者

  2、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谁来做小老师?

  3、师范写,指导:

  兰:注意三个横的长短。

  芳:注意“芳”的笔顺。

  艺:注意“乙“的写法。

  紧:教学“系字旁”。

  或:戈字旁

  者:利用熟字记忆,“都”的左半半边。

  4、学生描红、临写。

  5、反馈。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要苦练基本功。

  4、培养自学能力,学会余下的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  出示词语,认读,正音。

  梅兰芳    师傅  眼睛   京剧大师

  拜师学艺  紧盯  注视   勤学苦练

  或者      常常  渐渐   终于

  没有神儿  灵活  会说话 世界闻名

  2、请你选择以上的词语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学习第一小节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生读课题)。大家进一步来阅读课文,想一想,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

  2、学生自由学习。前后交流。集体交流。

  3、出示: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指导朗读“神儿”)

  4、你知道什么是“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

  5、就因为这个,师傅说他           。(不是唱戏的料子)这是什么意思呢?(不具备唱戏的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6、说话练习: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         。(或: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       。)相机板书:不是料子

  7、师:讲述:小朋友们说得很好,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常常要通过眼神来告诉观众他是高兴了、生气了、还是难过。可是现在师傅却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具备唱戏的条件,所以认为他不是唱戏的料。

  8、 下面,谁来读这一小节呢?(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二、可是我们同学查找到许多梅兰芳的资料是怎样的呢?

  交流资料。观看图片。

  课文中哪一段和大家介绍的一样?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世界闻名、大师的意思。(用近义词理解)(板书:京剧大师)

  3、学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

  想不想了解一下梅兰芳成功的密诀?自由地读第二小节,在你找到的密诀下划波浪线。也可以用你自己的词语句子来概括梅兰芳成功的秘诀。

  三、学习第二段。

  根据学生回答来出示相关句子,读、体会。

  1、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密诀:决心没有动摇。

  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

  谁来读好这句话?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2、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和行动!

  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鸽子)怎么看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眨不眨,但是眼珠子要不停地的转动,鸽子飞到哪儿,他的眼睛就转到哪儿。)

  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再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齐读这句话。

  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呢?(紧盯,指导朗读)那么你能给这个词语找个好朋友吗?(注视)

  把这句话里的“飞翔的”和“游动的”去掉,再来读一读句子,你觉得好吗?他为什么要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呢?(为了练眼神。)

  现在,谁来读这句话?

  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练习,师出示一鸽子图片。要求:眼睛不能眨,紧跟着老师的手。再选一个紧盯着鸽子的同学来拿鱼。

  (1)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2)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常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常常”)

  3、经过苦练,出示: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灵活得好象心里想说的或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说话吗?(不会)老师也不会,但是谁会的?(梅兰芳)梅兰芳真了不起!

  4、齐读第二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梅兰芳苦练了什么?(眼神。)

  四、再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梅兰芳的眼睛变得有神了,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

  从“勤学苦练”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还苦练了什么?(其他的唱戏基本功、说、唱、做、打。)

  (1)引读。(师引)是啊!梅兰芳下定了决心,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唱戏的各种基本功,终于成了(生读)。

  (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3)想看看梅兰芳的成长历程吗?想听听他演唱的京剧吗?看视频录像。

  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

  五、总结课文。

  1、讨论。一个被师傅认为不唱戏料子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后成了一位京剧大师,你们觉得梅兰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爱学习,坚持不懈、有决心)

  2、除了勤学苦练这个成语,你还有别的成语或句子来概括他成功的秘诀吗?(学生自由发挥)

  3、老师相机出示:

  勤能补拙,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笨鸟先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爱因斯坦 )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读读议议背背。

  4、梅兰芳的理想是要唱京剧,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交流。

  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呢?作业:采访自己的一位长辈,请他给你讲讲他的奋斗历程,在日记上记录下他实现自己理想的秘诀是什么,然后写下你对实现自己理想的感想。

  六、学习生字。

  1、出示:注   视   灵   活

  2、请大家来做小老师,怎么记住他们?

  3、怎么写好,请同学来说说应该注意什么,指导各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指导认识新的偏旁:横山

  4、指导书写,师范写,生临摹。

  5、展示学生书写的字,评价,修改!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梅兰芳练眼神的刻苦、辛苦。

  3.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从而学习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两个词语:“紧盯”和“注视”。懂得“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与“会说话了”的关系。体会“勤学苦练”和“世界闻名”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梅兰芳学艺。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呢?

  3.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梅兰芳学艺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学的?结果怎么样呢?这些问题都藏在课文中,请大家带着思考,自由朗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解决这几个问题?

  2.学生自学。

  三、互相学习。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2.指导朗读“神儿”。

  3.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板书:“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4.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时,我们有时候可以通过换一个语词或者换一种说法来理解。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再试着换一种说法。

  5.指导理解“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齐读。

  6.现在谁能不看书说说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梅兰芳听了会怎么想呢?金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了课文第2自然段,后再猜猜梅兰芳是怎么想的。

  2.我为什么要请他读了课文再说呢?指导朗读第1句话。

  小结:说得真好,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像梅兰芳一样,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能放弃。

  3.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指名答。

  4.投影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再读一读这句句子,你认为他学得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指导理解“常常”“紧盯”“注视”。

  你能用你的眼睛来告诉我吗?既然是练眼神,老师还有个要求,眼睛要睁得大大的,一眨也不能眨,不能把鸽子跟丢了。

  5.梅兰芳练得多勤奋,多辛苦啊!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6.这样学京剧练眼神,可以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是哪个呢,可以看看后文找找。

  (板书:勤学苦练)

  7.引读。日子一长,他的眼睛——理解“渐渐”。

  8.引读。人们都说——(板书:眼睛会说会)理解“会说话”。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你知道梅兰芳学艺,最后结果怎么样了?(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2.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了?读一读这一节,你还读懂了什么?

  3.理解“大师”“终于”指导朗读。

  4.理解“学艺”,梅兰芳学的是什么?看一段京剧。

  5.齐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了吗?出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他经过,终于成为(  )的故事。

  (2)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勤能补拙”。这还有两个成语“笨鸟先飞、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定决心,付出比别人多出许多的努力,“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取得成功。出示这几个词语。一齐来读一遍。

  (3)练笔:

  你有过一开始不怎么行,但通过努力,最后成功的事吗?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7

  课题:14 梅兰芳学艺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2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熟练认读本课生字。重点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指名拼读兰,提醒学生读准边音。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学习词语:学艺,说说它的意思。 2、指名把课文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词,圈出生字,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多练读几遍。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请三个学生分段试读课文。提醒学生读准儿化音。引导读同长句子: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要求学生先读准生字词,再读通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4、范读课文。 读后引导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文明的(   )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14   梅兰芳学艺       学艺  动摇  或者  注视   渐渐   灵活练习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  yŒ    dng  y‚o    hu  zh‡    zh”  shŒ (      ) (          )(         )(         ) ji„n  ji„n    lŠng  huŽ    k“  li„n    zhng  y’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京(      )  者(      ) 或(      ) 低(      ) 凉(      )  猪(      ) 成(      ) 底(      ) 三、扩词。 紧(      )(      )(      ) 者(      )(      )(      ) 灵(      )(      )(      ) 活(      )(      )(      ) 四、换偏旁组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活(      )  注(      )  神(      )  眼(      ) _(      )  _(      )  _(      )  _(      )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14 梅兰芳学艺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2课时,本课第2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天天们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重点难点: 理解梅兰芳如何成为京剧大师。课前准备: 投影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说出下面字的读音。 兰神紧者注练翔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3、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相机板书:不是料子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世界闻名"、"大师"的意思。 3、学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 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用"--"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概括了第三自然段的意思。(勤学苦练) 2、哪个词语说明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艰苦努力的? 3、指导朗读。 "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看板书逐段引导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神(    )(    )(    )决(    )(    )(    ) 底(    )(    )(    )艺(    )(    )(    )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   )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    )水底游动的鱼儿。板书设计:             14  梅兰芳学艺   不是唱戏的料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京剧大师练习设计: 1、组词。  三(      )决(      )者(      )注(      )  兰(      )块(      )都(      )住(      ) 2、数笔画填空。  或:共(      )画,第二画是(      )。  底:共(      )画,第五画是(      )。  练:共(      )画,第六画是(      )。 3、选词填空。 文明   闻名 ①中国长城是世界(      )的古建筑。 ②我们要做讲(      )的学生。     眼睛   眼神 ①唱戏时(      )很重要,(      )要会说话。 ②上课时,我们的(      )要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