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闪光的金子” 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经反复阅读,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徐虎热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 能对徐虎忘我工作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用各种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4. 学习徐虎精神,明白普通人也能在普通的岗位上作出不普通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第二三小节体会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从课文第四小节理解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为,创设情境,想象说话,明白“闪光的金子”的真正含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六课《闪光的金子》。
生:读课题
2.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初步理解“普通”与“闪光的金子”的冲突。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我们,“闪光的金子”到底是指什么?
生:是指徐虎的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徐虎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生:是普通的水电修理工。
(齐读第一小节)
师:课文第一小节告诉我们,徐虎只是一名水电修理工,而且很普通。从这个“普通”,你能读出什么来?
生:徐虎很平凡,不起眼,没什么了不起的。
师:可是,整个上海市的居民,为什么把这样一个金光闪闪的称号送给普通的徐虎呢?
(2)学习二到三小节,大处着手,初步感悟徐虎坚持为居民服务的精神。
a:学习第二小节:
师:故事要从这只“特约服务箱”说起。(出示图片)首先老师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小节,看看徐虎在这只“特约服务箱”上写了些什么。
生:默读课文(提醒默读:老师要看看,哪些聪明的小朋友不动手,不动嘴,也能读好书。)
师:你来说说,服务箱上有什么?
生:指名读相关语句。(如果你读得更流利的话,其他同学就会听出更多的东西。谁再来读)
师:(出示句子)从徐虎的这段话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交流 a:服务有两个特点:及时和热情
b:十九时:也就是晚上七点。(换位想象:每天的这个时候,你们在干什么?)
可是徐虎刚刚结束了白天的工作,却还不能休息,七点以后的任务还在等着他。
这些工作是上级领导硬塞给他的吗?(不是,是他自愿为别人做的。)
每天晚上十九时,徐虎心甘情愿地为居民们提供及时而热情的服务,这是他的决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投影上的文字)
师:这样的“特约服务箱”仅仅只有一只吗?
生:不是,有三只。
师:而且这三只服务箱还挂在不同的地段,对于居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
生:不同地方的人都能请徐虎来帮忙。
师:是啊,这样一来,徐虎就能把他及时而热情的服务带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这三只服务箱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意味着要流出更多辛劳的汗水。
师:但是徐虎却甘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居民们服务。你们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热情,
师:难怪人们都说:(生接)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小节,体会一下一个热情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的心情。
生:齐读第二小节。
b:学习第三小节:
师:(引读)从那以后——
生:接读第三小节。
师:徐虎遵守了自己的诺言,为人们提供了及时而热情的服务。这小节具体可以从哪儿看出来呢?(出示第三小节)
生:“每天总是定时”看出及时;“挨家挨户上门修理”看出热情。
师:徐虎只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在他的家庭中,他是妻子平凡的丈夫,是孩子平凡的父亲,是老人平凡的儿子。他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却从来没有一天,停止过这样的工作。
师:(想象说话)(生接)
有时候,徐虎身体不舒服,但是,他刚刚吃完药,就定时——
有时候,徐虎要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但是,他总能匆匆忙忙赶回来,定时——
师:(出示补充资料)到1996年2月底,徐虎已累计开箱3700天,共花费7400多个小时,解决了21000多户居民的急需修理项目。
师:自从有了徐虎的“特约服务箱”,居民们不再为晚上发生的水电事故发愁了,塞进一张纸条,当晚准能把徐虎叫来。而徐虎呢?下班以后的休息时间全部没有了。难怪人们都说:(生接)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3)学习第四小节,根据典型事例,进一步理解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师:在这数不清的夜晚中,曾经发生过一件令所有人都感动的事情。
生:指名读第四小节。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很感动,觉得徐虎很了不起。(为什么觉得他很了不起?)一心只想着别人,全心全意为居民们服务。
师:(出示段落)下面老师要求大家仔细地把这一小节读一读,用横线画出徐虎让你感动的地方。
生:画句(交流)师在投影上做记录。
a:十点多钟了:这天有五张纸条。十点多钟太晚了,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徐虎却还在急急忙忙地工作着。(生读好这句话)
b:深度近视眼镜:长时间的工作,身体吃不消,眼睛同样吃不消啊。操劳了一整天,他难道就不累吗?看着这样的徐虎,你们心疼吗?
(想象说话)真不知道到底要怎样去劝他,他才会去休息。如果那个深夜,你就在徐虎身旁,你会对他说什么?
你们真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老师相信善良的你们能发现徐虎更多让你们感动的地方。
c:心里很着急:又不是他自己家的抽水马桶坏了,他急什么呀!
他完全把别人的事当作了自己的事,居民着急,他比居民更着急。徐虎是真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谁来演一演当时的徐虎,读一读这句话。
d:凌晨两点多钟:整整干了四个多小时,没有一句怨言。这及时而又热情的服务,不仅为居民们送去了帮助,也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温暖。难怪人们都说:(生接)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师:请大家拿起书,一起来读第四小节,让我们记住这个令人感动的深夜。
生:齐读第四小节
(4)学习第五小节
师:许多年来,徐虎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千家万户,给大家带来了方便。正是由于他全心全意的服务,多次得到表彰和奖励。
(出示资料)
这些荣誉是人民对他的肯定和感激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五小节。
生:齐读第五小节
3.总结升华:
师:闪光的金子——多么令人骄傲的称号啊!现在,你们还觉得徐虎是个普通人吗?
生:
师:面对这些荣誉,徐虎是怎样说的呢?
(出示语句)
生:齐读
师:他还是一个普通人,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是,他在普通的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获得了不普通的成绩。不仅仅是徐虎,任何一个人,只要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坚持为人民服务,就会像徐虎一样,发出金子般的光芒。
师:同学们,你们想拥有一颗闪光的金子吗?那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读书,积极地向榜样学习,老师相信,总有一天,金子会在你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16 “闪光的金子” 教案 篇2
16、“闪光的金子”
本课题教时数: 3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部分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部分生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策:长段让学生进行接龙读 。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闪光的金子”
1、板书课题: “闪光的金子”
2、设疑:“闪光的金子”指的是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学了课文就会知道的。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卡:
谈 凡 提供 方便 活
(2)、指名读,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三拼音节。
(3)、解释词语。
普通:平常的。
工具:做工劳动的用具。
及时:这里是立刻的意思。
方便:便利。
急需:紧急需要。
修理: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样子或作用。
当天的活:这里指当天的工作。
(4)、抽读生字词卡片。
(5)、指名试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16、“闪光的金子”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3学写剩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对策:抓住体现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的句子和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徐虎 普通水电修理工 )
(3)、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挂起特约服务箱)
什么叫“特约”?谁能从特约服务箱上所写的内容说说徐虎是怎样和用户约定为他们服务的?什么叫“故障”?什么叫“提供”?
为什么要写明开箱时间19时?
(3)、看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从哪里看出条子是从箱里拿出来的?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徐虎挂出“特约服务箱”的时间,联系的方式和每天开箱的时间。
(5)、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板书:定时开 骑车上门)
“打那以后”的“那”指什么时候?“总是”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写“挨家挨户”?
(3)、看图,问:这幅图画着徐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徐虎每天定时开箱,按纸条上提供的地址上门修理。
(5)、齐读第3自然段。
4、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二两句说了什么?
为什么要交代“五张纸条”?第二句中为什么用“赶到”?
(3)、第三至第五句说了什么?(板书:着急)他着急什么?
他说“不能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这是针对谁说的?
从徐虎着急和徐虎立下的规矩来看,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
(4)、第六句说了什么?(板书:爬上楼顶干 疏通)
看图,问:谁能说说徐虎在什么地方干了多长时间?
(5)、小结: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徐虎夜晚为用户修理堵塞的总管道直到凌晨两点疏通为止。
(6)、齐读第4自然段。
5、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一心想着别人)
(3)、第二句说了什么?(板书:方便千家万户)
为什么要写“利用休息时间”?
(4)、第三句说了什么?什么叫“感激”?
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中的“心”指的是什么?
(5)、写这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6)、小结:这一自然段总括了徐虎的思想、工作效果和人们对他的称赞。
(7)、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及时而热情地为附近居民服务的动人事迹,赞颂了他一心想着别人、方便千家万户的高尚品质。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文后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板书设计
徐虎 普通水电修理工
一心想着别人
方便千家万户
16、“闪光的金子”
本课题教时数: 3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教学目标
1、一步指导读好课文。
2、进行课堂练习,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达到训练的目的。
对策:讨论交流
教 学准 备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两人朗读课文。
2、根据检查情况,给予重点提示。
(1)、课文里两处“闪光的金子”要慢速朗读,读出深深热爱的感情。
(2)、表现徐虎好思想的“及时、直到、走遍、热情、总是、上门、赶到、着急、爬上”等词语要重读而且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3)、“不能再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各人再次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
二、课堂练习
1、指名读句子(见文后练习4)
2、用“已经”造句。
3、比一比,再组词。
凡( ) 闪( ) 徐( ) 具( ) 供( )
几( ) 间( ) 除( ) 真( ) 洪( )
4、填空
十多年来,徐虎总是这样( )。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 ),给大家送去了( ),人们都 ( )他,说他的一颗心像( )。
板书设计
凡( ) 闪( ) 徐( ) 具( ) 供( )
几( ) 间( ) 除( ) 真( ) 洪( )
课前思考:这是一篇描写当代人物的课文.徐虎,他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0年代末,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侯上海电视台几乎每天都会有关于他的报道。从那时侯起,我就知道他是个不要求回报,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上海居民提供服务的好人。而今天的我将带领孩子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我以为孩子们不太会了解那么多,体会和感悟也不会那么深刻,其实结果却很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孩子说起徐虎来头头是道,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对徐虎很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请知道的孩子说之外,还增加了介绍徐虎的内容。
16 “闪光的金子” 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3、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二、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和新词;用“已经”造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三、教学难点: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字词句中理解徐虎总是这样一心想着别人,利用休息时间为千家万户服务。
四、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课题的意思;学习生字:修谈供凡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2“闪光的金子”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课文的题目是?(学生齐读),难道课文真的向我们介绍那些会发光的金子吗?课文中“闪光的金子”指什么?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1)出示新词:修理谈起凡是及时提供工具箱按劝方便普通居民急需地段咕嘟咕嘟障碍污水附近规矩戴上誉为称赞特约服务箱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3)齐读课文
(4)讨论:“闪光的金子”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a出示: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人们感激徐虎,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齐读
b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的?
c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d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闪光的金子”,这叫首尾呼应。同学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写。
四、书写生字:修谈供凡及
1、读生字2、师范生字3、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课文的字词句来理解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的人。学习徐虎他利用自己的擅长为人民服务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空默写生字修谈供凡及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3、徐虎到底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话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相机学习第一段
(1)出示: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
理解:普通水电修理工
徐虎他特别擅长于修理水电。只要水电出现故障,他都能修理。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上海的居民为什么把这样高的荣誉送给徐虎呢?
请读一读下面的文章,
2、相机学习第二、三段
(1)交流:徐虎怎样做的?
(2)理解:“特约、故障、提供”
(3)自从那以后,徐虎就——
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4)读了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虎的确是“闪光的金子”?
(5)交流:圈出“每天、总是、挨家挨户”。
3、学习第四、五段
(1)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写了他为居民服务的情景。
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3)找出徐虎一心想着别人的词语、句子。
交流后,齐读。
(4)小结:(引读)许多年来,徐虎就是这样————。他利用————走遍————,给大家带来了————。人们感激徐虎,都说——————————。
(5)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读完课文,请你再来说说徐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你应该向徐虎学习写什么呢?
16 “闪光的金子” 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板书徐虎,读准确。(出示第一小节: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指名读。
3、给“普通”换词(平凡),理解普通的意思。
4、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受到人们交口称赞,(出示:第5小节最后一句话: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指名读。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你们的想要知道的问题就藏在语文书里,打开书94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徐虎 修理 服务 平凡 内外 提供 工具 按时 纸条 取出
地段 附近 故障 戴眼镜 污水 咕嘟咕嘟 耽搁 千家万户 挨家挨户
自由读、指名读、去拼音读。
耽搁:换词理解。耽误
千家万户:理解这里的千、万是指很多。仿说 千( )万( )
供:多音字,用另外一个音组词。
3、把词语带入课文中去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4、默读课文思考:“闪光的金子”指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5、课文从几件事上反映出徐虎金子一般的心灵?(两件)第一件是课文的第2、3小节写的徐虎挂“特约服务箱”。出示两小节指名读。第二件事是课文的第4小节写的深夜为住户疏通管道,出示指名读。
三、学写生字
1、学写“修”、“徐”、“按”、“供”、“纸”、“取”,让学生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练写,教师巡视。
3、反馈、点评。
16 “闪光的金子” 教案 篇5
《“闪光的金子”》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上海的一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闪光的金子》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闪光的金子》教案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课前准备:字卡、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一、板书课题,就题设疑。
“闪光的金子”指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②边读边标出小节号。
③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检查。
①出示字卡,指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小组讨论记生字的方法,全班交流。
③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④齐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带领学生书空生字笔顺。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写习字。
第二课时
内容:指导细读课文。
要求: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用具:字卡、教学挂图、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齐读生字。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徐虎 上海人 是一个水电修理工。)
(1)教者讲:城里的小朋友都知道,自来水、电灯以及其他电器总少不了要维修。负责修理的工人,就叫水电修理工。
(2)“普通”是什么意思?(平常的、一般的)(板书:普通)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徐虎在“特约服务箱”上写的内容。
(1)读了徐虎在“特约服务箱”上写的内容,你看出了什么?
(2)如果你是这个地段的人,当时你也在场,正好看到箱子上的内容你会说些什么?(板书:特约服务箱 19 时)
(2)指导朗读。
过渡:徐虎这样说了,是这样做得吗?
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找出徐虎多年来为大家服务的词语。(从那以后 每天总是定时 挨家挨户)
2、从那以后,“那”指什么时候?(1985年徐虎推出“特约服务箱”的那一天。注:1985年6月23 日)
3、从这些词你看出了什么?
4、请你想象并描述一下徐虎“挨家挨户”上门维修的情况。
5、小结:徐虎到底帮助过多少人家修理水电故障,是怎么修理的,这一段没有具体写,是通过“每天总是定时、挨家挨户”等词语的概括地介绍了徐虎严格履行承诺,对群众高度负责,热情为大家服务的精神。
6、指导朗读。
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事?一天晚上,徐虎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
2、这一天晚上,徐虎一连做了五家,文章是一家一家写的吗?(没有,前四家只用“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带过的。)
3、指导理解:“活”指活计,干修理的活儿。
出示句子:
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了。这里为什么要用“赶到”呢?(徐虎为前四家已经忙了不少时间了,他生怕第五家人家着急,所以要赶。)
4、出示句子:
天已经黑了。
我已经是少先队员了。
①启发用比较方法,先把句子中的“已经”去掉,再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②教者小结:“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已过去。
③各自练习口头造句。
④指名当众用“已经”造句。
5、多少年来多少天,徐虎不知为多少人家修理,文章没有一一地写,只写了一天,这一天共为五家修理,也没有一家一家地写,只写了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的情况。这是一个突出的事例,请默读“主人----将管道疏通”这一部分,思考: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6、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感受徐虎工作认真。
7、小结:这一段主要写了一天晚上,徐虎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这件事,作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以及做这件事的原因。今后我们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做。
8、读了这一段话,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动?
9、指导朗读。
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第一句是总括的话,第二句是大家是大家赞扬徐虎的话。
3、指导学生观察第三幅图。
4、指导学生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5、简介:徐虎,1975年开始当上水电工,1984年上海市评选服务明星时,许多居民自发投票,他获了一等奖。1985年6月23日,徐虎在他管辖的居民区挂起报修箱,居民不再为傍晚发生水电事故发愁了。塞进一张纸条,当晚准能把徐虎叫来。而徐虎呢,下班后的黄金时间自然全没有了。
他为什么要挂报修箱呢?他说,是为了报答居民的信任。当时,许多双职工家庭反映傍晚时水电事故较多,于是就挂起了报修箱,急修不过夜。到1996
年2月底,徐虎已累计开箱3700天,共花费7400多个小时,解决了21000多家的急需修理项目!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被评为上海共产党员“关心群众的模范”。他还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4、齐读第五段。
三、学生默读课文,质疑,教者解释。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徐虎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做了许多不普通的事情。你们准备用什么话来赞美他呢?
①各自做好发言准备。
②组织发言。
《闪光的金子》反思1《闪光的金子》讲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故事内容很浅显,学生自己也能基本读懂。但是我认为类似这种表现人物品格的课文,编在二年级,教不好就有说教之感。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到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金子般的心灵呢?细读课文后,我抓住课文末尾的点睛之句“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来辐射全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感悟、自己解答,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后,我从课题引入:刚才大家都发现了,本单元课文的题目大部分都带有引号,我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知道了《“黑板”跑了》中黑板指的是(生答马车车厢的后壁),晚上的“太阳”中太阳指的是(生答电灯),那么,本课中,“闪光的金子”又是指什么呢?请你们再一次认真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个题目的句子,画一画。生通过读文,很快找到了最后一句。指名读,让学生说说从这一句知道了什么。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题下板书:徐虎美好的心灵,“为什么说徐虎的心灵像金子一样美好呢?”接着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后,让学生细心地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能证明徐虎心灵美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聪明的学生果然能抓住主要的句、段进行汇报。尽管二年的孩子还缺乏精细的梳理能力,只会从最明显段落中寻找,但是学生能抓住徐虎的心理活动、语言“心里很着急”“不能再耽搁”发言,有一个细心的孩子还找到了“深度近视眼镜”来说明徐虎在夜晚工作起来不方便,可他都没考虑自己,只想着别人。此时,让学生动情地读读这一重点段,学生就极易入情入境了。
略有遗憾的是,我如能够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普通”这个词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并用上“普通”来说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再让学生比较一下下班后父母干什么,徐虎干什么。相信学生更能感悟到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金子般的心灵。
《闪光的金子》反思2这是一篇描写当代人物的课文.徐虎,他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0年代末,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侯上海电视台几乎每天都会有关于他的报道。从那时侯起,我就知道他是个不要求回报,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上海居民提供服务的好人。而今天的我将带领孩子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我以为孩子们不太会了解那么多,体会和感悟也不会那么深刻,其实结果却很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孩子说起徐虎来头头是道,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对徐虎很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请知道的孩子说之外,还增加了介绍徐虎的内容。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紧紧抓住“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是个核心问题组织教学的。
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从而了解徐虎只不过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普通?这时我发现学生能够理解,但是在表达上就是表达不出来。这时我做得不够好,没有能够很好地指导好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其中的意思,总而言之,在这个细节的处理上,我还很不到位。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徐虎是这样的普通,为什么人们将他的一颗心称为是“闪光的金子”呢?这时的孩子们有的已经高举小手要回答,我说:“不着急,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之后再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读课文,我觉得这样培养孩子的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接下来的教学就是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在徐虎的身上,我看到了他的心是集“多心”于一体。
1.热心
正是因为徐虎的热心和热情,所以他在三个不同的地段挂出了三只“特约服务箱”,从箱上的内容就可以知道徐虎他有多热情,多热心了。因此,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三个不同地段”“及时提供”“热情服务”,让学生读,请学生读体会。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说的过于多了一些,而读得少了一些。
2. 诚心(遵守诺言)
自从他在三个不同地段挂上了三个特约服务箱之后,他都会“每天”“总是”“定时”“挨家挨户”地帮助那些水电出现故障的居民。这种精神,让我感动。更让孩子有感动,学了这一自然段,我让学生说说徐虎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孩子还是很会说的。有的说:“徐虎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无私的,不要钱的。”有的说:“我感到徐虎是一个不怕辛苦的人,他每天都会做这些事情,我觉得他很了不起。”还有的说:“他挨家挨户的为别人修理水电,说明他很忙,做完一家,再继续做下一家。”在这里我觉得孩子的理解有偏颇,挨家挨户说明上海很大很大,徐虎要帮助别人,就要根据别人在纸箱里留下的地址,有些地址很难找,必须挨家挨户才能找得到。但是我仔细想想孩子的意见还是有道理的,有可能纸条很多,必须做完一家再做另外一家,这难道不也是挨家挨户吗?但是第一种理解,更体现出徐虎的精神。
3. 恒心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读这篇文章,耳边不止一次响起毛主席的这句话。文中“每天”、“总是”、“许多年来”、“走遍了千家万户”等词语都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徐虎默默无闻,坚持不懈、甘愿奉献的高贵品质。
回头再读课文,课文第一句写得是那么平淡,那么朴实。尤其是“普通”一词,让我们觉得徐虎就是和我们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一样的平凡人,他就在我们的身边。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人,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坚持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令我们感动。反复读课文,越发觉得这些“好心”是交相辉映的。正因如此,他的那颗心才会如金子般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