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之二

2019-12-22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7个。
   3、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孙、私”。
   4、 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7个。
    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写字“孙、私”。
  三、 教学准备:
     孙中山的资料、生字卡片、挂图。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课文的题目是:“不懂就问”。
     指名读课题(2人)。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学习课文。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你是怎么预习的?(3人说)
   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 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板书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孙中山是个名人吗?
     (3)“先生”是谁?
     (4)“戒尺”是什么?
     (5)什么是“私塾”?
     (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7)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4、 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7个自然段)
   5、这个小故事说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的事,谁在课前查找资料了,能给大家讲一讲孙中山。
     (学生自由介绍资料,以小组形式介绍、自己向全班介绍。)
     老师补充介绍资料。
     附:资料
                  孙中山生平简介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94年创立兴中会。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孙中山图片
              
  在孙中山小的时候是没有学校的,想上学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个时候由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没有教材,也没有学习的年限。那个时候称呼老师为“先生”。先生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学生不许多问。
  6、了解了这些事情,同学们小组合作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是不是能读懂一些了。
    小组合作读课文。
  7、同学们课前提的问题小组一起讨论一下,争取在小组里解决。
    各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8、请同学们拿好书,认真读一遍课文。
  (三)学生字。
   1、 大家课文学的真好,老师奖励同学们玩个小游戏:生字对对碰。要想做好这个游戏我们先来认认生字,这些生字,如果你认识就大声读出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