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趣的发现教案

2019-05-18
教材解读:见《新课程 新设计》第71页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读懂二,三自然段,并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9个字,认识一个新偏旁"车",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复述课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蚂蚁,蝴蝶,蜻蜓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平时我们总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现在,你们用心观察一下教室,你能发现比以往有什么不同吗 (教室后的展板和图书角重新布置过了)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
2, 相机引导:小朋友们真会观察,用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许多新的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科学家的伟大发现.(板书:有趣的发现)
3,齐读课题.
4,我们常说:学贵有疑.就是说学习最可贵的是能提出问题,你能从"有趣的发现"这个课题中发现问题吗 (学生质疑)
二,初读全文:
1,师述:小朋友刚看到课题,就有这么多的发现,相信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会有更多的发现.
2,提出读书要求:
(1)读的时候要尽量把每句话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几遍.
(2) 到课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3,述: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说说自己从课文中找到的答案)
4,学生讲述自己的发现,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哪一段发现问题,就读读相关的段落.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会读或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也可根据生字出示新词.
2,学生互帮互助学生字新词.
3,教学生字"百,文,反".
四,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百,文,反"的书写.
2,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有条件的阅读有关达尔文的书籍.
第 二 课 时
一, 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
1,第一自然段
(1)自读
(2)你读懂了什么 给"著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2,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读的遍数多了,意思自然就明白了,相信小朋友们通过读,一定能读懂课文,不信试试看.(学生自读第二段.)
(1)达尔文在哪里发现了什么
(2)谁能用正确流利的朗读把达尔文的这一有趣发现告诉大家呢
(3)学生围绕"正确流利"评价.
(4)假如你是达尔文看到这一奇怪的现象会说什么 想象说话.
3,精读第三段.
(1)师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请大家读一读第三小节,然后找出原因来.
(2) 问:答案是什么呢 (出示:第三段内容.)引读:原来……(师相机依次出示三种昆虫图片:蚂蚁 蝴蝶 蜻蜓)
(3) 引读:小朋友们蚂蚁多幸运,幸运就幸运在没长翅膀.你为它们感到高兴吗 再读读这句话.再引导学生读"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
(4) 还有一类昆虫,它们也比较幸运,像蝴蝶,它们也不容易被淹死,为什么呢 引读:而那些翅膀特别大的,……也生存了下来.述:瞧,翅膀大也翅膀大的好处,再读读这句话.
(5) 有一类昆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是……引读:可怜的是……
(6) 是呀,它们可怜就可怜在长了翅膀,偏偏翅膀又长得小,所以它们只能灭亡.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来表达我们的同情.
(7 表演:老师现在变成可怕的大风了.你们就是没有翅膀的昆虫,大风来啦——(师故意扇起大风)相机问学生:你们怎么还不下海 (指名学生回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