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想像能力;
4、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教学准备:到校外观察身边的树。
学生分析:
学生平时很少外出参观,可能对各种树认识得少,了解得少,所以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外出参观身边的树,学生可能对种树没有亲身体验,应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关系,认识植树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策略的渗透,学生有了初步的阅读感受、思考、想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人们常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来了,阳光明媚,鲜花盛开,草树吐绿,大地呼吸……我真想带大家一起到外面去走走、看看,你们想去吗?”
生:想去。
2、音乐《郊游》(让音乐伴我们一同去郊游吧!)
3、出示(课文插图)
师: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来到了一个舒适的居民区,你们仔细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两个老爷爷在树下悠闲地下象棋。
生2:我看到了老奶奶在树下开心地聊天。
生3 :我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开心地捉蝴蝶。
生4:我听到了哗啦啦的声音。
……
4、揭示课题,生读课题。
二、认识杨树,了解杨树
出示课件资料,生看图,联系观察情况说说杨树的样子和对杨树的了解。
师:杨树也叫大叶杨,白杨,毛叶杨,山杨……生命力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生存,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他们还会在微风中欢快地唱歌呢!看着高大挺拔的杨树,你想问些什么呢?
生1:杨树是怎样唱歌的?
生2:杨树在歌中唱的是什么?
生3:杨树把歌唱给谁听?
……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吧!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整体感知。
1、放录音,生听朗读。
2、师:听完了这首歌,说说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杨树成天哗啦啦地唱歌,多欢快呀。
生2:我想到了杨树把歌唱给人们听,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生3:我也想和杨树一起唱唱。
……
3、自由朗读诗,自主识字。(前面,我们已经教给了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本课生字少,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看你们学得这样认真,奖给你们一个游戏吧!开火车读词语。
5、这首诗共有几节呢?你喜欢哪个小节呢?去读读、体会诗句意思,
6、自学诗歌。(我让学生先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朗读、体会、感受,同时提出不懂的问题,以便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交流,这样就给学生一个亲近文本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发表见解的空间。)
四、交流,朗读体会诗歌意境,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
(一)学习第一节
1、喜欢第一节的同学齐读。
师: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讲给我们听听。
生1:我知道了杨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唱歌。
生2:我知道了杨树是哗啦啦地唱歌。
生3:我感受到了杨树唱歌时心情很欢快。
师:你们体会地真好,有风为大叶杨伴奏,有雨点和大叶杨合唱,有时欢快,有时响亮,有时宁静,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你能通过读表现出大叶杨的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