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看图和联系学习实际了解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勤查字典、使用工具书主动识字的习惯。
预习要求:
看图,初步了解图义。
课前准备:
准备挂图、字典、几本其他工具书。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时间:2月18日——19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勤查字典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昨天,同学们对《识字1》中的生字有没有弄懂啊?
2、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弄懂的呢?
3、字典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是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好帮手。我们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都可以向这位不说话的老师请教。
二、指导看图。
出示挂图或看课文中插图。
2、图上有几幅画?按顺序你想先看那一幅?
3、指导看圆形图:
图上有什么人?手里拿着什么?
想象一下,她在和我们小朋友说些什么?
小结:知识是无尽的,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而字典等工具书就是我们身边不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如果老师不在身边,就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
4、指导观察下面两幅图。
(1)左边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说说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2)右边一幅图上又画的是什么人在干什么?说说自己这样判断的理由。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小朋友用的工具书同不同?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4)谁查过词典?说说是怎么查的。
(5)小结:字典和词典都是工具书,查词典和查字典的方法差不多,到中年级以后可以学习查词典的方法。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看图学习,同学知道了什么?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想法?
四、作业。
1、去新华书店看看,有哪些常用的学习工具书。
2、从今天开始,每天坚持查3——5个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主动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同学们在读课外读物时有没有遇到困难呢?我们在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时应该怎么办呢?
二、指导看图。
1、出示挂图。
2、指名读一读图上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主动识字”这几个字的
3、图上有几幅画?你准备按什么顺序观察呢?
4、指导观察左上图。
图上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人?他们的态度怎么样呢?
你们读过哪些课外,遇到的哪些问题是通过查字典解决的,自己有什么感想?
5、指导观察右上图。
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什么?这位同学是在什么地方这样做的?
指名读卡片上的生字,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个生字的?
6、指导看下面几幅图。
(1)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下面四幅图,说说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看了这四幅图,你对“主动识字”这几个字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3)说说自己平时有没有主动识字,在哪些地方,怎样主动识字的?
(4)自己以后打算怎么做?
7、小结: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