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1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本课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东西所吸引。根据孩子这些年龄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这一课我主要运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进行迁移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情景,寓教于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以唱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最后的迁移运用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1课——生齐答《水乡歌》。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学,来,看看水乡歌的这些词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下面老师想带同学们去看一看水乡的风光,播放《太湖美》,看看水乡有什么?美不美呢?
二、熟读诗歌,感知文意
过渡:是呀!这水乡的美真多啊!它不光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描绘,还可以用诗歌来赞美,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30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献给水乡人的诗歌——播放课文朗读。
谁来说一说诗歌中描写了水乡的什么呢?
(一)品读课文第一节
过渡:这篇课文共有三小节,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小节(出示第一小节)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这个小节中讲了水乡什么多?(水多)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呢?
1、那渠是怎样的呢?
2、那“千条渠,万条河”是怎样的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