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学习,同学们知道“梅兰芳学艺”学的是什么?
2、那么后来他学有所成了吗?人们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出示填空:梅兰芳是一位。
过渡:是呀,你们说的这句话在课文的第三小节也提到了。你找到了吗?
3、指名读。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京剧大师”?京剧演得非常好,并且受到大家尊重和喜爱,这样的人就能被称为——。(板书:京剧大师)
“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别急,请小朋友们读一读屏幕上的话,一边读一边想,你就会明白了。
梅兰芳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是最早将中国的京昆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一生曾应邀出访10余次,他先后访问过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他在国际舞台上的精湛表演使国外广大观众和戏剧专家叹为观止,为之倾倒,从此爱上了中国戏剧。
谁来说?
对呀,梅兰芳不仅在国内非常有名,而且各国的人们都知道他,喜欢他,这就叫——世界闻名。现在带上你的理解,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齐读。
二、学习第一小节。
1、过渡:同学们,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大师,小时候的梅兰芳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2、交流。理解:什么叫没有神儿?(是说他的眼睛不够灵活)
3、师补充介绍: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是下垂,遇到风还一直流泪。
4、作为一名京剧演员,首先要有一双()的眼睛,因为舞台上的演员常常要通过眼神来告诉观众他是高兴了、生气了、还是难过。可梅兰芳的眼睛——,所以师傅说他不是——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相机板书:不是唱戏的料子)
5、谁想和老师配合演演这一段?请你学着用师傅的口气连起来说说这句话。
因为(),所以()。
6、齐读。
7、引背。大家刚才读得真好,会背了吗?和老师一起来背一背。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换角色扮演。听了这话,你心里怎么想?打算放弃学京剧了吗?
过渡:面对困难,梅兰芳是退缩,放弃了吗?
2、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指名读。(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是呀!梅兰芳并没有因为师傅的批评而丧失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3、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和行动!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用笔划出。
4、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一起读。这个句子中“紧盯、注视”这两个词语都是说————(仔细认真地看)
▲让我们也来练一练眼神,分别请小朋友学鸽子飞,小鱼游,其他小朋友头不能动,也不能眨眼,不能让鸽子和鱼儿从眼睛里溜走。
▲这次短暂的练习眼神,你感觉怎样?你知道梅兰芳为什么要这样做么?
▲梅兰芳像我们一样就练一会儿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给常常换个词语。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5、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是常常这样去做,“日子一长”(按)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他练了整整十年,梅兰芳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他的双眼渐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