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故事感悟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2) 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教师板课题)
二、复习巩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 ),她( )、( ),在前线立下了赫赫战功。
三、精讲课文: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女英雄花木兰吧!让我们随着课文感受这动人的传说故事吧!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试着完成填空。
1、出示:花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2、汇报交流。
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位(热爱祖国)的女英雄,
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师:为国为家分什么忧呢?找一找国忧,再找一找家忧,画一画。
(课件显示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
指名读这句话。
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多爱国呀!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她。(齐读)。
还觉得花木兰是一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女英雄,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指导读(带着担忧焦急的语气。) a、自由读。 b、指名读。
师: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年纪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真是火烧眉毛,着急万分,于是,木兰依然决定替父从军。其中又经过不少的曲折,她是怎样一一说服家人呢?
请大家 展开想象,说一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
(评: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思维,锻炼思维能力)
a、小组交流 b、指名扮演
学习第三自然段; 花木兰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女英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a、 指名读,读这句话时哪些词需要我们注意?(披、跨、渡、过)
b、 这些动词告诉我们什么?(木兰走的路很艰难,很长)
c、 出示黄河水图。想象:花木兰在渡黄河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d、 出示燕山图,想象:花木兰在过燕山时又会遇到什么困难?
e、 是呀,多么不容易呀!再来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木兰终于来到了前线,让我们来看看木兰在战场上的表现。(课件简介)
所以说,木兰——(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读,齐读。
齐读这一节:把这节连起来读,再次感受这位英勇的女英雄吧!
c、 配乐诵读。
(评:从感觉形象入手,通过观看录像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再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花木兰身穿戎装的英武形象及日夜行军的艰辛,感悟花木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
学习第四段 花木兰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女英雄。说出你的理由来。
学生读第四段
师:指导读 a、自由读 b、男女生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