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教案

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文学家,儿童文学作家。190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长乐县。父亲是清政府的海军军官。 1904年她随父移居烟台,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自幼热爱大海。1911年进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学习,1918年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两个家庭》,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的创作。随后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姊》等。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多创作自由体小诗,成绩引人注目。1921年后,出版了诗集《繁星》、《春水》等,作品多以“母爱”或“人类之爱”为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理想。1923年,她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英国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31年写了小说《分》,标志着作家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32年北新书局开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

抗战爆发后,她于1938年到昆明,1940年到重庆,曾以“男士”的笔名写了散文《关于女人》。1946年抗战胜利后,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秋回国,她写了散文《归来以后》等作品,创作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记》。1958年3月《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读者》,内容多是介绍国外见闻、歌颂友谊以及勉励儿童努力上进。此外,还出版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小橘灯》,以及《冰心小说散文选》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香港朝阳出版社还出版了她的散文集《樱花和友谊》、《我们这里没有冬天》。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开始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三寄小读者》。

 

 

 

《雨后》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初读小诗,很多孩子忍不住轻轻地笑出声来。情感地自然流露让我们看到了心与心地交融。孩子们喜欢这首诗,因为作者冰心真正地走进了童心世界。

文章描写的是雨后孩子们在水中尽情嬉戏的情景。选材源于生活,更是现在没有机会这样玩耍的“娇子们”所向往地生活。所以主人公地一举一动都牵系着一颗颗童心。

雨后的广场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天堂: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沉浸于“神仙们”的快乐中,冰心的目光锁定在一对小兄妹的身上,通过对他们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将这种快乐传递出来。“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溅得高高。”“使劲踩”多痛快呀,再看那“溅得高高”的水花,心理多欢畅啊。这样无拘无束,真让现在的孩子们羡慕。一声“妹,小心,滑!”言简谊浓,它包含着哥哥对妹妹的关心和爱护。当它从读者的口中喊出时,那爱像溪流在很多人心中流动。出乎意料,摔倒的不是小妹而是小哥,这戏剧性的变化让读者窃笑不已。小哥哥拍着泥裤子,嘴里说着“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迸射出兴奋和骄傲。”他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而羞愧,还是因为不经意间与大自然融合而欢喜?是为这意外的收获而兴奋,还是为了能替小妹摔这一回而骄傲?小哥哥的心里想的是什么,谁也猜不透,也许亲身经历了你才知晓。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