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蚕姑娘 教案
教学内容:2、蚕姑娘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姑娘、桑叶、茧子”等词的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理清层次,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字词,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练读检查,读通课文 四、理清课文层次 五、学习记忆,指导写字 1、猜谜语提问:见过这种身体软软的昆虫 吗?它叫什么? 板书:蚕(强调平舌音)。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蚕的知识?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4、古时候人们把蚕叫作“天虫”,也有人叫它“蚕宝宝”,而文中的小作者亲切地称它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注意“娘”的发音。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蚕姑娘非常可爱!让我们打开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一边轻声读,再想一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的什么事? 1、按要求练读课文。⑴大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圈出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⑵读得错误或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练习改正。⑶和同桌一起读一遍,互评:读的正确、流利的打“★”。2、检查自读情况。⑴出示文中去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⑵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师评价⑶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自我评价。⑷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学生评价。⑸男生齐读第六、七自然段,女生评价。1、刚才四个同学读的内容中,你发现了什么?2、每段写的是什么样的蚕?3、小组比赛读一读结构相同的四个自然段,不同的地方读重些。4、提问:蚕从哪儿来的,又是怎么变的呢?5、四人小组对照每段的内容理清条理——“蚕、卵、茧、蛾”怎样排序? 6、小结: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慢慢长大,吐丝结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认读本课生字:蚕 姑 娘 桑床 旧 换 胖 盖 响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3、共享记字好方法。4、田字格内范写“换”、“桑”,学生书空。5、习字册上描红、临写生字。6、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特别是注意“嫩”右边与“赖”字区别。 猜谜语 看板书齐读 讨论说话 指名读揭示课题齐读听后交流小结出课文讲了蚕姑娘的“生长过程”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找同桌练读 齐读第一自然段自我评价 互相评价 男生读,女生评价 二——五句式相同,部分词语不同。 四大组比赛读 学生回答,师据此画好箭头正确排序:卵、蚕、茧、蛾 认读生字 扩词识记生字书空生字 描红、临写生字完成课堂练习板书设计:2、蚕姑娘 卵 → 蚕 ↑ ↓ 蛾 ← 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