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秋天大自然的变化。
2、认识13个生字,学会一两个生字的写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学能力、创造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身边事物的感情,初步学会观察身边的景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两个月的暑假已经结束了,你在暑假中都做了些什么呢?(学生发言)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交谈的时候,了解到这个暑假同学们在家不仅玩的很开心,而且还看了很多书,长了很多知识。下面,老师出一道题考考大家。
2、出示课件,想一想、读一读、连一连。(放轻快的音乐,连线练习。)
蟋蟀大雁枫叶稻谷菊花
南飞唱歌成熟开放火红
3、请同学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好吗?
4、引出课题:秋天到(夏天过去了,秋天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篇和秋天有关的诗歌。)
(点评:导入新课的设计,既与要学的课文有紧密的联系,又能唤起学生的经验,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1、这首诗歌读起来非常好听,你愿意自己读还是听老师读?(如果学生选择自己读,选用a种教学方式;如学生选择听老师读,用b种教学方式。)
a:自己读。
⑴、你想对自己提出什么要求?(学生回答)
那就按自己提出的要求来读课文吧!
⑵、学生自由读书。
⑶、课文读完了,哪位同学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师:你读课文的时候,你希望同学们怎么做?(学生回答)
⑷、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谁来说说他读的怎么样?你可以夸一夸他,也可以给他提个小建议。)
b:听老师读。
⑴、那好,请大家坐好,认真听老师读。
你愿意老师怎样读?(学生回答:大声,读流利等等)
好,老师就尽量按你说的做。刚才,你们给老师提出了希望,那你们能不能也给在座的同学们一个小建议呢?(老师读,你们怎么做)(学生回答)
⑵、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怎么样?(学生回答)那你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课文呢?你读课文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⑶、课文读完了,哪位同学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你希望同学们做什么?(学生提出建议:做个小听众)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
师:他读完了,谁来说说他读的怎么样?你可以夸一夸他,也可以给他提个小建议。
(点评:教师尊重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
三、认识生字
(刚才有的同学课文读不熟,我想可能是有些生字还不认识,愿意自己学习生字还是和小组内的伙伴一块儿学?)
1、自己或在小组中学习生字。
2、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自己认为特别难的字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可补充。
3、指名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认读生字。
4、多音字:在我们这一课中,有两个多音字,谁来猜一猜它们在这两个句子中应该读什么音?
天转凉,风变爽。
大雁排成行。
5、识字游戏:
从要认的字中,任意挑选两个字,小组合作连成一句话。如:“菊”“黄”——秋天到了,金黄色的菊花开放了,真漂亮!
(点评:把生字放到句子中,既理解生字意思,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交流阅读感受
1、同学们,你知道一年当中的哪几个月是秋天吗?(八月的时候,秋天刚刚来到我们身边,是初秋;九月是中秋;到十月份的时候秋天就要过完了,叫晚秋。)板书:八月、九月、十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