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秋天”单元中的一首小诗歌。共有三节,三节的句子结构基本相同,小节与小节、句子与句子之间基本对称,格律整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简短的句子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把秋天的景色、特点等描写了出来,很适合儿童朗读、背诵和理解。
课标目标及要求:
  1、认识生字13个,会写生字7个。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整齐的格律,并能熟练背诵。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和生活中的观察,认识秋天的特点。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诵读。
教学方法
  1、教法:言语激励法、启发引导法
  2、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朗读体会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猜,梁老师在一年四季中最喜欢哪个季节?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当说出是秋季时,让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喜欢。)
2、教师提供古诗《秋夕》,教学生诵读。
3、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小诗《秋天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练读,要求学生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
2、全班交流不认识的字和识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体会课文严整的格律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课文严整的格律。
2、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方式:同桌互帮互学)。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句式的对仗工整:
  (1)请学生观察第一小节中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2)师生练习对对子:天对  ,凉对  。
  (3)依次做第二、三小节。
    对对子:鱼虾对   ,肥对  ,枫叶对  ,红对  。
4、同桌交流:看谁读得有节奏,谁读得流利。
5、指名学生诵读课文。
四、三读课文,教师指导理解朗读。
1、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理解:
(1)从诗中,你知道秋季有几个月吗?
(2)秋天天气有什么特点?
  (3)秋收都能收获什么?谁收获鱼虾?谁收获瓜果?都有哪些瓜果在秋天成熟?
  (4)“金浪”指的是什么?
  (5)大雁要到哪里去?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回来?
2、学生在理解地基础上继续朗读,同桌一起试着先朗读再背诵。
五、课后延伸
  秋天到了,你观察你周围的变化,然后完成:(两个题目任选一题)
1、收集有关秋天的好词好句。
2、用“秋天到,”开头,写一首儿歌,或一段话,并配上合适的插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2、学生自愿合作朗读全文。
3、小组比赛朗读全文。
4、学生自愿背诵全文,其他同学帮助纠正或提示。
二、交流作业情况
三、认识生字
1、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转凉  凉爽 蟋蟀 秋收 鱼虾肥 翻金浪 
  寒霜降 枫叶 菊花 大雁 排成行
2、学生当小老师教读上面词语。
3、出示单字,学生认读。
  转 凉 爽 收 肥 翻 寒 霜 降 枫 菊 雁 排
4、学生做“一字开花”的练习。
  用上面的生字组词,并用所组词语说一句话。
四、指导写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