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觉瀑布雄伟壮丽的画而,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背诵课文.
3,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4,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叠 喻 屏;要求会写的字有:瀑 叠 涌 滩 喻 衬 屏;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瀑布,叠叠的,涌上,岸滩,比喻,衬着.
教学策略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句的含义.营造诗意的语文课堂.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壮丽.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附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②借助拼音读准生词,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 ".
三,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2,理解词语.
3,检查读书情况.
①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分小节读.
②指名读全文,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下收集瀑布的图片,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造就了变幻莫测的庐山云雾,水平如镜的西湖,还让我们拥有了如诗如画的瀑布.
2,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进瀑布,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吧!(板书: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这首诗,思考: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向我们展示了瀑布的美呢 (板书:声音 样子)
三,精读感悟,情感诵读.
(一)学习第一小节诗
1,诗中哪一小节描绘了瀑布的声音
2,指名读第一小节诗,其他学生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从哪儿感受到的
3,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诗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雄伟.
①"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一定很响.
②"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让学生模拟叠叠的浪涌上岸滩以及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引导学生读出瀑布声音的雄伟.(随机播放瀑布声音的录音)
4,叶圣陶爷爷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你还能把瀑布的声音想象成什么 (发散学生思维)
(二)学生自学二,三小节诗.
过渡:刚才,我们未见其形,已闻其声了.如果让我们亲眼目睹,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二,三小节诗.
1,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读一读二,三小节诗,你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样的 用"___"划出来.
●和同位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自学,遇到困难同位之间讨论.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讨论.
3,学生汇报
①"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千丈青山"实际不是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白银"是指瀑布.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白银)指导学生读出瀑布的壮丽.(相机出示瀑布远景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