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十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小时候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爱国情怀和远大志向。周恩来读书的时候中国还非常贫穷、落后,周恩来认为自己读书是为了将来使祖国强大起来。本文语言浅显(但也有一些难懂的词汇,如“崛起”、“光耀门楣”、“若有所思”、“钦佩”等等)今天,虽然祖国已经昌盛强大了,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对孩子们仍然具有启迪作用和感召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方法随文认识课文中的13 个生字。
2、抓住“若有所思、郑重、浑身一振”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运用已有识字方法随文识字。
     2、抓住重点词句,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交流背景,自然导入
     1、课前你搜集了哪些有关周恩来的资料?
     2、面对倍受外强凌辱,贫穷落后的祖国,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样的想法?
     3、周恩来和我们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他从小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恩来13 岁时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
     4、认识“崛”怎么记住它。理解“崛起”(突出,这里强大)
     5、理解课题“为了中华的强大而读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省自由读课文,要求:(1)、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部分抽读课文。随文识字,正音理解部分词语的意识,理解课文脉络。
(1)、指名读1 自然段,学习:“模范”、“期待”、“纷纷举手”、“要求”。分析字形“纷”。识记多音字“要”yāo      yào。
 (2)、指名读2、3自然段,学词:“光耀门楣”,并理解。(荣耀门第,为自己家族争面子,让家里几代人都光荣,受人尊敬)。
(3)、指名读4、5、6自然段,学词:“环顾四周”、“郑重”、“浑身一振”、“钦佩”,并理解“环顾四周” “郑重”、 “钦佩”。
 (4)、指名读7自然段。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在回答谁的问题?
三、品读课文,体悟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一)、学习1自然段
       1、当时是1910年秋天,年仅13 岁的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学习,开学时,魏校长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勾出来,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期待他的学生从小立下远大志向。)

1/2